本欄9月份曾探討過A股「生肖行情」炒風有再現跡象。近日,「馬字輩」股票的集體上漲再次引起了市場的開注。2026年是農曆馬年,A股市場上名稱中含有「馬」字的公司共有29家,進入11月的兩個交易日,「馬字輩」股票全線上升,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延續了A股慣常的「生肖炒作」傳統,筆者特此再次提醒投資者,表面熱鬧的題材背後,往往潛藏風險與泡沫。
文匯報
環球債券市場今年以來表現相當強勢,總回報達7.5%。其中美元債券除了收益率吸引,更錄取一定程度的資本增值。以政府主權債來看,新興市場美元債和亞洲美元債指數年初至今的表現名列前茅,分別錄得10.1%及9.3%的總回報。
文匯報
在當今快速變革的全球經濟環境中,人工智能(AI)正逐漸成為推動科技進步與經濟轉型的核心力量。AI領域涵蓋了從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部署到商業化應用的廣泛範疇。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例如高性能計算平台、大數據存儲與處理系統,為AI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文匯報
香港金融科技周(Hong Kong FinTech Week)上周圓滿落幕。今年恰逢十周年,不僅見證了香港金融創新的十年演進,更標誌着本地在數字金融、人工智能(AI)與代幣化(Tokenisation)發展上的新轉折點。從監管明確化、基礎設施落地到資本市場,正如筆者過去所強調,特區政府正積極構建一套「既監管、又支持」的數字金融框架,為未來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健的基礎。
文匯報
10月28日,A股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上證指數盤中突破4,000點整數關口,這是自2015年8月19日以來,滬指時隔十年重回4,000點之上。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數字的跨越,更是信心的重建和市場結構深刻變革的象徵。
文匯報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處於一次深刻的金融結構轉型中,數字資產已從邊緣投機品逐步成為機構投資與資產配置的新焦點。從政府政策到監管機構動態,可以看出特區政府正積極建立一套「既監管、又支持」的數字金融框架,為未來的金融市場奠下基礎。
文匯報
上周四中美元首於釜山會晤,中美並達成初步貿易協議,這大幅緩和了市場早前對中美貿易摩擦或會升溫的擔憂。隨後美國白宮公布一些協議詳情,包括美方將下調對中國加徵的所謂「芬太尼關稅」至10%,先前曾提出加徵24%所謂「對等關稅」也將暫緩一年,以換取中方出口稀土及購買美國大豆等。新華社指出,兩國元首同意保持經常性的交往,有機會於明年互相拜訪。
文匯報
在上月一期的文章中,曾與讀者們初步分析了關於香港指數型萬用壽險的基本架構及潛在風險,強調其結合壽險保障及指數投資增值的優勢,而該產品並非人人都具有入場資格,只適用於專業投資者,特別聚焦於高淨值人群。本欄在此進一步分析其成為財富傳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的潛力。
文匯報
在複雜的國際環境與國內轉型交織之下,中國經濟正步入關鍵時點。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十五五」時期的發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和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無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內需都是核心。需求並非外部灌輸,而是內生於人民的安全感與預期。宏觀上,需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穩定總需求;微觀上,需要改善居民與企業的長期預期;行為層面,則以政策確定性化解風險規避心理。
文匯報
乘勢而上,擘畫新藍圖。二十屆四中全會(下簡稱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一系列重要部署。作為一名經濟學家,筆者認為,全會將對內地經濟與全球產業鏈均具有深遠影響,尤其為推進製造強國、質量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和航天強國等目標提供了清晰路線圖,從而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與確定性。
文匯報
近期,特朗普改變其口風,稱對中國輸美商品若徵收高關稅將是不可持續,市場風險胃納再度回升。中美關係相關消息正備受關注或左右短線的股市投資情緒,而中長期方面,「十五五」規劃建議確立了內地未來五年的發展路向,市場憧憬未來將有更多細節出台。筆者認為這將有助延續香港股市中長期動力及揭示了未來香港股市板塊的投資方向。
文匯報
人工智能(AI)和Web3正成為推動經濟創新與變革的兩大核心技術。這些技術不僅重塑資產管理、支付與交易的方式,還深刻影響日常生活。例如,AI算法能根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推薦商品,或在海外匯款時自動檢測潛在交易風險以保障資金安全。面對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區政府與金融業界已積極準備,從監管與風險管理層面應對其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文匯報
在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局勢高度不確定的背景下,市場波動性顯著增加,尤其是美國對華出口限制的潛在措施,以及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升溫,已經成為影響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這些事件不僅引發股市的劇烈波動,也促使投資者尋求更為穩健的避險資產來保護資產。
文匯報
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再次明確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重要性,並為明年行業發展勾勒出更清晰的藍圖。以下,筆者通過對比此前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梳理新方案的要點和解讀其政策影響。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