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banner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來論 | 從以結果為目標到深化改革的變與不變
當行政長官李家超再次站在立法會,手持那份熟悉的綠色封面的施政報告,這一幕彷彿是對過去4年的某種隱喻——延續形式的背後,是內容與重心的深刻演變。從2022年「以結果為目標」的務實開場,到今年「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的溫情轉向,現屆特區政府的施政軌跡既反映香港社會的需求變化,更揭示新階段治港思路的戰略調整。
發佈時間
鍾健文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施政報告經濟表述比例高達56.47% 彰顯改革決心
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在香港的發展布局中佔據核心地位。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頻次逐年上升:2021年34次,2022年48次,2023年65次,而2024年和2025年均超過80次。這一趨勢表明,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重要支點。
發佈時間
夏遠航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立足民生聽民意 講好港澳雙城故事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於9月14日順利舉行,這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推進符合澳門實際高質量民主的又一標誌性成就。澳門修訂健全和完善了對立法會參選人的資格標準和審查機制,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並對選舉各環節程式作出優化,以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公開、廉潔進行。直選投票率為53.35%較上屆的42.38%高出近11個百分點,共有超過17.5萬人投票,投票人數創歷來最多,充分說明澳門社會具有成熟的政治文化和法治素養。
發佈時間
張卓立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制度型開放與民生獲得感的協同進化
細讀李家超特首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主題的政策藍圖,呈現出制度型開放與民生改善的深度協同。
發佈時間
夏遠航
收藏
取消收藏
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考驗着和平共識 讓世界讀懂「惟平載道」的中國胸懷
本應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全人類共同價值,沿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確方向前行的世界,因個別國家重拾冷戰思維、製造陣營對立而蒙上新的陰影。何以解局?惟平載道!
發佈時間
張卓立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踐行多邊主義 完善全球治理
當下世界面臨嚴重的「治理赤字」,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國際環境不穩定性加劇。剛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正是踐行多邊主義的務實行動。作為中國首倡,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上合組織逐步發展為涵蓋26國的「上合大家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中,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向世界提出並闡釋全球治理倡議,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發佈時間
張卓立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澳門「立選」的最新啟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日前如期舉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議員均順利產生。筆者自2017年第六屆選舉起持續參與觀察,尤其體會到2024年澳門特區政府修訂《立法會選舉法》後帶來的積極變化。今屆選舉在多措並舉和流程優化中扎實推進,進一步體現「愛國者治澳」原則的落實與民主質量的提升。
發佈時間
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飛常觀點|特朗普盟友被槍殺 暴露美國制度裂縫與社會深層危機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若失去穩定與安全,其表面的繁榮與民主便難以長久維繫。美國時間9月10日,特朗普親密的盟友之一、年僅31歲的保守派活動人士查理·柯克,在猶他山谷大學公開活動時遭槍擊身亡,震動全美。這場公開暗殺不僅令社會震驚與哀悼,更如同一記警鐘,揭開美式民主的脆弱與深層危機。
發佈時間
夏遠航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以抗戰精神為鑰 開啟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新征程
隨着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展開,尤其是9.3閱兵,香港市民對祖國的強大和硬實力的不可戰勝,有了深刻的體會。建設落實在廣大民眾中的強大文化軟實力是一個更為逼切的任務。
發佈時間
夏遠航
收藏
取消收藏
集思廣宇|降低跨境通訊成本 讓「周末北上」更便利!
近年來,「周末北上」逐漸成為香港市民的生活常態。無論是探親訪友、購物消遣,還是商務交流,愈來愈多人選擇在假日跨越深圳河,體驗兩地日益緊密的融合發展。
發佈時間
孫佳藝
收藏
取消收藏
向歷史莊嚴致敬 引領青年愛祖國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中國現代史上最艱苦、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之一,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換來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為此,國家舉辦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莊嚴回顧,也是對先烈的崇高致敬,更是向世界宣示中國維護和平、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這對香港,尤其是年輕一代而言,不僅是一場愛國與歷史教育的契機,更是深化國家認同的關鍵時刻,從而提升對國家的認識,激發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發佈時間
林澤勇
抗日
收藏
取消收藏
不忘歷史教誨 堅定擁抱和平
小鬼李石、劉黑仔的耀眼傳奇,曾由香港導演許鞍華搬上大銀幕。在電影《明月幾時有》中,由彭于晏主演的劉黑仔重現驚心動魄的歷史──「香港大營救」。日軍佔領香港後,大批滯留於此的內地文化巨擘與愛國民主人士,如茅盾、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等,東江縱隊臨危受命,發起了這場被茅盾譽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秘密行動。
發佈時間
林澤勇
抗日
收藏
取消收藏
【教聯筆陣】九三大閱兵是愛國主義教育課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萬眾矚目,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閱了受閱官兵。隨後,在黨旗國旗軍旗引領下,45個受閱方(梯)隊依次經過天安門廣場。來自各國的受邀貴賓,與中國人民一道,見證並感受了這個隆重莊嚴的時刻。當禮炮轟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紅色花海和觀禮人群中迴盪,國人為之振奮,世界為之讚嘆。
發佈時間
鍾健文
九三大閱兵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外發展路徑對比:和平根基在民間,包容方能共前行
回望歷史與現實,中外發展路徑的差異清晰可見。新中國成立75年來,從未主動挑起戰爭、侵佔他國土地,是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與執政黨黨章的大國。反觀美國,自建國起便與戰爭緊密捆綁:美西戰爭開啟海外擴張,二戰後更是頻繁發起武裝衝突。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否決《同性伴侶條例》的正向觀察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日前被否決。不過我們仍可以從中看到一些正面意義。
發佈時間
張卓立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世界人才榜登高位 香港吸引力穩步提升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創造更好、更優的人才以及教育環境,今日取得佳續實非偶然,相信香港的人才吸引力還會穩步提升,打造更理想的國際高端人才高地。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從以結果為目標到深化改革的變與不變
當行政長官李家超再次站在立法會,手持那份熟悉的綠色封面的施政報告,這一幕彷彿是對過去4年的某種隱喻——延續形式的背後,是內容與重心的深刻演變。從2022年「以結果為目標」的務實開場,到今年「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的溫情轉向,現屆特區政府的施政軌跡既反映香港社會的需求變化,更揭示新階段治港思路的戰略調整。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施政報告經濟表述比例高達56.47% 彰顯改革決心
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在香港的發展布局中佔據核心地位。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頻次逐年上升:2021年34次,2022年48次,2023年65次,而2024年和2025年均超過80次。這一趨勢表明,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重要支點。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立足民生聽民意 講好港澳雙城故事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於9月14日順利舉行,這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推進符合澳門實際高質量民主的又一標誌性成就。澳門修訂健全和完善了對立法會參選人的資格標準和審查機制,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並對選舉各環節程式作出優化,以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公開、廉潔進行。直選投票率為53.35%較上屆的42.38%高出近11個百分點,共有超過17.5萬人投票,投票人數創歷來最多,充分說明澳門社會具有成熟的政治文化和法治素養。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制度型開放與民生獲得感的協同進化
細讀李家超特首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主題的政策藍圖,呈現出制度型開放與民生改善的深度協同。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考驗着和平共識 讓世界讀懂「惟平載道」的中國胸懷
本應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全人類共同價值,沿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確方向前行的世界,因個別國家重拾冷戰思維、製造陣營對立而蒙上新的陰影。何以解局?惟平載道!
發佈時間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踐行多邊主義 完善全球治理
當下世界面臨嚴重的「治理赤字」,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國際環境不穩定性加劇。剛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正是踐行多邊主義的務實行動。作為中國首倡,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上合組織逐步發展為涵蓋26國的「上合大家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中,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向世界提出並闡釋全球治理倡議,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發佈時間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澳門「立選」的最新啟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日前如期舉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議員均順利產生。筆者自2017年第六屆選舉起持續參與觀察,尤其體會到2024年澳門特區政府修訂《立法會選舉法》後帶來的積極變化。今屆選舉在多措並舉和流程優化中扎實推進,進一步體現「愛國者治澳」原則的落實與民主質量的提升。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飛常觀點|特朗普盟友被槍殺 暴露美國制度裂縫與社會深層危機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若失去穩定與安全,其表面的繁榮與民主便難以長久維繫。美國時間9月10日,特朗普親密的盟友之一、年僅31歲的保守派活動人士查理·柯克,在猶他山谷大學公開活動時遭槍擊身亡,震動全美。這場公開暗殺不僅令社會震驚與哀悼,更如同一記警鐘,揭開美式民主的脆弱與深層危機。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來論 | 以抗戰精神為鑰 開啟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新征程
隨着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展開,尤其是9.3閱兵,香港市民對祖國的強大和硬實力的不可戰勝,有了深刻的體會。建設落實在廣大民眾中的強大文化軟實力是一個更為逼切的任務。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集思廣宇|降低跨境通訊成本 讓「周末北上」更便利!
近年來,「周末北上」逐漸成為香港市民的生活常態。無論是探親訪友、購物消遣,還是商務交流,愈來愈多人選擇在假日跨越深圳河,體驗兩地日益緊密的融合發展。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向歷史莊嚴致敬 引領青年愛祖國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中國現代史上最艱苦、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之一,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換來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為此,國家舉辦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莊嚴回顧,也是對先烈的崇高致敬,更是向世界宣示中國維護和平、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這對香港,尤其是年輕一代而言,不僅是一場愛國與歷史教育的契機,更是深化國家認同的關鍵時刻,從而提升對國家的認識,激發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發佈時間
抗日
收藏
取消收藏
不忘歷史教誨 堅定擁抱和平
小鬼李石、劉黑仔的耀眼傳奇,曾由香港導演許鞍華搬上大銀幕。在電影《明月幾時有》中,由彭于晏主演的劉黑仔重現驚心動魄的歷史──「香港大營救」。日軍佔領香港後,大批滯留於此的內地文化巨擘與愛國民主人士,如茅盾、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等,東江縱隊臨危受命,發起了這場被茅盾譽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秘密行動。
發佈時間
抗日
收藏
取消收藏
【教聯筆陣】九三大閱兵是愛國主義教育課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萬眾矚目,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閱了受閱官兵。隨後,在黨旗國旗軍旗引領下,45個受閱方(梯)隊依次經過天安門廣場。來自各國的受邀貴賓,與中國人民一道,見證並感受了這個隆重莊嚴的時刻。當禮炮轟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紅色花海和觀禮人群中迴盪,國人為之振奮,世界為之讚嘆。
發佈時間
九三大閱兵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外發展路徑對比:和平根基在民間,包容方能共前行
回望歷史與現實,中外發展路徑的差異清晰可見。新中國成立75年來,從未主動挑起戰爭、侵佔他國土地,是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與執政黨黨章的大國。反觀美國,自建國起便與戰爭緊密捆綁:美西戰爭開啟海外擴張,二戰後更是頻繁發起武裝衝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否決《同性伴侶條例》的正向觀察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日前被否決。不過我們仍可以從中看到一些正面意義。
發佈時間
來論
收藏
取消收藏
世界人才榜登高位 香港吸引力穩步提升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創造更好、更優的人才以及教育環境,今日取得佳續實非偶然,相信香港的人才吸引力還會穩步提升,打造更理想的國際高端人才高地。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