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創領未來】中大生開發手寫錯字偵測系統 助弱勢學童攻克中文難關
漢字認讀是學生學習中文的一大挑戰,尤其對中文能力較弱、讀寫障礙及非華語背景的學童而言更是如此。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組成的初創團隊,為此開發出全港首個專注繁體中文手寫錯字偵測的AI應用程式WriteRight,透過智能掃描、個人化錯字庫及認字遊戲三大功能,協助學生提升中文書寫能力。該應用程式在試用工作坊中獲得超過80%參加者認可,預計今年內正式推出市場,並將於將於9月19至20日的「中大創業日2025」上展示。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豆包、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誕生地海淀建立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
2025北京文化論壇系列活動之「文化智造:AI重塑數字內容生產」專業沙龍13日在京舉辦。記者獲悉,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在北京海淀建立,海淀區備案大模型總數已達105款,佔北京市的三分之二,佔全國的五分之一,為全國首個實現「百模規模」的地市級區域。
發佈時間
陸永俊
收藏
取消收藏
專家:看好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前景
「在像上海這樣的老齡化城市,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發揮陪伴作用,助力解決養老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馬利莊13日在滬受訪時說。
發佈時間
龔友媛
收藏
取消收藏
2025浦江創新論壇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舉辦
記者從12日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共享創新 共塑未來: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浦江創新論壇,定於9月20-22日在上海舉辦。
發佈時間
龔友媛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植物鋼琴師」亮相2025年服貿會
2025年服貿會的北京經開區展區,記者被一架長滿植物的鋼琴吸引,更準確地說,這件展品應稱為「植物鋼琴師」。鋼琴發出的優美旋律不是用手彈奏的,而是採用電極傳感器採集植物發出的信號,再通過AI+音樂大模型的計算,將自然的律動轉化為優美的旋律。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引力二號」年底可首飛 運載能力至15噸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煙台海陽東方航天港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鏈』出新業態」專場。
發佈時間
孫姣
收藏
取消收藏
國產離子迴旋加熱系統研製成功
9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牽頭承擔,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項目(CRAFT)取得重大進展,其關鍵子系統——離子迴旋加熱系統(ICRF)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着我國在高功率射頻加熱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
發佈時間
孫姣
收藏
取消收藏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納米標記機器人」
在癌症的免疫治療中,體內免疫細胞需接受足夠強和足夠多的信號,才能對癌細胞發起攻擊。但狡猾的癌細胞善於偽裝,表面的天然信號非常稀疏。
發佈時間
孫姣
收藏
取消收藏
AI機器人走進實驗室 助力打造檢驗檢測中國標準
2025年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本次活動以「向新而行,智檢未來」為主題,一批人工智能與檢驗檢測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與實踐路徑集中亮相。
發佈時間
孫姣
收藏
取消收藏
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GIIC鴻蒙生態大會2025在深舉辦
由全球智慧物聯網聯盟(GIIC)主辦、鴻蒙生態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承辦的「新場景·新體驗」鴻蒙生態大會2025在深圳舉辦,匯聚來自全球各地3000餘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深入探討鴻蒙生態如何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
發佈時間
孫姣
收藏
取消收藏
進度條刷新 西延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9月11日,隨着DJ502次綜合檢測列車從西安北站緩緩駛出,標誌着西延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為西延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窗外是藍星》第一視角出艙 全程高能
當航天員漫步於浩瀚宇宙,唯有一根「太空臍帶」連接着生命與家園。艙外作業的每一步都充斥着風險每一步都是人類跨越星海的見證。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一億張眼底相創全球性醫療AI基礎模型 中大領國際聯盟革新眼科疾病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組成的國際研究聯盟,正式啟動「全球RETFound」計劃,利用來自超過65個國家及地區逾一億張眼底圖像,創建首個橫跨不同地域及族裔、具全球代表性的醫療人工智能(AI)基礎模型,支援各地研究員以少量數據及運算資源,便能以更公平有效及保障私隱的方式,開發各種眼科相關以至適用於其他全身疾病的醫療AI方案。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大首次揭示海底火山「噼啪聲」成因 聲學追蹤開闢火山爆發監測新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的最新研究,首次揭示海底火山爆發時的獨特「噼啪聲」源自熾熱熔岩與海水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氣泡內爆過程,而並非科學界認為源自岩漿氣體或裂縫破裂。這些聲響可透過水聽器與地震儀等聲學設備在數十公里外探測,此發現有助遠程追蹤熔岩流動,以監測全球海底火山活動的動態。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新發現:一顆系外宜居帶行星可能擁有大氣層
距地球40光年的行星TRAPPIST-1e被認為是尋找外星宜居世界的目標。一個國際團隊藉助美國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最新發現,這顆行星可能擁有水和含有氮氣的大氣層。
發佈時間
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軟件定義汽車」 慕尼黑車展開幕
2025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慕尼黑國際車展)9月9日在慕尼黑開幕。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聚焦電動車、智能駕駛和「軟件定義汽車」等重點領域,集中展示未來移動出行產品與創新技術。
發佈時間
陸永俊
收藏
取消收藏
【創領未來】中大生開發手寫錯字偵測系統 助弱勢學童攻克中文難關
漢字認讀是學生學習中文的一大挑戰,尤其對中文能力較弱、讀寫障礙及非華語背景的學童而言更是如此。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組成的初創團隊,為此開發出全港首個專注繁體中文手寫錯字偵測的AI應用程式WriteRight,透過智能掃描、個人化錯字庫及認字遊戲三大功能,協助學生提升中文書寫能力。該應用程式在試用工作坊中獲得超過80%參加者認可,預計今年內正式推出市場,並將於將於9月19至20日的「中大創業日2025」上展示。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豆包、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誕生地海淀建立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
2025北京文化論壇系列活動之「文化智造:AI重塑數字內容生產」專業沙龍13日在京舉辦。記者獲悉,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在北京海淀建立,海淀區備案大模型總數已達105款,佔北京市的三分之二,佔全國的五分之一,為全國首個實現「百模規模」的地市級區域。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專家:看好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前景
「在像上海這樣的老齡化城市,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發揮陪伴作用,助力解決養老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馬利莊13日在滬受訪時說。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2025浦江創新論壇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舉辦
記者從12日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共享創新 共塑未來: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浦江創新論壇,定於9月20-22日在上海舉辦。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植物鋼琴師」亮相2025年服貿會
2025年服貿會的北京經開區展區,記者被一架長滿植物的鋼琴吸引,更準確地說,這件展品應稱為「植物鋼琴師」。鋼琴發出的優美旋律不是用手彈奏的,而是採用電極傳感器採集植物發出的信號,再通過AI+音樂大模型的計算,將自然的律動轉化為優美的旋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引力二號」年底可首飛 運載能力至15噸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煙台海陽東方航天港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鏈』出新業態」專場。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國產離子迴旋加熱系統研製成功
9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牽頭承擔,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項目(CRAFT)取得重大進展,其關鍵子系統——離子迴旋加熱系統(ICRF)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着我國在高功率射頻加熱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納米標記機器人」
在癌症的免疫治療中,體內免疫細胞需接受足夠強和足夠多的信號,才能對癌細胞發起攻擊。但狡猾的癌細胞善於偽裝,表面的天然信號非常稀疏。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AI機器人走進實驗室 助力打造檢驗檢測中國標準
2025年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本次活動以「向新而行,智檢未來」為主題,一批人工智能與檢驗檢測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與實踐路徑集中亮相。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GIIC鴻蒙生態大會2025在深舉辦
由全球智慧物聯網聯盟(GIIC)主辦、鴻蒙生態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承辦的「新場景·新體驗」鴻蒙生態大會2025在深圳舉辦,匯聚來自全球各地3000餘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深入探討鴻蒙生態如何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進度條刷新 西延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9月11日,隨着DJ502次綜合檢測列車從西安北站緩緩駛出,標誌着西延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為西延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窗外是藍星》第一視角出艙 全程高能
當航天員漫步於浩瀚宇宙,唯有一根「太空臍帶」連接着生命與家園。艙外作業的每一步都充斥着風險每一步都是人類跨越星海的見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一億張眼底相創全球性醫療AI基礎模型 中大領國際聯盟革新眼科疾病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組成的國際研究聯盟,正式啟動「全球RETFound」計劃,利用來自超過65個國家及地區逾一億張眼底圖像,創建首個橫跨不同地域及族裔、具全球代表性的醫療人工智能(AI)基礎模型,支援各地研究員以少量數據及運算資源,便能以更公平有效及保障私隱的方式,開發各種眼科相關以至適用於其他全身疾病的醫療AI方案。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大首次揭示海底火山「噼啪聲」成因 聲學追蹤開闢火山爆發監測新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的最新研究,首次揭示海底火山爆發時的獨特「噼啪聲」源自熾熱熔岩與海水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氣泡內爆過程,而並非科學界認為源自岩漿氣體或裂縫破裂。這些聲響可透過水聽器與地震儀等聲學設備在數十公里外探測,此發現有助遠程追蹤熔岩流動,以監測全球海底火山活動的動態。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新發現:一顆系外宜居帶行星可能擁有大氣層
距地球40光年的行星TRAPPIST-1e被認為是尋找外星宜居世界的目標。一個國際團隊藉助美國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最新發現,這顆行星可能擁有水和含有氮氣的大氣層。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軟件定義汽車」 慕尼黑車展開幕
2025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慕尼黑國際車展)9月9日在慕尼黑開幕。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聚焦電動車、智能駕駛和「軟件定義汽車」等重點領域,集中展示未來移動出行產品與創新技術。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