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偉茵

我帶着興奮的心情帶領香港保良局朱敬文中學40餘名師生來到山東交流考察,參加中電組織的「新質探源之旅」。

我們此行的主題,「新質」是呼應國家「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方向,透過參觀中電萊蕪風場,讓同學們感受再生能源發電如何支持國家雙碳政策;「探源」則體現溯本求真的研學精神-既探索中華文明根脈,亦探索能源科技前沿。除了參觀中電位於萊蕪的風電場,學生還到訪姊妹學校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走進中電鄉村振興示範計劃馬杓灣村史館。

今天(2025年7月8日),我們一行50多名師生,出席在山東濰坊參與「歷史的回聲 · 青春的力量 - 港澳與山東青年共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意義非凡的活動。這次經歷不僅讓我深刻體會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更讓我看到了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共同傳承民族精神、共築和平未來的美好圖景。

愛國主義教育:港澳青年成長的必修課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港澳青年而言顯得尤為重要。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青年一代更需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國家觀。通過實地參訪、親身體驗,讓香港學生了解祖國曾經經歷的苦難與輝煌,才能培養他們對國家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作為扎根香港120多年的企業,中電集團將推動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堅信,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在、開創未來。

共同紀念:港澳與山東青年的心靈共鳴

「歷史的回聲·青春的力量」活動為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搭建了交流互鑒的寶貴平台。在山東濰坊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和平廣場上,當和平鐘聲敲響下,彷彿穿越時空,直擊心靈。這鐘聲,代表着抗戰勝利80周年的滄桑歲月,也象徵着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復興的艱辛歷程。作為參與者,我親眼見證了港澳學生與山東青年並肩而立,共同緬懷歷史、祈願和平的感人場景。當和平鴿騰空而起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兩地青年眼中閃爍的同樣光芒——那是對和平的珍視,對未來的期許。

歷史迴響:濰縣集中營遺址的深刻啟示

參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的經歷令人震撼。這座二戰期間關押2000多名西方僑民的集中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罪行的鐵證。博物館內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文物都在無聲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這種沉浸式的歷史教育,比任何說教都更能觸動心靈。作為湖南省政協委員,我更加堅定了持續推動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決心。自2019年起,我就積極組織香港學生赴湘交流,而這次山東之行,無疑進一步拓寬了香港青年認識祖國的視野。

未來期許:讓愛國情懷薪火相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對港澳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肩負着更大責任。中電集團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創造更多港澳青年與內地交流的機會。作為湖南省政協委員,我將不遺餘力地推動相關政策落地,讓愛國主義教育更加生動、深入、有效。我們期待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幫助香港年輕一代建立起對國家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培養出更多愛國愛港的新時代人才。

這次濰坊之行,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當香港學生們在返程途中熱烈討論所見所聞時,我看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這讓我深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以史育人,必將在港澳青年中培養出深厚的家國情懷,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讓我們攜手同行,在銘記歷史中汲取力量,在傳承精神中共創未來!

(作者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企業發展總裁,湖南省政協第十三屆委員)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