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評
隨着樓市由高位連續調整,近年不少高額物業被銀主接管,成為銀主盤,再在公開市場出售不果後由銀主承接,銀主由債主變身為業主。對銀主而言,將債項化成資產,一來減少不良借貸,二來可能可將相關減值撥備回撥,以改善自身資產負債表。從經驗角度考慮,銀主購買物業時,會依足程序執行,避免未来出售時,被前業主以「貿然賤賣負債物業」為由興訟追討。
財評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科技巨頭展示出壓倒性影響力。軟件公司甲骨文因為剩餘履行義務(RPO)的巨大增長,股價大幅上升,其創辦人Larry Ellison更一夜之間超越特斯拉的Elon Musk,登上世界首富寶座;中國的阿里巴巴因雲端業務的快速增長推動股價急升;NVIDIA憑藉AI晶片需求持續增長,穩居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上述事件構成了一個現象:金融市場的核心驅動力正被科技公司壟斷,這也代表全球經濟邏輯的深刻變革。
財經


打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言,正式扭轉了外界對於當前經濟觀察的觀點,相應也改變了對於貨幣政策的期望,由之前特別關注關稅如何影響通脹的頑固性,加深通脹預期等,一下子,變為着緊關稅政策下,失業增加,拖累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快有經濟衰退的危機云云。
財經


美國於2018年發起中美貿易戰,目的是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以及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國家應對得宜,整體經濟並未受影響,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4月再以瘋狂上調關稅威脅,中國並未有半分退讓,反而以同樣方式反擊,成為在關稅戰中唯一成功抗衡美國的地方,打出漂亮一仗。即使如此,國家從「製造大國」走到「智造強國」的關鍵時刻,亦要當心製造業的外流情況,適時推出措施,讓製造業在國家繼續蓬勃發展。
財經論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變為精耕細作的「工筆畫」。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旨在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領域的合作。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發力,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財經論壇


國家近年對外開放更進一步。2023年中國舉辦的「投資中國年」招商活動,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並將以更大的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去年11 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正式施行,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進入限制措施。本年3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強總理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准入。
財經


當前由鮑威爾領導的美國聯儲局,其利率政策目標已相當明確,即趨近預估的中性政策利率水平。然而,達成此目標的具體步伐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儘管如此,基於我們預期通脹率在2026年前仍將維持於3厘以上,聯儲局料將持續以每次25基點的漸進式步伐減息,直至明年達到我們所估算的3.0厘至3.5厘中性利率區間。
財評


本文上一章總結了以太坊Pectra近期一系列技術改進具體措施,本章就今年的Fusaka和明年的Glasterdam升級展開介紹。Fusaka是繼Pectra之後的下一個網絡升級,主要目標是完善以太坊作為數據可用性層的平台能力。
財經


在科技賦能中醫藥發展的浪潮中,大數據正成為推動中醫藥精準診療的關鍵力量,為突破傳統診療模式的局限帶來了全新可能。傳統中醫藥診斷多依賴醫生個人經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而大數據的介入有效彌補了這一短板。
財經


金融市場上周末前,聚焦於美國最新公布就業數據,結果表現極為疲弱;甚至在大家已有一定心理準備下,最終出來的非農新增職位數字,仍較外界所估計有極大落差。
財經


行政長官將會於9月中發表施政報告,近期各界均積極參與政府的諮詢工作,期望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會計業界的法定組織,亦有積極參與。筆者以公會會長身份,出席政府的諮詢會,並於會上闡述公會對施政報告的建議。同時,公會亦將書面建議提交予政府,涵蓋經濟發展、吸引人才、可持續發展及公共財政與稅務政策四大領域。筆者希望趁此機會,為各位讀者簡單介紹公會的重點建議,並期望政府可以採納。
財經


香港店舖市場早前傳來兩宗巨舖租售成交案例。隨着消費模式改變,酒樓業及零售業調整,位於交通樞紐及空間寬敞的巨舖成為教育機構主動吸納目標。鰂魚涌英皇道長發酒樓舊址被民生幼稚園以月租約40萬元承租,明年裝修擴充為新校舍。金鐘統一中心名都酒樓舖位則以3.5億元售給香港科技大學,擬用作市區 EMBA課程場地,以呼應特區政府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的政策取向。
財評


上周美股呈現衝高回落走勢。美國最新就業數據遜於預期,強化了市場對美國聯儲局本月減息的預期,但同時也引發投資者對當地經濟前景的擔憂,尾市波動明顯加劇。未來一周,美國將公布議息前最後一項關鍵通脹數據,該結果可能顯著影響貨幣政策預期,繼而擾動市場風險偏好。
財評


2025年以來,美元匯率波動加劇,反映的不僅是短期政策的擾動,更是全球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重新定價。在財政空間受限、關稅政策頻繁變動、美聯儲立場趨於謹慎的背景下,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開始動搖,對其避險功能與儲備價值的認知正在發生微妙而持續的轉折。短期來看,近期的美元波動尚未引起美元資產的系統性拋售。但中期視角下,全球資本配置邏輯已開始從利差驅動向信任判斷轉變,美元正從單極貨幣體系中的絕對錨,向多極格局中的相對資產過渡。
財評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