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index+1}}
{{item.title}}
文博
威尼斯舞蹈雙年展藝術總監Wayne McGregor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異·地》是令人欣喜的國際合作,它不是炫技的數字標本,而是藉由科技探索舞蹈的核心;Wayne McGregor舞團舞者與港芭舞者間的碰撞,則為作品帶來別具風格的質感。
文博
漆器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璀璨明珠,亦是東亞文化交融的無聲見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之一。唐代以來,伴隨着文化交流,東渡日本的中國漆器成為皇家貴族競相珍藏之寶物。漆器工藝隨着時間推移不斷進步,到了宋元時代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雕漆、填漆、戧金、螺鈿等工藝共同構築了一個絢麗的漆藝世界。由上海博物館與東京國立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紅翠鬥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館啟幕,今次展覽匯聚127件宋元明漆器珍品,112件來自日本,15件來自中國,其中重要文化財7件,重要美術品2件,皆為中國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宋元珍品佔比一半以上。
副刊
熊貓食素不獵殺其他動物,有着一顆慈悲之心,與佛教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它隱居深山竹林,溫順、逍遙與世無爭,是「謙謙君子」的代名詞,這與儒家、道家文化理念一致。所以,熊貓「勇敢、正直、和平、忠厚」的形象,深刻詮釋了中華文化中「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它的大自在、大智慧、存天地之大美而不言的品質,是中國畫理應體現和傳播的,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大熊貓成為和平的使者,出訪世界各國,傳遞着中國人的友善與真誠。
副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將於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展出。博物館推出超過140款主題文創產品,靈感源自古埃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故事,並融合創意設計,為觀眾帶來富有趣味的文化體驗。
文博
藝術
本次展覽由北京美術家協會、香港書畫文玩協會聯合主辦,香港美術家協會、集古齋、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美術家雜誌共同協辦,以此作為兩地藝術生態深度交融的見證,開啟京港兩城之間全新的文化對話,既展現了中華美學的多元風貌,更印證了「一國兩制」下京港文化交流的豐碩成果。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主任黃華三,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組主席、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趙之境,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主席沈雪明,香港書畫文玩協會副會長、白雲堂藝術研究會會長、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湘詅以及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
副刊
展覽透過兩位藝術家截然不同的視角,全方位呈現每種植物的生命力,聚焦稀有及極危的二色石豆蘭、珍稀的紫紋兜蘭、多年生草本植物唇柱苣苔和裂葉秋海棠、素有「禾雀花」之稱的白花油麻藤等。
副刊
位於鰂魚涌的Para Site藝術空間正呈獻來自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藝術家Shahana Rajani的個展「以畫為記」,由郭芷凝策劃,李沅鈺協作。Shahana Rajani專注探討巴基斯坦在發展、軍事化與生態抗爭過程中衍生的視覺多元性、景觀以及基礎建設。其實踐以社區為本,並以協作式研究為核心。透過流動影像、裝置及印刷等媒介,她積極回應有關表徵及敘述的異見歷史、傳統與實踐。
副刊
文學
為紀念作家西西(1937-2022),西西基金會於灣仔富德樓成立第一個紀念及推廣她的作品的地方——「西西空間」,此空間亦是香港少有以長期局部展現「本地作家故居」的文化保育項目。西西是華語文壇極具影響力的作家。西西的創作與藝術實踐,為香港文學發展打開了豐富的想像,影響數代創作人。她離世後,文友成立西西基金會,致力保存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香港
李唐,1992年生於北京。已出版長篇小說《上京》《身外之海》《月球房地產推銷員》,小說集《菜市場裏的老虎》《熱帶》,曾獲十月文學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文學獎等。
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