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冠深

圖為全國政協常委、國際品牌科學院主席蔡冠深。(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首屆世界品牌大會暨國際品牌科學院落戶香港,剛於本月八日在會展中心隆重舉辦了慶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官員,以及多國駐港總領事、香港六大商會首腦,以及榮登中國品牌出海一百強榜單的數十家大型央企、國企和民企的代表均在百忙中親臨會場,加上全球直播時的11萬線上線下與會者,盛況空前。

此次大會的主辦機構是:本人任董事會主席的國際品牌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以及在內地深耕品牌建設多年的國際品牌網,它們與中國國家品牌網,有着深切的聯繫。

落實習主席品牌強國戰略

大會的初衷,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發揮「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藉助香港在品牌設計、營銷、會展、質量檢測、法律、金融等行業的亞洲以至世界領先地位,為增強我國在國際品牌舞台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作出貢獻。

為打造香港國際品牌中心,政府設立了三大目標:

一、向聯合國申請以香港為「世界品牌日」的永久主辦地,並設立一系列節慶、研討和展銷活動。

二、由國際品牌科學院聯手香港各大商會、特區政府與中外企業,共同推動在香港舉辦「世界品牌及知識產權交易會」,為全球品牌的傳播與展示、合作與交易、規劃和擴展,搭建高質量的世界級平台。

三、構建世界級的品牌檢測、認證體系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發布以香港冠名的品牌榜單。

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有助於充分發揮香港國際商貿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的引領優勢,推動更多的國潮品牌出海,同時也有助匯聚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頂流商品,包括更多的高層次品牌人才湧入香港,走向內地。成為中外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平台,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世界品牌走進中國的黃金跳板,中國標準和品牌規範服務全球、引領潮流的廣闊舞台。

盛會過後,各界朋友同聲讚好,認為此舉為在全球經濟低迷中的香港,增加一個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點。但也有一些朋友,存在「此事能否成功」的擔憂。

申請在香港主辦「世界品牌日」

事實上,這種擔心完全是合理的。因為香港一向埋頭做具體的品牌推介、包裝十分出色,但對世界上整體的品牌建設發展,鮮有報道,也因此,有必要作以下解釋。

一、關於爭取向聯合國申請香港成為世界品牌日永久舉辦地事宜。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lS0/TC289,屬於聯合國標準化技術組織。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的前負責人,於2005年至2008年擔任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在任期間,成功推動中國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常任理事國,其餘五國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

2010年,中國、美國和德國的標準化協會主席聯手,主導創新了品牌價值發展「五要素」(品質、服務、創新、無形資產、有形資產)理論,獲得世界各國支持。在此基礎上,2013年中美聯合提案,推動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了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中國擔任秘書國,中方負責人當選為顧問組主席,主要承擔制定1SO/TC289的發展規劃,確定階段發展目標;推薦主席(每屆五年)人選和主席任期內工作目標。

由此可見,中國在品牌建設的重要國際機構中有相當的權威地位和良好人脈。關於推動香港成為世界品牌日永久舉辦地一事,事前也與多國品牌機構負責人多次商議,可望成功。

二、在港成立世界品牌交易及知識產權交易會事宜。此事已向中央相關部門和特區政府多次匯報,得到肯定。而且需要強調的是,這個世界品牌交易及知識產權交易會,不會替代目前香港全年都在進行的各種展銷和交易活動,而是計劃選擇與其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一兩個展覽合併舉辦,避免了項目重複和另建一個規模龐大且日常開支不菲的場館。

這個交易會最大的目標,是將香港亞太領先的會展、商務會議及旅行、酒店、運輸、設計、法律、會計以及商品檢測行業加以整合,形成巨大的產業集群效應。同時提升香港以及大灣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建立以香港冠名之品牌評級體系

三、建立世界級檢測系統的工作,正全力推進。目前香港多家世界一流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均表態會全力支持,另內地華僑大學更為此成立了內地第一家品牌學院,將在香港組合成中外權威機構參與的針對不同商品的專業檢測體系。這並非一個單一機構,而是各有優勢的大學研究機構、檢測機構牽頭不同產品的檢測、評審。與海外大學以及國家檢測部門的合作也已經開展。

香港是聯通中外、東西薈萃的國際大都市,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各國的知名品牌就紛紛在港設立經銷或代理機構,甚至在香港設立全球營銷總部。因而打造第九大中心即國際品牌中心,正是上符國策,下應港情之舉,可說是適逢其時,成功可期。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國際品牌科學院主席)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