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港大成立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天文學研究樞紐
香港大學宣布成立香港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並於本月3日舉行揭牌儀式。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是科學的前沿領域,對其他學科具有深遠影響,同時也是國際合作至關重要的範疇。他強調,研究所將匯聚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天文學家,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推動全球科研發展的國際樞紐地位。
城大啟動技術試點落地 無電制冷減碳惠澤山區村校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倡導及主導、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創新驅動可持續未來:先導計劃(FIRST)」,已啟動首次技術試點落地,「蔭涼益夏」可持續減碳行動,利用創冷科技,為濕熱地帶出區鄉村學校免費鋪設達830平方米的無電製冷卷材,屋頂表面溫度最高下降21.6°C,室內溫度可降低8.3°C,在無空調、易停電的條件下,顯著提升教學空間的熱舒適性。 FIRST項目由城大主導,已入選「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行動計劃,致力於以「可負擔、可推廣、可持續」的綠色技術體系,回應氣候與資源問題。位於郴州山區的苦志育才公益學校地處濕熱地帶,夏季高溫頻發,教學樓建築老舊,不時發生停電情況。FIRST項目透過無電制冷技術,以改善校園學習環境。 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副院長(國際事務及拓展)、FIRST 項目負責人曹之胤教授強調,是次項目為城大FIRST項目的首次技術試點落地,「以苦志育才學校為起點,我們希望驗證的不只是技術本身,更是一個跨學科、跨機構、可協作的綠色創新路徑。」
語文數理考試專家聚浸大 共論AI備考DSE 強化升學競爭力
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論壇「從測試到提升學生素養:借力人工智能強化升學競爭力」,近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論壇匯聚各高校語言研究、數學和科學領域教授,以及人工智能(AI)行業領導者和教育決策者,共同探討AI如何重塑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備考方式,聚焦先進的考試模擬技術、數據庫開發、AI驅動模擬、個性化備考,以及以競爭力和課程大綱為導向的反饋。此次會議並深入探討AI倫理和素養,共同探索解決學生使用AI學習工具新困境。
港大揪出腸道細菌「叛徒」 避免肝癌免疫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在肝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腸道細菌「普通擬桿菌」(Phocaeicola vulgatus)會干擾免疫系統,導致部分患者對肝癌免疫療法產生耐藥性,揭示了腸道菌群在癌症治療中的關鍵影響,團隊提倡推動「腸道菌調控療法」,透過調整腸道微生態或補充關鍵代謝物,提升肝癌免疫療法的成效。有關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為提升免疫療法成效提供嶄新方向。
145港學者膺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根據科睿唯安分析,全球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6,868名學者獲「2025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有片)【量子科技來了!】理大研量子晶片 連接55公里創全球最長光纖量子加密網絡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2日)宣布,在量子通訊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以量子晶片為平台的全球最長光纖量子通訊網絡安全測試,為量子通訊商業化應用,揭開了新的篇章,亦切合國家「十五五」規劃未來產業布局中,將量子科技排在首位的戰略佈局。
文明
中華
AI
公民科
創科
國安
一帶
一路
教材
十五運|浸大祝張家朗花劍奪銅 另兩學生空手道群眾項目分獲金銀牌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男子花劍個人賽今日(16日)上演,中國香港劍擊隊成員、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學生張家朗勇奪銅牌,此次是他繼2017年後再度登上全運會頒獎台。
十五運|教大祝賀精英運動員學生李思穎梁穎儀奪金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女子場地單車麥迪遜決賽今日(16日)上演,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精英運動員學生李思穎與梁穎儀攜手合作,憑出色戰術部署及高度默契,以總分45分勇奪金牌。這亦是教大學生於本屆全運會奪得的第四面金牌。
百中學生上事業準備課 體驗咖啡烘焙職涯
有來自9間中學、逾百名學生近日參加了青年成就香港部與星巴克香港合辦的「事業準備課程」,在後者首間社區共融分店中,透過跟隨咖啡師學習手沖咖啡、咖啡拉花、烘焙包點,以及創作「期間限定」創意飲品,親身體驗多元的工作。
THEi高科院課程資訊日2025 打造「實景遊戲 x 模擬城市」沉浸體驗 助學生探索升學方向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將於2025年11月14日至15日舉辦「THEi高科院課程資訊日2025」,首次引入「模擬城市」創新概念,於柴灣校園設置逾四米高的城市模型,讓參加者透過互動遊戲形式進入「實景遊戲世界」,沉浸體驗多項跨學科任務,認識THEi高科院以「應用科學為本」的專業學士學位課程特色。今年9月啟用的「伍絜宜樹藝教育及研究中心」與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氫能源教育及人才培訓中心」,亦將首度向公眾開放,讓參觀者深入了解相關研究與教育計劃,探索樹藝及氫能源領域的最新發展。
都大26/27學年推兩新課程 設海外學習副修百獎學金促國際化
香港都會大學將於2026/27學年開辦放射診斷學榮譽理學士以及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兩項新課程,並增設「海外學習副修課程」,本科生可透過該副修課程到海外合作院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流學習,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士、芬蘭及韓國等,開拓學生國際體驗。都大副校長(策略規劃)區啟明表示,大學更會設立100個獎學金名額,以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積極參與該副修課程,促進校園國際化及文化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與跨文化思維,並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發展。
考評局榮獲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大獎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憑藉「電腦化評估項目」及「全面雲端遷移」項目,近日榮獲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年度大獎的卓越數字化變革獎,肯定考評局在推動亞洲評核模式變革中的先驅角色。
VTC推AI必修內容及自學平台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及就業競爭力
為配合全球數位轉型趨勢,職業訓練局所有高級文憑課程的資訊科技必修單元,已於今年9月起加強AI相關內容,並推出24小時AI學習輔助平台「Virtual Tutor」,致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未來就業競爭力與創新能力。
QS亞洲大學榜2026發布 港大登頂 亞洲前十香港佔一半
特區政府積極以多元政策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各大學在世界學術排名中屢創佳績,令「留學香港」品牌蜚聲國際。全球高等教育權威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日公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行榜,香港大學時隔15年再度登頂亞洲第一,超越本屆降至第二位的北京大學,標誌著本港高等教育實力於國際舞台再創高峰。更令人矚目的是,今年香港共有11所大學上榜,有9所名次提升,4所創下歷史佳績,其中5所更躋身亞洲前十,進步率冠絕全亞洲,擁有的前十大學數量亦超越所有其他地區。
恒生大學資訊日本月15日舉行
香港恒生大學資訊日2025將於11月15日(星期六)舉行,校方歡迎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及其家長親臨校園,了解最新本科入學資訊,掌握2026年選科攻略。
新增20所!憑DSE可報內地高校增至165所(附名單)
教育局歡迎國家教育部公布參與2026/27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數目將增加至165所。院校分布內地21個省/直轄市及兩個自治區,並接受2026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考生報名。
考評局榮獲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大獎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憑藉「電腦化評估項目」及「全面雲端遷移」項目,近日榮獲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年度大獎的卓越數字化變革獎,肯定考評局在推動亞洲評核模式變革中的先驅角色。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現已接受申請
特區政府教育局今日(21日)宣布,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由今日起至12月31日接受申請。有意於2026/27學年起入讀香港境外世界知名大學的學士學位或研究院課程的合資格香港學生均可申請。計劃以香港最出類拔萃的學生為對象,擇優而取,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承擔,同時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人才,讓他們在接受世界一流水平教育後回港,以助提升本港長遠的人力資源和競爭力。甄選準則包括學業成績和其他個人特質,例如領導才能和潛質、對社會的貢獻和承擔等。獎學金得主必須修畢指定課程,並承諾畢業後回港工作最少兩年,或相當於獲獎學金資助的年期,兩者以較長者為準。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研究生獎學金及海外獎學金星期五截止申請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理事會提醒有意申請該基金的2026/27學年海外研究生獎學金及海外獎學金,以及殘疾學生海外研究生獎學金/獎學金的學生,奬學金截止申請日期為星期五(9月5日)。 ​
城大劍橋獎學金計劃首批學子啟程 最多20精英年獲全額資助赴英深造
香港城市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與不同學院和學系設立獎學金計劃,鼓勵優秀學子赴劍橋攻讀碩士課程。其中,城大與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許學院(Lucy Cavendish College)和紐納姆學院(Newnham College)推出的大學獎學金計劃,於2025/26學年起,每年資助最多20名學生前往劍橋大學攻讀碩士課程,每名學生將獲資助一年全日制碩士課程全額獎學金。首批十多位城大菁英學子即將啟程,展開獨特的學術之旅,開拓國際視野。
​61名學生獲頒香港卓越獎學金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6日)主持本年度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頒獎禮,61名學生獲獎學金嘉許。蔡若蓮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政府一直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致力培養青年成為具備世界視野、愛國愛家的終身學習者,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她勉勵得獎者以學生大使的身分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並善用他們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學成歸來貢獻香港,協助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語文數理考試專家聚浸大 共論AI備考DSE 強化升學競爭力
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論壇「從測試到提升學生素養:借力人工智能強化升學競爭力」,近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論壇匯聚各高校語言研究、數學和科學領域教授,以及人工智能(AI)行業領導者和教育決策者,共同探討AI如何重塑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備考方式,聚焦先進的考試模擬技術、數據庫開發、AI驅動模擬、個性化備考,以及以競爭力和課程大綱為導向的反饋。此次會議並深入探討AI倫理和素養,共同探索解決學生使用AI學習工具新困境。
文憑試生中史甩漏 孝文帝變「考」文帝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日出版2025年香港中學文憑試各科目的《試題專輯》,總結考生常見錯誤及整體表現,為未來考生備考提供重要參考。考評局指出,考生在中文科甲部基礎語文與文言知識部分表現令人欣喜,但在乙部對文章深層體會及寫作手法理解較為膚淺。中史科方面,部分考生字體潦草難以辨認,影響評分;錯別字問題依然普遍,例如將「羽衣」誤寫為「雨衣」、「孝文帝」寫成「考文帝」等,令人啼笑皆非。●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
考評局2026年DSE網上資訊講座於下星期六舉行!今年特別增設場次
考評局今日在「文憑試快線」網誌表示,年一度的DSE網上資訊講座將於下星期六(2025年10月18日)舉辦,因應近年網上講座的反應熱烈,並考慮參加者的意見,今年加設場次,於當日上、下午各安排一場內容相同的粵語及普通話講座,以配合不同的學生、家長與持份者的需要。 講座由考評局代表講解DSE的評核與運作,包括閱卷與評級機制、考務安排及資歷認可等,並設問答環節,為學生與家長解答有關DSE的疑問。有興趣參加的公眾可到考評局網頁登記。
樺加沙襲港 l 文憑試「特別考試安排」申請截止樺日期延至9月26日
因應天氣情況,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宣布,2026及2027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特別考試安排」( Special Examination Arrangements from Candidates with Special Needs)的申請截止日期將延至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
【2026 DSE報考懶人包📚】學校考生必看!今日(9月11日)起報名截止日期至10月8日⏰
2026年DSE由今天(9月11日)至10月8日接受報名。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今日在文憑試快訊網頁發布2026 DSE報考注意事項(學校考生篇),提醒考生報考要點和注意事項。香港文匯報教育組文教匯萃特別製作懶人包,整理了最新的一手資訊,幫助考生清晰了解今年報考安排。
理大本科入學資訊日將於9月27日舉行 超過250場活動介紹最新課程及入學資訊
香港理工大學將於 9 月 27 日舉行「理大本科入學資訊日」,今年將以「創新及多元」為主題,舉辦超過250場活動,包括由教務處舉辦的入學講座,涵蓋經聯招、非聯招(非本地學歷)、高年級入學(副學士、高級文憑學歷)及內地高考成績報讀的入學資訊,以及由各學院及學系舉辦的課程諮詢、實驗室及教學設施導賞團、學生分享和工作坊等,為學生及有意進修人士提供最新升學資訊,探索多元化的課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