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熱門搜尋:
搜索
文匯報
海外版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熱門搜尋:
首頁
即時
香港
兩岸
國際
評論
社評
評論
來論
今日文匯
視頻
新聞
訪談
直播
圖集
香港
兩岸
國際
專題
專欄
灣區服務易
大公文匯網
文匯報
海外版
資料檢索
熱門搜尋:
大公文匯網
文匯報
海外版
資料檢索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即時
評論
今日文匯
熱點
視頻
圖集
專題
調查
論壇
專欄
灣區服務易
互動
首頁
廣告
首页
即時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評論
- 社評
- 評論
- 來論
今日文匯
視頻
- 新聞
- 訪談
- 直播
圖集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題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欄
返回上一頁
全部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相關度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顯示更多
推荐专栏文章
【水過留痕】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這專欄《水過留痕》筆者初心只想寫些有趣的香港娛樂圈事跡或事件趣聞,站在歌影視觀眾視角(包括筆者所認識的娛圈中人及朋輩們);自從前年有親友回武漢過新春,因疫情爆發被困小區,後得香港政府及內地部門的安排派專機將他們接返香港,抵港後港媒體訪問他們,而他們表明態度想借媒體的報道,代他們向幫助過他們的人說聲「謝謝」﹗但翌日買報章及看電視台的新聞報道,媒體卻隻字未提,令他們明白到香港傳媒界亦因「政見」問題而「變天」了,他們選擇不再買報紙,結果筆者亦多寫了有關朋輩對社會問題的觀點題材,不過筆者仍堅持以真相和客觀為主軸,因為筆者數十年來從事傳媒工作都是此心態。
12小時前
|
少爺兵
水過留痕
【鵬情萬里】疫鬱隱現
鈍刀子最磨人。
12小時前
|
趙鵬飛
鵬情萬里
【爽姐私語】世界變了
早年,媽媽跟妹妹去移民,移去加拿大溫哥華,那時自己也很想移民,去個平靜安穩的地方生活。媽媽去了那邊,其他弟妹跟住去,我當旅行去探望他們,坐十幾小時飛機太辛苦了,不過到了那個地方,還是挺喜歡的,媽媽房子附近幾戶香港人,可以有個照應,我特別喜歡日間也很寧靜,路上沒幾個人,很舒服自在,那段日子只有家居生活,天天宅家看電視,那時還是看舊片或者台灣片,沒現在那麼多選擇。
12小時前
|
林爽兒
爽姐私語
【字裏行間】穿越不是借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寫了篇研究高雄《豬八戒遊香港》的文章。題目是《豬八戒下凡記:高雄的借仙諷今小說》,將豬八戒置換於現代香港所經歷的事。美國有一位學者,據此而寫了篇鴻文:《金庸早期小說及五十年代的香港》,卻有兩點硬傷:
05月17日 04:36:51
|
黃仲鳴
字裏行間
【水過留痕】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這專欄《水過留痕》筆者初心只想寫些有趣的香港娛樂圈事跡或事件趣聞,站在歌影視觀眾視角(包括筆者所認識的娛圈中人及朋輩們);自從前年有親友回武漢過新春,因疫情爆發被困小區,後得香港政府及內地部門的安排派專機將他們接返香港,抵港後港媒體訪問他們,而他們表明態度想借媒體的報道,代他們向幫助過他們的人說聲「謝謝」﹗但翌日買報章及看電視台的新聞報道,媒體卻隻字未提,令他們明白到香港傳媒界亦因「政見」問題而「變天」了,他們選擇不再買報紙,結果筆者亦多寫了有關朋輩對社會問題的觀點題材,不過筆者仍堅持以真相和客觀為主軸,因為筆者數十年來從事傳媒工作都是此心態。
12小時前
文匯報
香港
【鵬情萬里】疫鬱隱現
鈍刀子最磨人。
12小時前
文匯報
疫情
【爽姐私語】世界變了
早年,媽媽跟妹妹去移民,移去加拿大溫哥華,那時自己也很想移民,去個平靜安穩的地方生活。媽媽去了那邊,其他弟妹跟住去,我當旅行去探望他們,坐十幾小時飛機太辛苦了,不過到了那個地方,還是挺喜歡的,媽媽房子附近幾戶香港人,可以有個照應,我特別喜歡日間也很寧靜,路上沒幾個人,很舒服自在,那段日子只有家居生活,天天宅家看電視,那時還是看舊片或者台灣片,沒現在那麼多選擇。
12小時前
文匯報
【字裏行間】穿越不是借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寫了篇研究高雄《豬八戒遊香港》的文章。題目是《豬八戒下凡記:高雄的借仙諷今小說》,將豬八戒置換於現代香港所經歷的事。美國有一位學者,據此而寫了篇鴻文:《金庸早期小說及五十年代的香港》,卻有兩點硬傷:
05月17日 04:36:51
文匯報
【點滴】在不同國度的時光
沒有戰爭和疫情那段歲月,可以無拘無束,直接自由呼吸空氣,來去自如不同國度、城市、空間,真懷念這些美好時光……
05月17日 04:35:46
文匯報
【文公子手記】為香港培育金融科技專才
文公子在大學時主修中文,甫一畢業,即投身於市場推廣、廣告及公關行業。學而後知不足,何況要做?因此就進修市場管理學,並入讀中文大學的市場及國際企業學文憑,因而得以與市場學界名師陳志輝教授結緣,隨陳教授學習「市場管理學」、「銷售學」及「市場研究」等科目,多所啟發,獲益匪淺。
05月17日 04:35:43
文匯報
香港
【淑梅足跡】曾慕雪細訴父親的生活點滴
87歲曾江(Ken哥)前輩上月底突然離開了我們,上天帶走了這位真性情、高學養、開朗有型的瀟灑俊男……我曾跟Ken哥做過幾次長訪問,其中他曾講述當年潛水完畢,穿着整套潛水衣和蛙鞋,走到銅鑼灣等車的搞笑情景,又曾提及戒了老火湯後痛風症立刻好了的經驗……不過,我還是揀選了重播19年前2003年2月這個《舊日的足跡》專訪,談及Ken哥自美國學成歸來不做建築師改當演員的經過,以及他剛在荷里活接拍007的愉快經歷。我也請來其女兒曾慕雪細訴父親的生活點滴……
05月17日 04:35:35
文匯報
【從零創夢】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生活對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帶來的各種困難坎坷,也會習慣和別人相比,為什麼別人可以那麼幸運而我卻那麼倒霉呢?
05月17日 04:35:31
文匯報
生活
【紅查館】《尚食》最佳送飯劇集
內地劇集《尚食》這星期在翡翠台開播,此劇在內地累積逾18億播放量,甚受歡迎,故其在MyTV Super上架之初,已率先煲了。
05月17日 04:35:28
文匯報
尚食
【愉韻度曲】好古求拙
香港書法名家麥錦超先生最怕人說他的字「靚」,他在人前常道「千祈咪話我啲字靚啊!」,何解?因為他只喜歡古拙書法。
05月17日 04:35:21
文匯報
【琴台客聚】「是」不能算動詞
有朋友每日傳來時人書寫的對聯,正宜用來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略論對聯創作的入門。這些作品常有失律失對,堪作「反面教材」,希望原作者不介意。
05月16日 04:36:21
文匯報
【心窗常開】舊衣深情 意蘊傳承
在都大(都會大學)兼教,每年5月畢業季,年齡不一的老、少學員,更不時有懷孕的媽媽學員,都穿着畢業袍抱着花束拍照,圓夢而笑靨如昔。
05月16日 04:36:13
文匯報
【信而有征】真正的引用
我今早打開《論文字學》,看到德里達摘引了一段亞里士多德談論共鳴的話。這句話是這樣的:「正如文字因人而異一樣,言語也因人而異。但是,由符號直接表達的心境,在所有人那裏都是相同的。」亞里士多德想說的是,個人的喜怒哀樂是由具體的某件事和某個對象引起的。可是一旦我們談論「開心」,它就變成了情感本身,引起開心的事也就隱身了。德里達引用亞里士多德這句話當然是為了說明言語和文字之間的本質差別,為我們當前凡事都要尋求抽象化、精神化和一般化的這種傾向找到一個哲學上的本源。而一想到互聯網正在用偽裝成現實的抽象替代整個現實,德里達的思考就顯得特別必要。
05月16日 04:36:10
文匯報
引用
【翠袖乾坤】被離棄的香港教育制度?
香港是一個學子到外國求學率很高的城市,我聽聞的留學生年紀小至十歲。稚童遠走他方,就為追求「更好」的教育。
05月16日 04:36:07
文匯報
香港
【網人網事】另一場瘟疫
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今天,有件事可能會讓窮人們稍稍「心理平衡」——
05月16日 04:36:03
文匯報
全球
【滬港通錦囊】經濟新常態下的「加減乘除」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在於其經濟增長速度有多快,也不在於其城市發展有多快,實際上越是想快就越容易脫離實際盲目冒進,並會背離時代的真正追求。內地經濟在告別追求數量增長的時代後,已經進入了追求質量的新常態時期,只有各方面做到均衡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才能真正增強,才能在國際社會中以強大的綜合實力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05月16日 04:30:55
文匯報
需要
【水過留痕】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這專欄《水過留痕》筆者初心只想寫些有趣的香港娛樂圈事跡或事件趣聞,站在歌影視觀眾視角(包括筆者所認識的娛圈中人及朋輩們);自從前年有親友回武漢過新春,因疫情爆發被困小區,後得香港政府及內地部門的安排派專機將他們接返香港,抵港後港媒體訪問他們,而他們表明態度想借媒體的報道,代他們向幫助過他們的人說聲「謝謝」﹗但翌日買報章及看電視台的新聞報道,媒體卻隻字未提,令他們明白到香港傳媒界亦因「政見」問題而「變天」了,他們選擇不再買報紙,結果筆者亦多寫了有關朋輩對社會問題的觀點題材,不過筆者仍堅持以真相和客觀為主軸,因為筆者數十年來從事傳媒工作都是此心態。
12小時前
香港
【鵬情萬里】疫鬱隱現
鈍刀子最磨人。
12小時前
疫情
【爽姐私語】世界變了
早年,媽媽跟妹妹去移民,移去加拿大溫哥華,那時自己也很想移民,去個平靜安穩的地方生活。媽媽去了那邊,其他弟妹跟住去,我當旅行去探望他們,坐十幾小時飛機太辛苦了,不過到了那個地方,還是挺喜歡的,媽媽房子附近幾戶香港人,可以有個照應,我特別喜歡日間也很寧靜,路上沒幾個人,很舒服自在,那段日子只有家居生活,天天宅家看電視,那時還是看舊片或者台灣片,沒現在那麼多選擇。
12小時前
【字裏行間】穿越不是借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寫了篇研究高雄《豬八戒遊香港》的文章。題目是《豬八戒下凡記:高雄的借仙諷今小說》,將豬八戒置換於現代香港所經歷的事。美國有一位學者,據此而寫了篇鴻文:《金庸早期小說及五十年代的香港》,卻有兩點硬傷:
05月17日 04:36:51
【點滴】在不同國度的時光
沒有戰爭和疫情那段歲月,可以無拘無束,直接自由呼吸空氣,來去自如不同國度、城市、空間,真懷念這些美好時光……
05月17日 04:35:46
【文公子手記】為香港培育金融科技專才
文公子在大學時主修中文,甫一畢業,即投身於市場推廣、廣告及公關行業。學而後知不足,何況要做?因此就進修市場管理學,並入讀中文大學的市場及國際企業學文憑,因而得以與市場學界名師陳志輝教授結緣,隨陳教授學習「市場管理學」、「銷售學」及「市場研究」等科目,多所啟發,獲益匪淺。
05月17日 04:35:43
香港
【淑梅足跡】曾慕雪細訴父親的生活點滴
87歲曾江(Ken哥)前輩上月底突然離開了我們,上天帶走了這位真性情、高學養、開朗有型的瀟灑俊男……我曾跟Ken哥做過幾次長訪問,其中他曾講述當年潛水完畢,穿着整套潛水衣和蛙鞋,走到銅鑼灣等車的搞笑情景,又曾提及戒了老火湯後痛風症立刻好了的經驗……不過,我還是揀選了重播19年前2003年2月這個《舊日的足跡》專訪,談及Ken哥自美國學成歸來不做建築師改當演員的經過,以及他剛在荷里活接拍007的愉快經歷。我也請來其女兒曾慕雪細訴父親的生活點滴……
05月17日 04:35:35
【從零創夢】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生活對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帶來的各種困難坎坷,也會習慣和別人相比,為什麼別人可以那麼幸運而我卻那麼倒霉呢?
05月17日 04:35:31
生活
【紅查館】《尚食》最佳送飯劇集
內地劇集《尚食》這星期在翡翠台開播,此劇在內地累積逾18億播放量,甚受歡迎,故其在MyTV Super上架之初,已率先煲了。
05月17日 04:35:28
尚食
【愉韻度曲】好古求拙
香港書法名家麥錦超先生最怕人說他的字「靚」,他在人前常道「千祈咪話我啲字靚啊!」,何解?因為他只喜歡古拙書法。
05月17日 04:35:21
【琴台客聚】「是」不能算動詞
有朋友每日傳來時人書寫的對聯,正宜用來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略論對聯創作的入門。這些作品常有失律失對,堪作「反面教材」,希望原作者不介意。
05月16日 04:36:21
【心窗常開】舊衣深情 意蘊傳承
在都大(都會大學)兼教,每年5月畢業季,年齡不一的老、少學員,更不時有懷孕的媽媽學員,都穿着畢業袍抱着花束拍照,圓夢而笑靨如昔。
05月16日 04:36:13
【信而有征】真正的引用
我今早打開《論文字學》,看到德里達摘引了一段亞里士多德談論共鳴的話。這句話是這樣的:「正如文字因人而異一樣,言語也因人而異。但是,由符號直接表達的心境,在所有人那裏都是相同的。」亞里士多德想說的是,個人的喜怒哀樂是由具體的某件事和某個對象引起的。可是一旦我們談論「開心」,它就變成了情感本身,引起開心的事也就隱身了。德里達引用亞里士多德這句話當然是為了說明言語和文字之間的本質差別,為我們當前凡事都要尋求抽象化、精神化和一般化的這種傾向找到一個哲學上的本源。而一想到互聯網正在用偽裝成現實的抽象替代整個現實,德里達的思考就顯得特別必要。
05月16日 04:36:10
引用
【翠袖乾坤】被離棄的香港教育制度?
香港是一個學子到外國求學率很高的城市,我聽聞的留學生年紀小至十歲。稚童遠走他方,就為追求「更好」的教育。
05月16日 04:36:07
香港
【網人網事】另一場瘟疫
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今天,有件事可能會讓窮人們稍稍「心理平衡」——
05月16日 04:36:03
全球
【滬港通錦囊】經濟新常態下的「加減乘除」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在於其經濟增長速度有多快,也不在於其城市發展有多快,實際上越是想快就越容易脫離實際盲目冒進,並會背離時代的真正追求。內地經濟在告別追求數量增長的時代後,已經進入了追求質量的新常態時期,只有各方面做到均衡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才能真正增強,才能在國際社會中以強大的綜合實力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05月16日 04:30:55
需要
顯示更多
熱門閱讀文章
熱點
1
李家超:未來施政重青年 力助發展向上流
2
《中國通史》走進香港中學課堂
3
烏關閉關鍵管道 阻俄輸歐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