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item.name}}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源於奧運】全運會成績表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星期在粵港澳三地圓滿閉幕,緊接而來,下月即將揭幕的便是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每逢大型綜合運動會落幕,主辦方都會作一次總結,今屆全運會確實交出亮眼成績單:8個項目創下世界紀錄,13個項目打破亞洲紀錄,14項刷新全國紀錄,更有12個項目的冠軍成績超越去年巴黎奧運金牌水平。全程進行2,858人次興奮劑檢測,零違規,確保了全運會的純潔。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方寸不亂】AI「鍾楚紅」
移民外國多年的朋友,幾年前已在考慮回流養老問題。兩年前她仍是把目標放在大灣區,每年返港節目之一,就是到大灣區參觀護理院。大家對她的選擇總是不以為然,認為人脈在哪裏,養老就該在哪裏。朋友經過深思熟慮,看準香港樓價,最近返港火速置業,決定未來日子回港養老。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書聲蘭語】裝修深坑令我崩潰
耗時一年多的裝修工程,終於完工,有朋友以為是宮殿式豪華裝修,要不然,怎麼會需時13個多月呢?我只能苦笑一聲搖頭,我是一名香港平民百姓,要求普通翻新舊居而已,這基本的要求,卻沒料到跌進一個深坑,沒錯,裝修的深坑。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翠袖乾坤】舊影片中看明星
網上重播上世紀的粵語片,其中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印本,新在星光之外還加印清楚玲瓏的中文字幕。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欣有靈犀】大閘蟹與陳年花雕酒
最近半個月,最肥美的大閘蟹亮相香港,很多餐廳都推出大閘蟹宴,懂行的美食家,在享用大閘蟹時,會配上有年份的花雕酒,最是時宜不過了。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琴台客聚】從《呆呆為梅》到《呆呆為媒》
作為一個職業寫作者,我在大多數的時候稱自己是一個「編織文字」的人,並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一個「作家」。就像此前有的詩人「塌房」後,寫詩的人都害怕別人說︰「你是詩人,你全家都是詩人。」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愉韻度曲】獨工一體 專精之道
林散之先生曾言:「人無萬能,不可能樣樣好……學好一門就不容易!」此語道破書法學習的至理。縱觀書法史,懷素以狂草名世,蘇東坡專精行楷,米芾獨擅行書,沈尹默工於楷書,皆因「獨工一體」而成就不朽。在當代書壇多元發展的背景下,這種專注精神更顯珍貴——它既是突破藝術瓶頸的利器,也是抵禦浮躁風氣的法寶。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水過留痕】眼中的時尚女王
從事時裝設計和造型設計的友人Chris坦言年前在內地街頭遇見穿着蒙古服裝的一男一女,身形高挑,這兩人在他眼中正是當模特兒的好苗子。但極之怕羞又心高氣傲的他,卻無膽趨前問及兩人的聯繫方式,就算是內地某公司已簽約的模特兒,也可洽商內地與香港合作的可能性,可惜他當時「失之交臂」,事後對這樣的好苗子有一種念念不忘的情緒。不過那次的相遇使他打了個激靈,不再只聚焦於身形高大威猛的外國模特兒,提醒他應擴闊眼光和胸襟。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爽姐私語】富足的退休生活
少年老友Nancy夫婦兩人移民加國幾十年,當年沒有選多倫多、溫哥華居住,而選了卡加利,一個冬天零下30幾度的地方,在那裏住了幾十年。我沒有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那裏,因為我估計他們是為了孩子和一家的生活。在那裏生活簡單,孩子可以專心學業,而Nancy的老公William又找到一份好工,所以一家人一住便幾十年,直至兩個女兒都長大成人,有了自己家庭與生活,便離開父母、離開加拿大。而Nancy和老公亦已退休,開始計劃退休生活,6年前住到美國去,其中原因是能夠近着兩個孫,亦希望離開那個凍到難以形容的卡加利。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鵬情萬里】香港有沒有秋天
香港當然有秋天,現在就是。暑熱消散的晴朗乾爽,熾熱溫暖的空氣流動,從添馬公園草坪上一簇簇合圍地野餐,到大潭水庫裏翩翩浮游的五彩錦鯉,都在試圖吐出淤積了整個夏天的濕熱不快。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公子手記】AI大勢所趨
上星期,香港資訊科技業界發生了不少大事。其中,包括由香港電腦學會主辦一連兩天在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5」。而星期五晚,同樣在會展中心亦舉辦了由特區政府每年一度頒發、旨在表揚本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發明成果的「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頒獎典禮。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重遊香江
前文提到移居加拿大的三姨,近年退休後,在女兒悉心安排下,再次重臨香江,最開心的是,還有兩位可愛活潑的男孫(一個10歲、一個8歲)結伴同遊,一行4人,整個旅程充滿動力和歡笑聲。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淑梅足跡】盧海鵬收咪不收山
自小熱愛演戲的盧海鵬(鵬哥)未有因為從未做過男一而遺憾,「我喜歡做戲,要帶歡樂給觀眾,無論多少錢,我都做得好高興,否則我怎會扮那麼癲?當年1970年游水偷渡來港,1971年報考無綫訓練班,因年紀限制25歲,我27歲失望而回, 唯有做工廠會計、織布、畫花、做領班賺800多一個月。1973年,無綫訓練班忽然放寬年紀到35歲,我29歲快快報名,誰知1974年訓練班又回復25歲,真幸運,如果沒有1973年那一期就沒有一個盧海鵬了。」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離岸央票發行趨常態化 香港助力人民幣加速國際化
1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招標發行包括3個月期和1年期在內的450億元中央銀行票據(簡稱「離岸央票」)。隨着近年來離岸央票發行規模不斷擴大,香港央票餘額從2022年末的800億元逐步增長至2024年末的1,400億元。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分六批發行離岸央票共3,000億元,單次規模維持在300億元至600億元之間,發行步伐日趨常態化。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滬港通錦囊】高市謬論恐損害日本經濟復甦機會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引發巨大爭議,不僅在政治和外交層面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也迅速傳導至日本金融市場,成為拖累東京股市的重要因素。11月18日,日本東京股市兩大股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大幅下跌,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3.22%,東證指數下跌2.88%。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對政治風險的敏感反應,再次說明經濟與外交存在緊密聯繫,任何不當言論都可能成為市場劇烈波動的導火索。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源於奧運】全運會成績表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星期在粵港澳三地圓滿閉幕,緊接而來,下月即將揭幕的便是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每逢大型綜合運動會落幕,主辦方都會作一次總結,今屆全運會確實交出亮眼成績單:8個項目創下世界紀錄,13個項目打破亞洲紀錄,14項刷新全國紀錄,更有12個項目的冠軍成績超越去年巴黎奧運金牌水平。全程進行2,858人次興奮劑檢測,零違規,確保了全運會的純潔。
收藏
取消收藏
【方寸不亂】AI「鍾楚紅」
移民外國多年的朋友,幾年前已在考慮回流養老問題。兩年前她仍是把目標放在大灣區,每年返港節目之一,就是到大灣區參觀護理院。大家對她的選擇總是不以為然,認為人脈在哪裏,養老就該在哪裏。朋友經過深思熟慮,看準香港樓價,最近返港火速置業,決定未來日子回港養老。
收藏
取消收藏
【書聲蘭語】裝修深坑令我崩潰
耗時一年多的裝修工程,終於完工,有朋友以為是宮殿式豪華裝修,要不然,怎麼會需時13個多月呢?我只能苦笑一聲搖頭,我是一名香港平民百姓,要求普通翻新舊居而已,這基本的要求,卻沒料到跌進一個深坑,沒錯,裝修的深坑。
收藏
取消收藏
【翠袖乾坤】舊影片中看明星
網上重播上世紀的粵語片,其中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印本,新在星光之外還加印清楚玲瓏的中文字幕。
收藏
取消收藏
【欣有靈犀】大閘蟹與陳年花雕酒
最近半個月,最肥美的大閘蟹亮相香港,很多餐廳都推出大閘蟹宴,懂行的美食家,在享用大閘蟹時,會配上有年份的花雕酒,最是時宜不過了。
收藏
取消收藏
【琴台客聚】從《呆呆為梅》到《呆呆為媒》
作為一個職業寫作者,我在大多數的時候稱自己是一個「編織文字」的人,並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一個「作家」。就像此前有的詩人「塌房」後,寫詩的人都害怕別人說︰「你是詩人,你全家都是詩人。」
收藏
取消收藏
【愉韻度曲】獨工一體 專精之道
林散之先生曾言:「人無萬能,不可能樣樣好……學好一門就不容易!」此語道破書法學習的至理。縱觀書法史,懷素以狂草名世,蘇東坡專精行楷,米芾獨擅行書,沈尹默工於楷書,皆因「獨工一體」而成就不朽。在當代書壇多元發展的背景下,這種專注精神更顯珍貴——它既是突破藝術瓶頸的利器,也是抵禦浮躁風氣的法寶。
收藏
取消收藏
【水過留痕】眼中的時尚女王
從事時裝設計和造型設計的友人Chris坦言年前在內地街頭遇見穿着蒙古服裝的一男一女,身形高挑,這兩人在他眼中正是當模特兒的好苗子。但極之怕羞又心高氣傲的他,卻無膽趨前問及兩人的聯繫方式,就算是內地某公司已簽約的模特兒,也可洽商內地與香港合作的可能性,可惜他當時「失之交臂」,事後對這樣的好苗子有一種念念不忘的情緒。不過那次的相遇使他打了個激靈,不再只聚焦於身形高大威猛的外國模特兒,提醒他應擴闊眼光和胸襟。
收藏
取消收藏
【爽姐私語】富足的退休生活
少年老友Nancy夫婦兩人移民加國幾十年,當年沒有選多倫多、溫哥華居住,而選了卡加利,一個冬天零下30幾度的地方,在那裏住了幾十年。我沒有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那裏,因為我估計他們是為了孩子和一家的生活。在那裏生活簡單,孩子可以專心學業,而Nancy的老公William又找到一份好工,所以一家人一住便幾十年,直至兩個女兒都長大成人,有了自己家庭與生活,便離開父母、離開加拿大。而Nancy和老公亦已退休,開始計劃退休生活,6年前住到美國去,其中原因是能夠近着兩個孫,亦希望離開那個凍到難以形容的卡加利。
收藏
取消收藏
【鵬情萬里】香港有沒有秋天
香港當然有秋天,現在就是。暑熱消散的晴朗乾爽,熾熱溫暖的空氣流動,從添馬公園草坪上一簇簇合圍地野餐,到大潭水庫裏翩翩浮游的五彩錦鯉,都在試圖吐出淤積了整個夏天的濕熱不快。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公子手記】AI大勢所趨
上星期,香港資訊科技業界發生了不少大事。其中,包括由香港電腦學會主辦一連兩天在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5」。而星期五晚,同樣在會展中心亦舉辦了由特區政府每年一度頒發、旨在表揚本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發明成果的「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頒獎典禮。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重遊香江
前文提到移居加拿大的三姨,近年退休後,在女兒悉心安排下,再次重臨香江,最開心的是,還有兩位可愛活潑的男孫(一個10歲、一個8歲)結伴同遊,一行4人,整個旅程充滿動力和歡笑聲。
收藏
取消收藏
【淑梅足跡】盧海鵬收咪不收山
自小熱愛演戲的盧海鵬(鵬哥)未有因為從未做過男一而遺憾,「我喜歡做戲,要帶歡樂給觀眾,無論多少錢,我都做得好高興,否則我怎會扮那麼癲?當年1970年游水偷渡來港,1971年報考無綫訓練班,因年紀限制25歲,我27歲失望而回, 唯有做工廠會計、織布、畫花、做領班賺800多一個月。1973年,無綫訓練班忽然放寬年紀到35歲,我29歲快快報名,誰知1974年訓練班又回復25歲,真幸運,如果沒有1973年那一期就沒有一個盧海鵬了。」
收藏
取消收藏
離岸央票發行趨常態化 香港助力人民幣加速國際化
1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招標發行包括3個月期和1年期在內的450億元中央銀行票據(簡稱「離岸央票」)。隨着近年來離岸央票發行規模不斷擴大,香港央票餘額從2022年末的800億元逐步增長至2024年末的1,400億元。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分六批發行離岸央票共3,000億元,單次規模維持在300億元至600億元之間,發行步伐日趨常態化。
收藏
取消收藏
【滬港通錦囊】高市謬論恐損害日本經濟復甦機會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引發巨大爭議,不僅在政治和外交層面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也迅速傳導至日本金融市場,成為拖累東京股市的重要因素。11月18日,日本東京股市兩大股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大幅下跌,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3.22%,東證指數下跌2.88%。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對政治風險的敏感反應,再次說明經濟與外交存在緊密聯繫,任何不當言論都可能成為市場劇烈波動的導火索。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