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就結束俄烏衝突提出「28點計劃」和平方案,加劇美國與傳統盟友之間的分歧。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多名歐洲領導人上周六(11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方案「需進一步完善」,並重申國際邊界不應被武力改變的原則。
文匯報
美媒報道,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無黨籍成員金恩、民主黨參議員夏亨及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朗茲,在加拿大出席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時提到,魯比奧前往瑞士日內瓦與烏克蘭官員討論方案前,向他們表示方案並非美國政府的計劃,而是俄羅斯的提議。朗茲說:「魯比奧告訴我們,這不是美方提案,而是某位代表俄羅斯的人士拿到的方案,然後交給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他們形容俄方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都是不可接受,朗茲認為方案以目前形式公開與特朗普政府無關,指美方希望以此作為談判起點。
文匯報
沃羅比約夫表示,部分烏方無人機被防空系統擊落,另有數架無人機墜落在電站區域並引發火災,目前火勢已受控,緊急部門仍在現場處置。他指出當地供電已切換至備用線路,未中斷居民用電,官方確認事件未對居民構成威脅。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近期以打擊販毒船隻為名,持續在加勒比地區增強軍事部署,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對委內瑞拉同時釋出對話與動武兩種信號。此舉被外界解讀為美方一方面試圖升高雙方緊張情勢,另一方面也在試探能否從委國獲取重大利益。
文匯報
一名聯合國顧問則指出,種種跡象表明,這不僅是軍事化鎮壓,更是一場廣泛的地緣戰略攻勢。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其地緣戰略博弈的一環,意在遏制中國與俄羅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中國是委內瑞拉最大債權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投資能源與基礎建設,俄羅斯則向委國提供軍事裝備並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美國視委內瑞拉為中俄勢力擴張的支點,企圖透過推翻委總統馬杜羅政權,重申區域主導權。
文匯報
面對美國大軍壓境,委內瑞拉的防禦顯得脆弱,無法應付高速打擊。就在美軍準備「開打」的節點上,3個美國關鍵盟友突然轉身。哥倫比亞首先宣布暫停與美安全部門的情報通信,接着加拿大明確拒絕參與任何軍事行動,英國也迅速切斷與美軍的情報共享機制。據報法國和荷蘭亦開始限制與美分享加勒比地區情報。
文匯報
《紐時》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雖公開宣稱此舉純為打擊毒品,然而其戰略意圖模糊且說法矛盾。報道質疑若僅為攔截小型毒品走私船隻,何需緊急調動原駐東地中海的航母打擊群,且美國並未將毒品流通要道哥倫比亞與墨西哥列為主要打擊目標。
文匯報
厄瓜多爾就是否允許設立外國軍事基地等4個問題舉行公投,結果顯示逾60%選民不支持取消憲法中禁止外國在厄設立或使用軍事基地的規定。總統諾沃亞表示公投結果體現民意,政府將尊重人民選擇,並繼續以現有手段推動國家安全與治理承諾。
文匯報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近日在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原定經甄選組成的師生代表團本來於12月7日至13日赴日參與上述計劃。惟鑒於近期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事件有漸增趨勢,局方在進行安全形勢及風險評估後,決定退出今年計劃,相關行程隨之取消。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錯誤言論引發國內外強烈批評,日本社會普遍擔憂多個行業將承受連鎖衝擊。在上周五(11月21日)晚,逾千名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示威,強烈要求高市撤回所謂「存亡危機事態」錯誤言論,呼籲不要讓日本陷入危險。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