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地緣政治逆風下,特區政府上半年「多箭齊發」,包括允許上市公司更靈活地管理股份回購、引入公司遷冊機制,進一步擦亮香港創富天堂的「金字招牌」,吸引全球企業來港註冊及加碼投資。截至6月底,香地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突破149萬間,註冊非香港公司總數達15,509間,雙雙創歷史新高。值得關注的是,仍在公司登記冊上登記的本地公司總數已實現「三連升」,從2021年的約138萬間增至2024年的146萬間,增長趨勢相當明顯。有會計界認為,海外公司在香港成立公司,主要因可享受稅務優惠及便利的營商環境。●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據公司註冊處發表上半年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達8.4萬間,較去年同期穩步增長,對比同期解散公司數目為50,308間,若以此推算,期內本港公司數目大概為「執10間,開16.8間」。截至6月底,根據《公司條例》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突破149萬間,創歷史新高。以仍在公司登記冊上註冊的本地公司計,私人公司數量從2023年約141萬間增至2024年約144萬間,公眾公司也從959間增至1,030間,擔保公司則由1.7萬間上升至約1.8萬間,各類公司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每10間結業 16.8間開張
香港新公司成立數目再破頂,當中特區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一定鼓勵作用。特區政府今年上半年先後實施兩項重要改革,其中4月生效的《2025年公司(修訂)條例》允許上市公司更靈活地管理股份回購,並推動無紙化公司通訊;5月推出的公司遷冊制度更為海外企業提供便捷途徑,使其在保留法律身份的前提下遷冊至香港。這些創新舉措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了香港的國際吸引力。
實施兩項改革營商環境更優
同時,香港近年亦積極推動多項上市革新、制度優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穩定、可觀回報。公司註冊處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限合夥基金(LPF)總數破千,半年間新增116個LPF,總數增至1,099個;開放式基金型公司(OFC)新增109間,總數增至579間。同時,放債人牌照數量持續增長,上半年新增71個至2,046個。這些數據印證香港在資產管理及金融服務領域的領先優勢。
德勤中國香港稅務與商務諮詢主管合夥人劉明揚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過去數年,全球稅收環境有很大改變,由於稅收透明度愈來愈高,不少在避稅天堂成立的公司,現時合規申報要求愈來愈高,因此近年帶動了不少海外公司在香港成立公司,以享受稅務優惠及優質營商環境。他亦提到,證監會日前刊發最新年報,2024年香港管理資產總值大增13%,數字亦反映香港的財富管理活躍,部分亦與更多家族辦公室有關,同時帶來更多資金泊港。
稅務優惠吸美歐家辦落戶香港
劉明揚亦提到,LPF及OFC透過稅務減負、架構靈活、跨境便利等優勢,已成為高淨值個人及機構投資者實現資產全球化配置的核心工具,其成本效益尤其契合家族辦公室與基金經理的財富管理需求。他又透露,現時落戶香港的家辦非常多元化,除了不少來自內地家辦外,客戶亦有來自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地。
另外,香港上月中發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當中提及將提交立法建議,以私人形式發售及家族投資的指明數字資產,將納入稅務豁免的合資格交易等。 劉明揚亦透露,近期接獲不少客戶查詢有關細節,尤其數字資產,因為根據現行稅務條例,數字資產的投資是免稅的,這一政策在整個亞洲範圍內都較為有利,只有香港暫時實施了這樣的稅務優惠,料明年隨着相關法規的通過,勢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數字資產投資的重要樞紐地位。
特區政府鼓勵創業政策
1. 創業資本計劃
●創意智優計劃:資助有助創意產業發展的項目
●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科培計劃/生物科培計劃):合資格公司在三年及四年培育期內可分別獲取港幣63.9萬元及85.1萬元津貼資助,並獲分配免租期長達12個月的辦公室或實驗室及享有其他支援服務
●青年發展基金:旨在支持香港青年在香港及/或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包括為他們提供資本資助、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等
2.促進貿易融資
●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的保單普遍獲銀行接納為有效的出口票據貼現副抵押品
3.創業資訊服務
●商業牌照資訊服務
●設「創業預算分析表」
●ACCA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透過與SUCCESS 合作,為中小企業列出編寫商業計劃書的要點與竅門
4.創新和創業生態系統建設
●發展科技園區、孵化中心、創新基地,提供創業所需的硬體和軟體支持
●鼓勵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5. 簡化行政程序
●提供一站式公司註冊及商業登記服務,縮短成立時間
●提供電子註冊和申請服務,方便創業者快速設立公司
整理:記者 馬翠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