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財政部在港發40億美元債 環球反應熱烈獲29倍超購
國家財政部昨日在香港成功發行40億美元主權債券,市場反應熱烈,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認購總額達到1,182億美元,為發行額的30倍(即超額認購29倍)。 財政部副部長宋其超昨表示,今次美元主權債券的投資者類型豐富,地域分布廣泛,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53%、25%、16%和6%。至於主權類、銀行和保險、基金資管和交易商等類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42%、24%、32%和2%。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陳茂波:五大方向深化香港資本市場
朝着最大跨境理財中心邁進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成首選財管中心 客戶信心三年新高
全球經濟逆風 港韌性增信心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李家超與上海市領導會面 冀滬港聯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港具優勢為企業出海增動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聚焦進博會】香港出海專班首站抵滬 500嘉賓參與 港構建一站式平台 做內企出海最佳拍檔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 上海報道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商務部:建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港可成重要支撐
依託港澳優勢 服務企業出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上海企業:借香港出海事半功倍
為內企提供重要信任度背書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馮國經:滬港合作建企業出海基石
馮國經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香港一直擔當「引進來」的平台角色。香港在金融服務、培訓認證服務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基於多年的國際接軌經驗和龐大的經貿網絡,還可以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引路人」。此外,香港還可以提供國際化應用場景,成為內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橋頭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氫本佳能系列一】氫易減碳
【編者按】氫能,被喻為最潔淨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之一。 中央提出「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明確將新能源、新材料等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氫能發展前景看高一線。香港《文匯報》今起推出「氫本佳能」系列報道,透過介紹香港發展藍圖、了解本地氫能基建設施、普及應用於交通和工地、發展樽頸和策略,剖析氫能發展對香港未來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定位的重大戰略作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綠氫能認證框架 計劃大灣區試行
潘國英表示,機電署亦與金管局合作,將綠氫排放指標納入《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促進氫能在綠色金融領域發展。此外,該署正探討液氫應用,冀降低運輸成本,惟需完善安全規管。透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機電署將全面規管氫燃料供應鏈,保障公眾安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明年續辦國際氫能論壇 推廣氫能發展商機
強化氫能技術示範基地地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話你知】「氫能灣區走廊」是什麼?
「氫能灣區走廊」是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的氫能產業鏈,促進氫能車輛的應用、推動氫能技術發展,並構建從製氫、儲氫、加氫到應用全鏈條的基礎設施。 ●記者:孫曉旭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銘察秋毫】從「八論」看中國經濟新格局:對香港的啟示與挑戰
2025年9月30日起,《人民日報》連續推出八篇以「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為主題的「鍾才文」系列文章,文章的總基調是: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邁進,具備長期穩定與制度自信。從香港經濟與金融視角觀察,這「八論」是對內部經濟治理模式與外部開放戰略的再定義。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觀點】山雨欲來風滿樓 美股留意風險管理
踏入11月份,已屆2025年的尾聲,儘管嚴格而言,未可馬上論定,但大致上,年內趨勢已有一定眉目,而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假如無大意外,都已「分出高下」。明顯地,以年初至今回報而論,金價表現最為標青,甚至跑贏多年來領漲的美股指,包括美股科技龍頭。這個當然得力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淺談】關鍵資源 國家經濟之所繫
關鍵資源,是全球經濟體必爭之物。在過去農業社會,爭奪對象是耕地、水源;在現時新產業時代,則是礦產。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砥礪前行 經濟動能正增強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經濟整體表現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復甦態勢,並在內需的強勁拉動下展現出一定的韌性。預估數字顯示,第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3.8%,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創下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快同比增速,且季度同比增速已從2024年三季度的1.9%開始連續五個季度不斷加快。GDP按季則增長0.7%,同樣好於市場預測的倒退0.2%,並已連續四個季度錄得正增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財政部在港發40億美元債 環球反應熱烈獲29倍超購
國家財政部昨日在香港成功發行40億美元主權債券,市場反應熱烈,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認購總額達到1,182億美元,為發行額的30倍(即超額認購29倍)。 財政部副部長宋其超昨表示,今次美元主權債券的投資者類型豐富,地域分布廣泛,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53%、25%、16%和6%。至於主權類、銀行和保險、基金資管和交易商等類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42%、24%、32%和2%。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陳茂波:五大方向深化香港資本市場
朝着最大跨境理財中心邁進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成首選財管中心 客戶信心三年新高
全球經濟逆風 港韌性增信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李家超與上海市領導會面 冀滬港聯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港具優勢為企業出海增動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聚焦進博會】香港出海專班首站抵滬 500嘉賓參與 港構建一站式平台 做內企出海最佳拍檔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 上海報道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商務部:建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港可成重要支撐
依託港澳優勢 服務企業出海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上海企業:借香港出海事半功倍
為內企提供重要信任度背書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馮國經:滬港合作建企業出海基石
馮國經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香港一直擔當「引進來」的平台角色。香港在金融服務、培訓認證服務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基於多年的國際接軌經驗和龐大的經貿網絡,還可以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引路人」。此外,香港還可以提供國際化應用場景,成為內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橋頭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氫本佳能系列一】氫易減碳
【編者按】氫能,被喻為最潔淨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之一。 中央提出「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明確將新能源、新材料等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氫能發展前景看高一線。香港《文匯報》今起推出「氫本佳能」系列報道,透過介紹香港發展藍圖、了解本地氫能基建設施、普及應用於交通和工地、發展樽頸和策略,剖析氫能發展對香港未來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定位的重大戰略作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綠氫能認證框架 計劃大灣區試行
潘國英表示,機電署亦與金管局合作,將綠氫排放指標納入《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促進氫能在綠色金融領域發展。此外,該署正探討液氫應用,冀降低運輸成本,惟需完善安全規管。透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機電署將全面規管氫燃料供應鏈,保障公眾安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明年續辦國際氫能論壇 推廣氫能發展商機
強化氫能技術示範基地地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話你知】「氫能灣區走廊」是什麼?
「氫能灣區走廊」是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的氫能產業鏈,促進氫能車輛的應用、推動氫能技術發展,並構建從製氫、儲氫、加氫到應用全鏈條的基礎設施。 ●記者:孫曉旭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銘察秋毫】從「八論」看中國經濟新格局:對香港的啟示與挑戰
2025年9月30日起,《人民日報》連續推出八篇以「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為主題的「鍾才文」系列文章,文章的總基調是: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邁進,具備長期穩定與制度自信。從香港經濟與金融視角觀察,這「八論」是對內部經濟治理模式與外部開放戰略的再定義。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觀點】山雨欲來風滿樓 美股留意風險管理
踏入11月份,已屆2025年的尾聲,儘管嚴格而言,未可馬上論定,但大致上,年內趨勢已有一定眉目,而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假如無大意外,都已「分出高下」。明顯地,以年初至今回報而論,金價表現最為標青,甚至跑贏多年來領漲的美股指,包括美股科技龍頭。這個當然得力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淺談】關鍵資源 國家經濟之所繫
關鍵資源,是全球經濟體必爭之物。在過去農業社會,爭奪對象是耕地、水源;在現時新產業時代,則是礦產。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砥礪前行 經濟動能正增強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經濟整體表現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復甦態勢,並在內需的強勁拉動下展現出一定的韌性。預估數字顯示,第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3.8%,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創下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快同比增速,且季度同比增速已從2024年三季度的1.9%開始連續五個季度不斷加快。GDP按季則增長0.7%,同樣好於市場預測的倒退0.2%,並已連續四個季度錄得正增長。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