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禮兵護送英烈遺骸棺槨登上空軍「運-20」專機啟程回國。此次負責接迎任務的運-20,呼號叫「跨江50」,紀念志願軍在1950年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4架護航的殲-20,呼號叫「凱旋」,是告慰英雄們:「我們勝利了!」獻給志願軍先烈的輓聯,特以繁體字書寫,以證對歷史的尊重,更傳達家中親人跨越時空的深情呼喚,迎接他們榮歸故土。

文匯報


郭志華在歡迎儀式上表示,是次強強聯手將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問題,同時可協助香港把握大灣區各地區合作發展機遇,提升國際競爭力。廣東省人才市場董事長楊志剛同場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重大國家戰略,人才作為核心要素,是推動灣區創新和發展的關鍵。

文匯報


「白髮蒼蒼的老兵曾在戰火中浴血奮戰,今天再次參與閱兵,向我們傳遞了不畏強敵、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總書記與抗戰老兵握手的場景令李學盟最為動容,他認為閱兵主題「銘記歷史、面向未來」提醒青年必須勇於擔當,「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不僅是口號,更是信念與責任。

文匯報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凱代表香港方致辭,提到此次展映周為湘港兩地電影產業提供了深度交流與合作的寶貴契機,香港期待與湖南在電影產業加強合作,共同開拓國內外電影市場,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推動兩地電影產業邁向新台階。

文匯報


青年論壇在澳門教業中學舉行,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石書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青年界、教育界、文化界及醫療界活動籌備委員會,全國青聯澳區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社會各界人士、青年社團代表及師生代表等約550人出席。

文匯報


主題展覽分為六個專題部分,透過珍貴史料展示全民投身抗戰的壯闊篇章。其中,第四部分「濠江潮湧 紅色抗戰」聚焦澳門同胞的抗日救亡事跡,展現澳門同胞與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不少家長特意帶子女前往觀展,希望將愛國教育融入日常親子互動中,培育子女的愛國情懷。

文匯報


新輝多年來舉辦的暑期實習計劃深受學生歡迎,新地執董郭基煇表示:「新輝成立超過半世紀,一直秉持『以心建家』信念,並以『與時並進』態度持續推動行業創新。為幫助業界培育年青人才,新輝暑期實習計劃自2020年至今已成功培訓約380名學員。新輝對實習計劃非常重視,除了為學員度身訂造實習課程,涵蓋建造業的不同範疇外,更委派資深同事擔任學員導師,親身分享知識和經驗。」

文匯報


澳門特區代理行政長官張永春、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應杰、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以及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青年學生代表出席在澳門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行的觀看直播活動。

文匯報


龔志明稱,為持續深化抗戰歷史教育,教青局已在歷史課程中補充抗戰勝利80周年相關教材,並重點突出澳門在抗戰中的作用。另外,上月港澳特區政府在北京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未來當局將以此為契機,組織學生到基地,聯動北京其他紅色教育資源開展各類活動。

文匯報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理事長蔣瀟玲表示,閱兵儀式展現出國家的自強力量,澳門作為多元文化的交匯地,應當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文化作品講好中國故事,讓年輕一代能夠感受和認識抗日戰爭的歷史。她勉勵青年要以歷史為根、文化為橋,多創作不同的文化作品,將抗戰的民族記憶傳承下去。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