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點擊排行
{{index+1}} {{item.title}}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元青花:景德鎮考古新發現」特別展覽開幕 展示超過400件元代陶瓷珍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今天(11月20日)舉行「元青花:景德鎮考古新發現」特別展覽開幕典禮。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相知無遠近:張愛玲與宋淇、宋鄺文美的跨地半生緣」展覽開幕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於校園圖書館籌建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暨「相知無遠近:張愛玲與宋淇、宋鄺文美的跨地半生緣」展覽,今天(11月20日)隆重開幕。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故宮館「古埃及文明大展」20日向公眾開放
為期九個半月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將於20日(周四)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開放予公眾參觀。這次是香港首度直接從埃及的博物館借展珍貴文物的大型展覽,展出的所有古埃及文物均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獨家擁有。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多圖)「丹青北京——京港繪畫交流展」開幕
「丹青北京——京港繪畫交流展」開幕儀式於11月17日在香港中環集古齋二樓展覽廳隆重舉行。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科技再塑舞蹈!《異·地》亮相國際舞台
威尼斯舞蹈雙年展藝術總監Wayne McGregor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異·地》是令人欣喜的國際合作,它不是炫技的數字標本,而是藉由科技探索舞蹈的核心;Wayne McGregor舞團舞者與港芭舞者間的碰撞,則為作品帶來別具風格的質感。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精品雲集看紅翠鬥芳菲
漆器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璀璨明珠,亦是東亞文化交融的無聲見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之一。唐代以來,伴隨着文化交流,東渡日本的中國漆器成為皇家貴族競相珍藏之寶物。漆器工藝隨着時間推移不斷進步,到了宋元時代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雕漆、填漆、戧金、螺鈿等工藝共同構築了一個絢麗的漆藝世界。由上海博物館與東京國立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紅翠鬥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館啟幕,今次展覽匯聚127件宋元明漆器珍品,112件來自日本,15件來自中國,其中重要文化財7件,重要美術品2件,皆為中國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宋元珍品佔比一半以上。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郵壇茶座】吳作人創作原圖的《熊貓》郵票
熊貓食素不獵殺其他動物,有着一顆慈悲之心,與佛教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它隱居深山竹林,溫順、逍遙與世無爭,是「謙謙君子」的代名詞,這與儒家、道家文化理念一致。所以,熊貓「勇敢、正直、和平、忠厚」的形象,深刻詮釋了中華文化中「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它的大自在、大智慧、存天地之大美而不言的品質,是中國畫理應體現和傳播的,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大熊貓成為和平的使者,出訪世界各國,傳遞着中國人的友善與真誠。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推出逾140款古埃及主題文創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將於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展出。博物館推出超過140款主題文創產品,靈感源自古埃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故事,並融合創意設計,為觀眾帶來富有趣味的文化體驗。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與物為春——劉萬鳴藝術展」在濟南開展
11月9日,「與物為春——劉萬鳴藝術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展。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HELLO!故宮」大篷車進校園 零距離接觸歷史文明
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並由團結香港基金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協辦的「HELLO!故宮」大篷車進校園,今日(10日)在中環大館檢閱廣場舉行啟動禮。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海昏簡牘經文保修複數量更新為5795枚
5200餘枚海昏簡牘在今年的文保修復過程中被發現有粘連現象,經過修復團隊再次揭剝,如今總數已達到5795枚。
神州
收藏
取消收藏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 十周年集中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由江西省漢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主辦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漢代區域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西南昌召開,集中展示了海昏侯國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以來國內漢代區域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文潤衷藏」文獻展亮相杭州國家版本館 百餘珍本文獻傳遞兩岸交流情誼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茅建興 杭州報道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慶祝中列建交75周年 北京故宮獲邀合作發行《千里江山圖》主題紀念郵票
這套精美的郵票以傳奇畫作《千里江山圖》為主題,該作品是近千年前由中國著名畫家王希孟創作的藝術傑作。《千里江山圖》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瑰寶之一,也是現存最長的宋代山水畫卷。
副刊
收藏
取消收藏
范長江西北考察紀念展在京開幕 部分文物首展
7日,《范長江西北考察暨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90周年紀念展》在中國記協新聞大廈開幕。
文博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