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施政報告曾預測未來10年提供約3,000公頃新平整土地,當中約300公頃來自交椅洲人工島。惟政府消息人士昨直言,因政府早前宣布集中發展北都區,交椅洲人工島未有發展時間表,故在最新的未來10年「熟地」預測中未有納入相關土地,但強調未來10年約2,600公頃土地足以照顧房屋、經濟及發展需求。對於為何預測的熟地供應量減少,政府消息人士又稱,每次的未來10年熟地預測,所涵蓋的年期不一,需減去過去一年的產量,故熟地供應預測量有變化。

文匯報


此外,針對重建需要較迫切的7個指定地區,包括長沙灣、馬頭角、旺角、西營盤及上環、荃灣、灣仔和油麻地,政府將試行適度增加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最多20%,並在完成城規程序後容許將增加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區或其他地區使用;若無意進行城規程序,亦可將新增樓面轉為金額用作抵消在投地或進行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所須繳付的地價。該措施主要針對樓齡超過50年及地盤面積7,500方呎的項目。

文匯報


李家超表示,香港擁有「引進來、走出去」的獨特優勢。過往香港較着重「引進來」並從中亦得益不少,但未來的新機遇將更集中在「走出去」。這倍速增量的機遇轉變源自全球貿易秩序重塑,內地企業不再聚焦單一國家,而轉向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政府會把握香港出口平台優勢,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發揮金融、貿易、專業服務、供應鏈管理、專業網絡等優勢,創造就業和收入,進一步推動總部經濟,帶來更多商機。

文匯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已接納「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工作小組」的建議,由財庫局落實一系列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的措施。措施主要涉及5大方面,第一是推動機管局及金融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3年超越2,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

文匯報


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會透過「科企專線」協助內地科技企業來港融資,加強對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股票通」南向交易等等利好措施。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