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華夏基金(香港)國際業務主管蔡玉昨指出,內地及香港的ETF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縱觀整個香港市場,ETF的滲透率相對於共同基金(Mutual Fund)只有5%至7%,這還是在ETF發展了數十年之後,因此ETF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此外,香港市場與全球市場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即香港市場基本上是大量內地和本港投資的聚集地,本港約60%的ETF實際上都在追踪內地和香港的風險敞口。
財經


他指出,ETF產業中一個特別有趣的趨勢是主動型ETF,首隻主動型ETF於2008年推出,現時整體主動型ETF規模接近1.5萬億美元,佔全球活躍ETF的8%。就數量而言,美國主動型ETF的數量已超過被動型ETF。回顧過去12個月,美國發行的所有ETF中幾乎有85%都是主動型ETF,雖然它們僅佔年初至今資產管理規模的8%,但卻佔全球淨流入的近30%。
財經


根據業界的意見,李惟宏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在便利上市方面,他建議政府推出切實措施,積極協助中小企上市及發展。特區政府工貿署資料,截至2025年3月,香港共有約36萬家中小企業,佔本港商業單位總數98%以上,並且為約12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佔香港總就業人數(公務員除外)超過43%。他認為,中小企的生存關乎香港社會民生的穩定,政府應正面對待及重視中小企的發展潛力,包括所有現已上市(協助其維持上市地位)及未來有潛力上市的中小企,以及中小型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等機構。
財經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首次於2021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位於元朗及北區3萬頃土地打造高端專業服務、創新科技、口岸商貿及藍綠康樂四大區域,是香港未來高質量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引擎。為「追趕時間和成果」,政府在土地規劃和程序上「拆牆鬆綁」,並且提出許多創新政策,包括多元開發模式和「片區開發」模式等。
財經


場外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品,指在交易所之外進行的非標準化期權交易。律師陳子彬向記者表示,場外期權交易對投資者資質有嚴格要求,根據現時監管制度,只有合資格的機構或企業投資者可以參與,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其中。不過,以個人身份通過「通道機構」參與的情況長期存在,形成灰色地帶。
財經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擴大高水平開放,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將進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通知全文如下:
財經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今日正式啟動第三屆「2025年度跨境金融及金融創新服務大獎」評選,號召香港以及大灣區優秀金融界同仁積極報名參評。
財經


短短十年,香港生物醫藥行業快速增長近30%至超過3,000家企業。香港貿發局今日(9月15日)發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香港夥同內地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升級發展》研究報告,以及與廣東省商務廳合作調研的《把握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合作發展機遇》專題文章,顯示香港正與廣東及澳門協同推進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當中生物醫藥已成為大灣區創新科技集群中的重要產業。
經濟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