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index+1}}
{{item.title}}
財經
小米第50萬輛電車下線 雷軍:堅持不懈抓安全、抓交付
小米(1810)旗下第50萬輛小米汽車今日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下線。自2024年3月28日首款車型SU7正式發佈,小米汽車僅用602天、不足20個月便刷新全球新能源車企50萬輛下線的最快紀錄。
美聯儲官員對12月降息預期有分歧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9日公布的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由於經濟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逐步降溫但未現急劇惡化,美聯儲官員對12月是否進一步降息出現明顯分歧。
海偉股份今日起招股 入場費約為2,884.8元
內地電容器薄膜製造商海偉股份(9609)今日起至下周二公開招股,計劃發行逾3,083.1萬股H股。
財政部在盧森堡成功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
繼本月初在香港地區成功發行40億美元主權債券後,財政部11月18日在盧森堡成功發行了40億歐元主權債券。
美國8月貿易逆差降至596億美元 環比下降23.8%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9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降至596億美元,環比下降23.8%。
國際油價19日下跌
國際油價19日下跌。
地產
香港二手樓市場交投升溫,換樓鏈持續啟動。美聯物業黃國輝表示,該行促成沙田「溱岸8號」一伙實用面積1,176平方呎戶減價至1,895萬元沽。
地產
新世界發展(0017)積極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加快釋放農地價值。集團與華潤置地(海外)共同發展的北都元朗南住宅項目,首幅用地於最近完成補地價後隨即動工,兩項目合共可提供約1,800伙住宅單位,其中首幅用地已完成補地價,可建樓面面積近28萬平方呎,可提供約700伙住宅單位,預計於2027財年推售。
地產
中指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6年樓市展望與「十五五」新機遇》指出,受行業短期仍面臨下行壓力影響,預計2026年內地樓市政策仍將聚焦「止跌回穩」目標。
地產
信置與資本策略等合作發展的油塘柏景峰最新加推2號價單,涉78伙,折實價426.27萬元起,折實呎價約14156元起。發展商稱,是次加推單位加價約1至2%,並首次推出3房1套加儲物室間隔,預計短期內將上載銷售安排。
地產
多項利好樓市因素帶動下,近期多個新盤銷情理想,進一步增強買家入市信心,同時亦帶動二手交投。據香港置業分行統計,剛過去周末(11月15日至16日),十大指標二手屋苑共錄得8宗買賣成交,較上周末7宗續升約14%,反映購買力持續釋放。
地產
投資
NVIDIA(輝達/英偉達)財報出爐後, 投資者對AI股泡沫憂慮稍降溫,隔夜美股及亞太區市場普遍反彈,港股亦中止跌勢。恒生指數收報25,835點,升近5點或0.02%。國企指數跌0.08%。恒生科技指數跌0.58%。大市成交約2,451億元。
雖然市場早已預期聯儲局減息25個基點[1]及結束量化緊縮,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委員之間的分歧突顯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當有一位委員主張更進取的減息50基點,另一位則反對任何減息,反映聯儲局在經濟數據有限的情況下,正在權衡各種矛盾訊號。
美國政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從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領取失業救濟金的美國人數大幅上升,表明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企業招聘意願減弱,10月失業率可能偏高。美國勞工部僅公布了截至10月11日和18日兩周的「續領失業金人數、數據。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當周,在初次申請救濟後繼續領取失業金的人數增加了1萬人,季調後達到195.7萬人。
憑藉核心業務的穩健擴張、戰略收購的順利落地及全渠道推廣的有效執行,健倍苗苗(2161)在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繼續交出了亮眼的表現。公司在傳統藥品與健康領域的深耕,疊加跨境電商與中醫業務的布局升級,構建多元化的增長引擎,而高股息回報政策進一步強化了投資價值,投資者宜多加留意。
經過周二跌市,港股今日表現趨穩。恒生指數收報25,830點,跌99點或0.38%。國企指數跌0.26%。恒生科技指數跌0.69%。大市成交達2,114億元。
美元周一稍為走穩,受惠於市場謹慎情緒,市場人士在美國經濟數據公布之前繼續調整倉位。本周市場焦點將為延遲發布的美國經濟數據;上周多位美聯儲官員集中釋放鷹派信號,強調通脹上行風險,淡化勞動力市場惡化的擔憂,導致市場對12月減息的預期大幅降溫。CME FedWatch顯示,12月減息概率已從一個月前的90%以上、上周的60%驟降至當前的約40%。
財評
雖然市場早已預期聯儲局減息25個基點[1]及結束量化緊縮,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委員之間的分歧突顯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當有一位委員主張更進取的減息50基點,另一位則反對任何減息,反映聯儲局在經濟數據有限的情況下,正在權衡各種矛盾訊號。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出現罕見分歧,加上鷹派委員對通脹上行風險的憂慮,令12月減息機率為五成。
金融史的發展,總是伴隨着衍生品的創新。華爾街的期貨合約已有上百年歷史,加密市場則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產物——永續合約。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加密交易量最大的產品。根據部分統計,比特幣合約的成交額一度達到鏈上現貨的6至7倍。由於「沒有到期日、可隨時交易、價格幾乎與現貨保持同步」,永續合約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往往伴隨強平、清算和追漲殺跌的連鎖反應——這些風險讓不少人對永續合約望而生畏,卻也成了最致命的吸引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圍繞資本市場領域提出發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建設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等一系列部署,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拓展新增長空間明確方向。期貨業作為價格發現、風險規避、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其價值的充分釋放是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應有之義。在全球金融波動加劇、國家戰略需求升級的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期貨業風險管理價值,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關鍵課題。
誠如日前本欄所說,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要同步建倉亦需同步拆倉。隨着停擺暫告一段落,投資者之前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當然亦要改變,既然之前已同步建倉,接下來當然是同步拆倉,畢竟當中相當部分是押注於停擺問題解決由憧憬到落實之間,過程中傳統股跟科技股的反應有落差。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提出50年按揭計劃,聲稱可令每月供款下降20%至30%(2,800美元至3,000美元),助千禧與Z世代突破高樓價、帶動建築業,重燃「美國夢」。方案需國會修訂2008法案30年上限,因此須經立法與風險評估。市場對此反應分歧,業界普遍憂監管不足埋隱患。
數字經濟
鏈上數據分析機構Glassnode在X平台發文稱,比特幣已跌破0.75成本基礎分位數,這一水平在歷史上標誌著熊市區域的開端。縱觀多個周期,重新收復並維持在該水平之上,一直是恢復多頭格局的關鍵。多頭方會希望看到價格重新奪回這一水平。
數字經濟
隨Google、加州理工與IBM的突破性進展,重新點燃了關於「Q-Day」迫近的辯論:量子電腦或將破解守護比特幣與去中心化金融的密碼體系,比特幣的量子清算日或許尚需數年。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V神)在Devconnect大會上警告稱,量子計算可能在202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破解橢圓曲線密碼學,並敦促以太坊在未來四年內過渡到抗量子密碼學。
數字經濟
富達昨晚已正式推出其Solana ETF,初始種子資金為23,400枚SOL,價值330萬美元。該ETF並未採用富達自身的托管方案,而是組合使用了BitGo、Coinbase與 Anchorage Digital的托管服務。
數字經濟
受機構資金流出、宏觀不確定性及高槓桿清算影響,比特幣BTC價格持續回調至大5位數以內,過去24小時一度跌破90,000美元 ,創7個月新低 ,清算金額高達10億美元 ,超17萬至18萬交易者被爆倉,多頭損失嚴重。
數字經濟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香港正在探索將國際航運租金這類穩定的現金流「代幣化」,放在區塊鏈上供投資者認購,這種模式不僅能創造新的投資產品,還能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產的可追溯性。
數字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