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點擊排行
{{index+1}} {{item.title}}
文博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推出逾140款古埃及主題文創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將於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展出。博物館推出超過140款主題文創產品,靈感源自古埃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故事,並融合創意設計,為觀眾帶來富有趣味的文化體驗。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與物為春——劉萬鳴藝術展」在濟南開展
11月9日,「與物為春——劉萬鳴藝術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展。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HELLO!故宮」大篷車進校園 零距離接觸歷史文明
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並由團結香港基金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協辦的「HELLO!故宮」大篷車進校園,今日(10日)在中環大館檢閱廣場舉行啟動禮。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海昏簡牘經文保修複數量更新為5795枚
5200餘枚海昏簡牘在今年的文保修復過程中被發現有粘連現象,經過修復團隊再次揭剝,如今總數已達到5795枚。
神州
收藏
取消收藏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 十周年集中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由江西省漢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主辦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漢代區域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西南昌召開,集中展示了海昏侯國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以來國內漢代區域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文潤衷藏」文獻展亮相杭州國家版本館 百餘珍本文獻傳遞兩岸交流情誼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茅建興 杭州報道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藝術
「從蝴蝶夫人到梁祝」以弦樂為橋譜寫中意文明共榮新篇章 香港弦樂團11月首赴意大利巡演
適逢中意建交55周年,香港弦樂團於2025年11月10日至17日,在藝術總監、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姚珏教授的帶領下,首次赴意大利開展以「從蝴蝶夫人到梁祝」為主題的巡演。
藝術
收藏
取消收藏
神誕戲韻頌千秋 梨園香火敬華光
在香港多元文化的土壤中,華光誕是一項獨特而深具意義的傳統節慶。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粵劇界及相關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向華光先師敬拜,祈求平安順利。這不僅是一場宗教儀式,更是一場文化盛會,展現出梨園子弟對祖師的敬仰、對技藝的尊重,以及社群之間的凝聚力。
藝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卡超出片!十五運乒乓球賽+格蘭披治大賽車 好看好食玩轉澳門
11月的澳門精彩非常,正在舉行的全運比賽點燃運動激情,第7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昨日起連續4天營造熾熱的賽車氛圍。此外,更有一系列活動令大家不虛此行,《動競藝境》及《美與姿態》雙展,融合運動與藝術,打卡超出片。超值餐飲禮遇與活動套票,觀賽之餘享受地道美食,以及精緻的創意美饌,共赴一場飽含澳門歷史的味覺之旅。
旅遊
收藏
取消收藏
浙江版畫院落成開院 開幕大展系統呈現世界版畫藝術500年
11月12日,浙江版畫院落成開院暨杭州國際版畫大展開幕儀式在西湖區之江鄰里中心院址舉行,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承宣布浙江版畫院落成開院,並啟動按鈕生成浙江版畫院開院第一幅數字版畫第一印——「眾跡·序」。
藝術
收藏
取消收藏
Serakai Studio 年刊第二期 多角度探討文化生活
獨立文化機構Serakai Studio於本月出版年刊《CONG》第二期,聚焦創新意念、藝術及對城市的想像,邀請多地作家、思想家、藝術家等探索文化生活與都市經驗中的深層變化如何反映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機構首個沙龍空間「GOLD」也將於2026年3月在黃竹坑開幕,屆時將匯聚包含藝術、時尚、音樂、設計及科技元素的活動。
藝術
收藏
取消收藏
首屆「香港國際AI藝術節」12月亮相會展中心
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首屆「香港國際AI藝術節」將於12月19日至21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藝術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學
聽投資家單偉建 談寫作、讀書與人生
早前,單偉建的新作《撥開浮雲看中國》在香港出版,在聯合出版集團主辦、「一本讀書會」承辦的「單偉建:撥開浮雲看中國」講座活動中,他談寫作談讀書談人生。●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蔣湖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撥開浮雲看中國
「第四本書(《撥開浮雲看中國》),是以前發表過的文章和沒發表過文章的合集。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西方媒體發表的,還有一些是在中文媒體上發表。我覺得這些文章可以為認識中國,尤其是這段中國經濟、中國歷史的發展,提供一個清晰的角度。書名叫《撥開浮雲看中國》,為什麼要撥開浮雲?我之所以寫很多文章,是因為我看到媒體也好,分析師也好,對中國有很多不了解、偏見,甚至有意的歪曲,我覺得要把真相說出來,所以形成了現在這本文集。」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增訂新版)
出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里斯本丸沉沒
譯者:楊惠迪、王昇遠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何苦為男?
出版:游擊文化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輸掉時間戰爭的方法
譯者:艾平、李函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