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德勤料港提早3年滅赤 本財年盈餘或達156億
受惠上半財年經濟、股市表現勝預期,以及發債收入,帶動特區政府收入勁增,國際會計師行德勤昨日發表報告,預料特區政府本財政年度(2025/26年度)有望錄得156億元財政盈餘,較政府預期的滅赤時間提早3年。德勤指出,香港的財政表現持續改善,這突顯了政府謹慎且具前瞻性的財政管理的有效性,並顯示香港的公共財政正穩步朝向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軌跡上前進。趁着政府財政改善,該行提出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加強資本市場、維護香港區域資管中心競爭優勢等三方面措施,期望「做大個餅」,推動香港經濟持續增長。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德勤建議特區政府三方面推動經濟發展
●採取投資稅務抵免、投資補貼與針對融資投資的稅務誘因等措施,鼓勵企業在北都區落戶和投資。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提三大措施推動經濟 繼續「做大個餅」
以投資稅務抵免力拓北都區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減股票印花稅 證券界料刺激高頻交易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昨認為,現時本港很多證券公司已削減佣金吸客,目的是降低投資者買賣成本,如政府能推出政策配合市場發展會更好。他指,市場上有不少投資者以電腦程式盤在短時間內進行多輪交易,相信下調雙重上市公司股票印花稅率將有效鼓勵這些高頻交易者進行更多投資,因為他們交易量多金額大,印花稅「平少少」已可節省大筆交易成本。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學者:資產市場易波動 宜規劃長遠收入
政府開源節流措施見效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海運周揭幕 船東互保協會成立
被視為國際航運界盛事的「香港海運周2025」昨舉行開幕典禮。海運周踏入第9屆,以「航向綠色未來」為主題,「香港高瞻遠航」為口號,彰顯香港作為全球航運之都的領先地位,及由本地充滿活力的航運生態圈提供的優質海事服務。為期7日的海運周,將有逾70個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機構主辦逾50項活動,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8萬人參與,參加人數為歷年之冠,一同見證活動首日三大亮點,包括公布首批夥伴港口(詳見另稿)、促成兩個業界合作協議,及香港船東互保協會正式在港成立。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邵淑芬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全球航商領袖嘉賓發言撮要
●關稅壁壘、港口限制以及源於貿易爭端的報復性措施,正在破壞貨物的自由流動。香港等樞紐港口在全球脫碳進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作為能源轉型落地的重要門戶,將承接、儲存可再生能源並轉運至船舶與工業用戶。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交通運輸部撐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圍繞本屆大會「破壁迎變·共促可持續發展」主題,付緒銀提出四點倡議:一是把握時代機遇,堅定發展信心。二是深化開放合作,服務擴大開放。三是迎接變革挑戰,加快轉型發展。四是強化優勢互補,推動整體提升。付緒銀表示,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更好發揮招商局集團等在港航運企業的作用,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與全球航商攜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築牢「藍色紐帶」。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港首個本地船東互保協會揭牌
為船東提供保賠險等服務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新增三大夥伴港口迎貿易新局
明年1月推出港口社區系統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招商局繆建民提三倡議推航運革新
以香港為融合創新首選高地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加密演義】永續合約的下一站:法幣合約(二之一)
金融史的發展,總是伴隨着衍生品的創新。華爾街的期貨合約已有上百年歷史,加密市場則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產物——永續合約。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加密交易量最大的產品。根據部分統計,比特幣合約的成交額一度達到鏈上現貨的6至7倍。由於「沒有到期日、可隨時交易、價格幾乎與現貨保持同步」,永續合約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往往伴隨強平、清算和追漲殺跌的連鎖反應——這些風險讓不少人對永續合約望而生畏,卻也成了最致命的吸引力。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中資期貨業協會專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三方面發揮期貨業風險管理價值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圍繞資本市場領域提出發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建設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等一系列部署,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拓展新增長空間明確方向。期貨業作為價格發現、風險規避、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其價值的充分釋放是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應有之義。在全球金融波動加劇、國家戰略需求升級的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期貨業風險管理價值,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關鍵課題。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觀點】憂美科企高估值 宜部署風險管理
誠如日前本欄所說,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要同步建倉亦需同步拆倉。隨着停擺暫告一段落,投資者之前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當然亦要改變,既然之前已同步建倉,接下來當然是同步拆倉,畢竟當中相當部分是押注於停擺問題解決由憧憬到落實之間,過程中傳統股跟科技股的反應有落差。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特朗普50年按揭計劃:恐成跨代貧窮陷阱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提出50年按揭計劃,聲稱可令每月供款下降20%至30%(2,800美元至3,000美元),助千禧與Z世代突破高樓價、帶動建築業,重燃「美國夢」。方案需國會修訂2008法案30年上限,因此須經立法與風險評估。市場對此反應分歧,業界普遍憂監管不足埋隱患。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A股暫震盪無礙長期升市 軍工板塊尤受捧 大行看好中國股票明年表現
截至昨日收市,滬綜指報3,972點, 跌18點或0.46%;深成指報13,202點,跌14.03點或0.11%;創業板指報3,105點,跌6.31點或0.2%。市場共成交達19,108億元人民幣,2,584隻個股上漲,2,726隻個股下跌,127隻個股平收。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德勤料港提早3年滅赤 本財年盈餘或達156億
受惠上半財年經濟、股市表現勝預期,以及發債收入,帶動特區政府收入勁增,國際會計師行德勤昨日發表報告,預料特區政府本財政年度(2025/26年度)有望錄得156億元財政盈餘,較政府預期的滅赤時間提早3年。德勤指出,香港的財政表現持續改善,這突顯了政府謹慎且具前瞻性的財政管理的有效性,並顯示香港的公共財政正穩步朝向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軌跡上前進。趁着政府財政改善,該行提出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加強資本市場、維護香港區域資管中心競爭優勢等三方面措施,期望「做大個餅」,推動香港經濟持續增長。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收藏
取消收藏
德勤建議特區政府三方面推動經濟發展
●採取投資稅務抵免、投資補貼與針對融資投資的稅務誘因等措施,鼓勵企業在北都區落戶和投資。
收藏
取消收藏
提三大措施推動經濟 繼續「做大個餅」
以投資稅務抵免力拓北都區
收藏
取消收藏
減股票印花稅 證券界料刺激高頻交易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昨認為,現時本港很多證券公司已削減佣金吸客,目的是降低投資者買賣成本,如政府能推出政策配合市場發展會更好。他指,市場上有不少投資者以電腦程式盤在短時間內進行多輪交易,相信下調雙重上市公司股票印花稅率將有效鼓勵這些高頻交易者進行更多投資,因為他們交易量多金額大,印花稅「平少少」已可節省大筆交易成本。
收藏
取消收藏
學者:資產市場易波動 宜規劃長遠收入
政府開源節流措施見效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海運周揭幕 船東互保協會成立
被視為國際航運界盛事的「香港海運周2025」昨舉行開幕典禮。海運周踏入第9屆,以「航向綠色未來」為主題,「香港高瞻遠航」為口號,彰顯香港作為全球航運之都的領先地位,及由本地充滿活力的航運生態圈提供的優質海事服務。為期7日的海運周,將有逾70個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機構主辦逾50項活動,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8萬人參與,參加人數為歷年之冠,一同見證活動首日三大亮點,包括公布首批夥伴港口(詳見另稿)、促成兩個業界合作協議,及香港船東互保協會正式在港成立。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邵淑芬
收藏
取消收藏
全球航商領袖嘉賓發言撮要
●關稅壁壘、港口限制以及源於貿易爭端的報復性措施,正在破壞貨物的自由流動。香港等樞紐港口在全球脫碳進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作為能源轉型落地的重要門戶,將承接、儲存可再生能源並轉運至船舶與工業用戶。
收藏
取消收藏
交通運輸部撐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圍繞本屆大會「破壁迎變·共促可持續發展」主題,付緒銀提出四點倡議:一是把握時代機遇,堅定發展信心。二是深化開放合作,服務擴大開放。三是迎接變革挑戰,加快轉型發展。四是強化優勢互補,推動整體提升。付緒銀表示,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更好發揮招商局集團等在港航運企業的作用,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與全球航商攜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築牢「藍色紐帶」。
收藏
取消收藏
港首個本地船東互保協會揭牌
為船東提供保賠險等服務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新增三大夥伴港口迎貿易新局
明年1月推出港口社區系統
收藏
取消收藏
招商局繆建民提三倡議推航運革新
以香港為融合創新首選高地
收藏
取消收藏
【加密演義】永續合約的下一站:法幣合約(二之一)
金融史的發展,總是伴隨着衍生品的創新。華爾街的期貨合約已有上百年歷史,加密市場則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產物——永續合約。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加密交易量最大的產品。根據部分統計,比特幣合約的成交額一度達到鏈上現貨的6至7倍。由於「沒有到期日、可隨時交易、價格幾乎與現貨保持同步」,永續合約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往往伴隨強平、清算和追漲殺跌的連鎖反應——這些風險讓不少人對永續合約望而生畏,卻也成了最致命的吸引力。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中資期貨業協會專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三方面發揮期貨業風險管理價值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圍繞資本市場領域提出發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建設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等一系列部署,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拓展新增長空間明確方向。期貨業作為價格發現、風險規避、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其價值的充分釋放是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應有之義。在全球金融波動加劇、國家戰略需求升級的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期貨業風險管理價值,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關鍵課題。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觀點】憂美科企高估值 宜部署風險管理
誠如日前本欄所說,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要同步建倉亦需同步拆倉。隨着停擺暫告一段落,投資者之前長倉道指及短倉標指納指的策略,當然亦要改變,既然之前已同步建倉,接下來當然是同步拆倉,畢竟當中相當部分是押注於停擺問題解決由憧憬到落實之間,過程中傳統股跟科技股的反應有落差。
收藏
取消收藏
特朗普50年按揭計劃:恐成跨代貧窮陷阱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提出50年按揭計劃,聲稱可令每月供款下降20%至30%(2,800美元至3,000美元),助千禧與Z世代突破高樓價、帶動建築業,重燃「美國夢」。方案需國會修訂2008法案30年上限,因此須經立法與風險評估。市場對此反應分歧,業界普遍憂監管不足埋隱患。
收藏
取消收藏
A股暫震盪無礙長期升市 軍工板塊尤受捧 大行看好中國股票明年表現
截至昨日收市,滬綜指報3,972點, 跌18點或0.46%;深成指報13,202點,跌14.03點或0.11%;創業板指報3,105點,跌6.31點或0.2%。市場共成交達19,108億元人民幣,2,584隻個股上漲,2,726隻個股下跌,127隻個股平收。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