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昨日在香港成功發行40億美元主權債券,市場反應熱烈,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認購總額達到1,182億美元,為發行額的30倍(即超額認購29倍)。 財政部副部長宋其超昨表示,今次美元主權債券的投資者類型豐富,地域分布廣泛,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53%、25%、16%和6%。至於主權類、銀行和保險、基金資管和交易商等類型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42%、24%、32%和2%。
文匯報
馮國經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香港一直擔當「引進來」的平台角色。香港在金融服務、培訓認證服務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基於多年的國際接軌經驗和龐大的經貿網絡,還可以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引路人」。此外,香港還可以提供國際化應用場景,成為內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橋頭堡。
文匯報
【編者按】氫能,被喻為最潔淨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之一。 中央提出「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明確將新能源、新材料等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氫能發展前景看高一線。香港《文匯報》今起推出「氫本佳能」系列報道,透過介紹香港發展藍圖、了解本地氫能基建設施、普及應用於交通和工地、發展樽頸和策略,剖析氫能發展對香港未來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定位的重大戰略作用。
文匯報
潘國英表示,機電署亦與金管局合作,將綠氫排放指標納入《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促進氫能在綠色金融領域發展。此外,該署正探討液氫應用,冀降低運輸成本,惟需完善安全規管。透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機電署將全面規管氫燃料供應鏈,保障公眾安全。
文匯報
「氫能灣區走廊」是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的氫能產業鏈,促進氫能車輛的應用、推動氫能技術發展,並構建從製氫、儲氫、加氫到應用全鏈條的基礎設施。 ●記者:孫曉旭
文匯報
2025年9月30日起,《人民日報》連續推出八篇以「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為主題的「鍾才文」系列文章,文章的總基調是: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邁進,具備長期穩定與制度自信。從香港經濟與金融視角觀察,這「八論」是對內部經濟治理模式與外部開放戰略的再定義。
文匯報
踏入11月份,已屆2025年的尾聲,儘管嚴格而言,未可馬上論定,但大致上,年內趨勢已有一定眉目,而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假如無大意外,都已「分出高下」。明顯地,以年初至今回報而論,金價表現最為標青,甚至跑贏多年來領漲的美股指,包括美股科技龍頭。這個當然得力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文匯報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經濟整體表現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復甦態勢,並在內需的強勁拉動下展現出一定的韌性。預估數字顯示,第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3.8%,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創下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快同比增速,且季度同比增速已從2024年三季度的1.9%開始連續五個季度不斷加快。GDP按季則增長0.7%,同樣好於市場預測的倒退0.2%,並已連續四個季度錄得正增長。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