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爆料熱線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教大與港人子弟學校共辦排球活動 以運動促深港融合
深圳市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福田區關工委、梅林街道辦與香港教育大學近日共同主辦排球社區親子活動,50名體育學系師生赴福田區梅林街道參與「輕排球聯賽」,促進深港青少年體育交流。 在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陳靖逸帶領下,教大46名持輕排球二級指導員證書的學生,為深圳學生及社區居民提供專業排球指導。港籍教練與深圳學生組成「混編戰隊」,通過實戰訓練促進兩地青少年交流。活動期間,兩地師生還共同參與了社區親子排球互動環節。陳靖逸表示,此次「PE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in Greater Bay Area」項目不僅傳授運動技能,更讓香港青年通過服務學習增進對大灣區的認識。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科大辦首個100%AI技術創作的「AI電影節」
港產電影展示獨特的內涵,是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助力。面對AI浪潮對電影行業的革新,香港科技大學日前舉辦大中華區首個完全利用AI技術創作的100%「AI電影節」,為香港電影注入新型動力,展現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無限可能,為學界與藝術界的跨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本屆電影節收錄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700多部全AI生成的短片作品,並從中選出三部優秀作品,獲頒發多個獎項。 「最佳影片獎」由艾美獎提名編劇Nik Kleverov奪得,其哲思短片《Memory Maker》描繪戰後人類淪為機械附庸的世界,從而引發對人類與機器關係的深度思辨,極具AI電影製作經驗的Jeff Synthesized則憑藉《Newton’s Cradle》榮膺「前沿獎」。而由青年導演葉志祥製作,以聚焦抗戰老兵半世紀歸家歷程的短片《當歸》,不僅摘得「最佳敘事獎」,更獲「觀眾票選獎」。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港人子弟學校成立網球學院 並啟動首個百萬獎學金 助我國青年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與全英體育攜手成立的「普林云海全英網球學院」(Princeton Skylake AE Tennis Academy)日前舉行成立典禮,同時啟動國內首創的「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旨在培養兼具卓越運動技能與學術潛力的國際化體育人才,助力國家青少年通過網球特長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總校長葉賜添表示:「學院的成立是學校在『學術+體育』雙A教育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我們引進國際頂尖網球訓練體系和教育資源,致力培養國際體育人才。『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將為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實質支持。」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聖若瑟書院150週年視藝展「Up and Coming」 見證學生藝術成長軌跡
適逢創校150週年誌慶,聖若瑟書院首度舉辦視覺藝術公開展,昨日起至4月20日假灣仔香港藝術中心呈獻多件學生創作。展題「Up and Coming」呼應校慶主題「信守使命,勇敢前行」,寓意著成長、探索與嶄新的開端。展覽匯聚近年學生的創作精粹,涵蓋若瑟夫在藝術上的成長軌跡。作品如「紮染燈籠」和「山海經寶可夢卡」等則讓學生以現代視角重新演繹中國傳統文化。每位初中學生均透過視藝課程與多項跨學科項目培養創意,包括在「珊瑚布染」和「渠蓋設計」等跨學科專題中,以3D打印技術實踐環保理念。
發佈時間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 表揚支援SEN教職員
香港大學早前舉行2024-25年度「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頒獎典禮,表彰五位在推動共融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教職員。本屆的得獎者均由已登記特殊學習需要支援服務(SEN Support)的學生提名,再經評審嚴謹選出。被提名的教職員除了提供基本和合理的調適外,更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並採用科技來支援學生,他們對學生的關懷和鼓勵,讓一眾學生跨越障礙、發揮潛能。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香島賀79周年校慶 守正創新為港為國家育人才
香島中學79周年校慶暨香島中學校友會66周年會慶聯歡聚餐於2025年4月3日圓滿結束,嘉賓、校友和教職員工代表逾920人出席了盛宴。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諾貝爾獎得主聚科大:以好奇心為舟 航向科學卓越之境
香港科技大學與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日前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科大」主題活動,邀得三名諾貝爾獎得主,與近200名師生和嘉賓作現場交流。作為今年「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暨「香江諾貝論壇」的亮點之一,活動吸引了約2,000名來自內地各個高等院校的線上觀眾參與,共同交流如何推動跨學科創新,以及連結本地科研社群與全球思想領袖。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邀諾貝爾獎得主分享科研前沿思維
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日前在2025年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主題活動。兩位諾貝爾獎得主,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Andre GEIM教授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Harvey James ALTER教授走進理大校園擔任主題講者,吸引逾150名理大師生、學者以及科研人員出席,以及超過12萬人透過不同社交媒體平台線上參與,共同探討科學前沿議題。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聖若瑟150周年校慶譜新篇 DeepSeek人機對弈展智慧
為慶祝150周年校慶,聖若瑟書院主辦,中國香港國際象棋總會協辦的第二屆「SJC Cup國際象棋冠軍賽」日前圓滿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8位頂級棋手經過兩天激烈角逐,最終哈薩克選手ABILMANSUR ABDILKHAIR以全勝戰績勇奪總冠軍,展現超凡棋藝。 賽事壓軸環節特別安排了冠軍與AI系統DeepSeek的表演賽,華為及字節跳動以為賽事提供技術支持,確保AI對弈環節順利進行。惟總冠軍選手棋差一著,不敵DeepSeek。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學儀器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車弘健觀賽後表示:「這場人機對弈不僅精彩絕倫,更展現了科技與人類智慧的完美交融,SJC Cup賽事成功搭建了國際交流平台。」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在開幕日與DeepSeek試玩後指出,AI技術為棋手開拓了更廣闊的思考維度。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學者研究香港霓虹燈文化 榮獲國家教育部科研優秀成果獎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斯恆帶領的研究項目「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詳細探討了香港霓虹燈的視覺文化,更將研究成果輯錄成書,以文字和圖片記錄霓虹燈招牌的獨特視覺魅力。項目最近獲國家教育部頒發「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獎,成果備受肯定。
發佈時間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近百學生追尋抗日英雄足跡
可用「與抗日戰士AI對話」教材預習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老師:沉浸體驗效果更勝課本教學
黃藝婷提到,在研學考察現場不少學生深受觸動,主動詢問更多歷史細節,「在歷史現場的氛圍感染下,學生不僅能更直觀地理解當時村民冒死支援東江縱隊的英勇事跡,更能清楚地認識到國家統一建立在各個群體互相支持、共同奮鬥的基礎上,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發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安全
收藏
取消收藏
港生日內瓦發明展奪多獎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表示,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科,持續壯大香港的人才庫及創科生態圈,積極吸引和鼓勵更多國際人才來港,同時重視本地學生從小培養創科精神。香港代表團於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表現卓越,很高興見證香港創科展的三隊金獎隊伍再次於國際創科舞台取得佳績,展現香港年輕人在創科領域的潛力與創造力,希望這次寶貴的體驗能啟發年輕人更多的創意思維,未來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三)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二)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一)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教大與港人子弟學校共辦排球活動 以運動促深港融合
深圳市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福田區關工委、梅林街道辦與香港教育大學近日共同主辦排球社區親子活動,50名體育學系師生赴福田區梅林街道參與「輕排球聯賽」,促進深港青少年體育交流。 在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陳靖逸帶領下,教大46名持輕排球二級指導員證書的學生,為深圳學生及社區居民提供專業排球指導。港籍教練與深圳學生組成「混編戰隊」,通過實戰訓練促進兩地青少年交流。活動期間,兩地師生還共同參與了社區親子排球互動環節。陳靖逸表示,此次「PE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in Greater Bay Area」項目不僅傳授運動技能,更讓香港青年通過服務學習增進對大灣區的認識。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科大辦首個100%AI技術創作的「AI電影節」
港產電影展示獨特的內涵,是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助力。面對AI浪潮對電影行業的革新,香港科技大學日前舉辦大中華區首個完全利用AI技術創作的100%「AI電影節」,為香港電影注入新型動力,展現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無限可能,為學界與藝術界的跨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本屆電影節收錄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700多部全AI生成的短片作品,並從中選出三部優秀作品,獲頒發多個獎項。 「最佳影片獎」由艾美獎提名編劇Nik Kleverov奪得,其哲思短片《Memory Maker》描繪戰後人類淪為機械附庸的世界,從而引發對人類與機器關係的深度思辨,極具AI電影製作經驗的Jeff Synthesized則憑藉《Newton’s Cradle》榮膺「前沿獎」。而由青年導演葉志祥製作,以聚焦抗戰老兵半世紀歸家歷程的短片《當歸》,不僅摘得「最佳敘事獎」,更獲「觀眾票選獎」。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港人子弟學校成立網球學院 並啟動首個百萬獎學金 助我國青年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與全英體育攜手成立的「普林云海全英網球學院」(Princeton Skylake AE Tennis Academy)日前舉行成立典禮,同時啟動國內首創的「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旨在培養兼具卓越運動技能與學術潛力的國際化體育人才,助力國家青少年通過網球特長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總校長葉賜添表示:「學院的成立是學校在『學術+體育』雙A教育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我們引進國際頂尖網球訓練體系和教育資源,致力培養國際體育人才。『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將為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實質支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聖若瑟書院150週年視藝展「Up and Coming」 見證學生藝術成長軌跡
適逢創校150週年誌慶,聖若瑟書院首度舉辦視覺藝術公開展,昨日起至4月20日假灣仔香港藝術中心呈獻多件學生創作。展題「Up and Coming」呼應校慶主題「信守使命,勇敢前行」,寓意著成長、探索與嶄新的開端。展覽匯聚近年學生的創作精粹,涵蓋若瑟夫在藝術上的成長軌跡。作品如「紮染燈籠」和「山海經寶可夢卡」等則讓學生以現代視角重新演繹中國傳統文化。每位初中學生均透過視藝課程與多項跨學科項目培養創意,包括在「珊瑚布染」和「渠蓋設計」等跨學科專題中,以3D打印技術實踐環保理念。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 表揚支援SEN教職員
香港大學早前舉行2024-25年度「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頒獎典禮,表彰五位在推動共融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教職員。本屆的得獎者均由已登記特殊學習需要支援服務(SEN Support)的學生提名,再經評審嚴謹選出。被提名的教職員除了提供基本和合理的調適外,更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並採用科技來支援學生,他們對學生的關懷和鼓勵,讓一眾學生跨越障礙、發揮潛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島賀79周年校慶 守正創新為港為國家育人才
香島中學79周年校慶暨香島中學校友會66周年會慶聯歡聚餐於2025年4月3日圓滿結束,嘉賓、校友和教職員工代表逾920人出席了盛宴。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諾貝爾獎得主聚科大:以好奇心為舟 航向科學卓越之境
香港科技大學與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日前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科大」主題活動,邀得三名諾貝爾獎得主,與近200名師生和嘉賓作現場交流。作為今年「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暨「香江諾貝論壇」的亮點之一,活動吸引了約2,000名來自內地各個高等院校的線上觀眾參與,共同交流如何推動跨學科創新,以及連結本地科研社群與全球思想領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邀諾貝爾獎得主分享科研前沿思維
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日前在2025年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主題活動。兩位諾貝爾獎得主,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Andre GEIM教授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Harvey James ALTER教授走進理大校園擔任主題講者,吸引逾150名理大師生、學者以及科研人員出席,以及超過12萬人透過不同社交媒體平台線上參與,共同探討科學前沿議題。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聖若瑟150周年校慶譜新篇 DeepSeek人機對弈展智慧
為慶祝150周年校慶,聖若瑟書院主辦,中國香港國際象棋總會協辦的第二屆「SJC Cup國際象棋冠軍賽」日前圓滿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8位頂級棋手經過兩天激烈角逐,最終哈薩克選手ABILMANSUR ABDILKHAIR以全勝戰績勇奪總冠軍,展現超凡棋藝。 賽事壓軸環節特別安排了冠軍與AI系統DeepSeek的表演賽,華為及字節跳動以為賽事提供技術支持,確保AI對弈環節順利進行。惟總冠軍選手棋差一著,不敵DeepSeek。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學儀器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車弘健觀賽後表示:「這場人機對弈不僅精彩絕倫,更展現了科技與人類智慧的完美交融,SJC Cup賽事成功搭建了國際交流平台。」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在開幕日與DeepSeek試玩後指出,AI技術為棋手開拓了更廣闊的思考維度。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學者研究香港霓虹燈文化 榮獲國家教育部科研優秀成果獎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斯恆帶領的研究項目「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詳細探討了香港霓虹燈的視覺文化,更將研究成果輯錄成書,以文字和圖片記錄霓虹燈招牌的獨特視覺魅力。項目最近獲國家教育部頒發「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獎,成果備受肯定。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近百學生追尋抗日英雄足跡
可用「與抗日戰士AI對話」教材預習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老師:沉浸體驗效果更勝課本教學
黃藝婷提到,在研學考察現場不少學生深受觸動,主動詢問更多歷史細節,「在歷史現場的氛圍感染下,學生不僅能更直觀地理解當時村民冒死支援東江縱隊的英勇事跡,更能清楚地認識到國家統一建立在各個群體互相支持、共同奮鬥的基礎上,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發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發佈時間
安全
收藏
取消收藏
港生日內瓦發明展奪多獎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表示,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科,持續壯大香港的人才庫及創科生態圈,積極吸引和鼓勵更多國際人才來港,同時重視本地學生從小培養創科精神。香港代表團於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表現卓越,很高興見證香港創科展的三隊金獎隊伍再次於國際創科舞台取得佳績,展現香港年輕人在創科領域的潛力與創造力,希望這次寶貴的體驗能啟發年輕人更多的創意思維,未來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三)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二)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學生公益服務獎精彩回放(三之一) 多圖
由香港文匯報及教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頒獎禮於4月12日星期六圓滿舉行。活動最終選出110位榮獲傑出服務獎、優異服務獎、優良服務獎及嘉許獎的獲獎同學,以及3間獲得積極參與服務學校獎的學校,表揚他們積極投入公益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此送上頒獎禮圖輯,讓師生回味當日盛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
點擊前往下載香港文匯網APP以獲得更多體驗 APP  下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