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築福香港基金會8月6日上午在香港機場離境大堂舉行《香港青少年蕪湖歷史及企業創新探索之旅》出發儀式。蕪湖之旅由8月6日至9日一連4天舉行,參與團體機構有社署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保安局轄下的制服團隊包括消防及救護青年團、海關青年領袖團、懲教署更生先鋒領袖、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香港航空青年團、民眾安全服務隊少年團以及醫療輔助隊少年團,共超過200人。此行重點包括團員參觀蕪湖烈士陵園及博物館,緬懷革命先烈、增強愛國理念;參觀在香港上市的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港商在內地的創業歷程與成就等。
築福香港基金會舉辦今次活動的理念,與政務司司長領導的跨部門行動小組所推行的「共創明『Teen』計劃」目標一致,計劃通過政、商、民三方協作,為青年成長提供支持。基金會亦通過是次活動響應特區政府各項青年政策,為青少年提供切實幫助,提升他們的國家意識,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深入了解內地社會民生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增強自信,樹立正面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培養愛國愛港新一代
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出發儀式上致辭表示,築福香港基金會一直以來致力推動青年發展及促進交流,幫助青年人親身感受、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和方向,成為具備世界視野、理想抱負、正向思維的愛國愛港新一代,日後為香港及祖國作出貢獻。
主動求知 努力追夢
全國政協委員、築福香港基金會創會主席黃敏利表示,基金會一直通過多樣化活動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培養年輕一代的愛國精神,增強他們的國家身份認同。希望各位青年能把握這次機會,主動求知、勇於探索,不斷充實自我、努力追夢,成為兼具香港情懷、國家觀念與世界視野的新一代國家安全守護者,與社會共同奮鬥。
活動計劃助學員深入了解內地發展
董清世在蕪湖迎接考察團
四天的行程還包括參觀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於蕪湖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工業園、光伏六期,築福香港基金會主席董清世親自帶領團員考察其在蕪湖的玻璃生產基地是如何自動化運作,並分享該公司的創業發展歷程與成就;此外參觀世界500強企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知名品牌企業三只松鼠零食產業園,探索中國汽車製造及食品加工等。
信義玻璃成為蕪湖產業名片
築福香港基金會主席董清世向參觀的團員介紹了該公司產業創新,全鏈條數位化運營,涵蓋研發中心、自動化生產車間至物流碼頭先進設備,讓團員見證玻璃製造業的技術突破及在蕪湖製造業的活力。
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活躍區設有13大生產基地,並在馬來西亞、印尼布局海外工廠,形成全球化產能網路。是全球領先的綜合玻璃製造商,業務涵蓋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建築節能玻璃及光伏玻璃,產品出口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透過實地參訪,讓香港青少年認識中國製造業技術升級發展路徑,解讀新能源(光伏)與汽車產業創新動能,拓展國際化產業視野,並認識蕪湖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香港青少年蕪湖歷史及企業創新探索之旅》逾200名團員,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這片曾見證抗戰烽火的蕪湖市烈士陵園,開展「回望初心 致敬先烈」主題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致敬人民英雄。
烈日當空,全體團員列隊整齊,肅立於巍峨的紀念碑前。團員神情莊重,以肅穆的注目禮和深深的鞠躬,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先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隨後,團員們參觀了烈士事蹟紀念館,在一段段珍貴史料和感人故事中,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和光輝的革命歷史。
此次活動是行程中的重要一課,旨在引導香港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深刻理解抗戰精神的偉大內涵,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勵他們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參觀世界500強奇瑞汽車和三只松鼠生產線
8月7日,參訪團成員實地走進蕪湖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入總裝車間觀摩自動化生產線。透過工程師現場解說,團員近距離見證車身焊接、零部件組裝到整車檢測的全流程作業,對智能製造技術的精密運作深感震撼。本次參訪不僅展現中國自主品牌的技術實力,更讓團員見證民族工業從追趕到創新的轉型之路。
參觀團隊另一個有趣的行程是參觀中國500強三只松鼠產業園,深入松鼠小鎮,首站探訪全自動鵪鶉蛋蒸煮剝殼線與蛋糕生產線,近距離觀察兩大明星產品的智能化生產流程。隨後走進「食趣造夢工坊」,講解員通過趣味知識課堂揭秘食物營養奧秘,更帶領眾人跳起活力十足的「小松鼠操」。互動環節中,團員親手製作創意面塑公仔,體驗手作樂趣,放鬆身心。作為堅果類零食的領軍品牌,三隻松鼠以品類豐富、價格親民廣受推崇。團員們湧入品牌旗艦店盡情採購,帶着「國民零食」的味蕾記憶滿載而歸。
參觀團隊再轉場去到位於蕪湖市灣沚區鳩茲灣藝創共富鄉村的蕪湖豐收文化館,在這裏體驗以「一粒米」的誕生和「一畝田」的稻米文化,展館以稻米文化為核心,系統呈現中國水稻起源、從古至今的種植科技演進,並致敬丁穎、黃耀祥、袁隆平等推動水稻技術突破的功勳人物。展覽深刻詮釋稻米對國家命脈的基石意義,以及「米豐收」背後承載的民生精神與文化意蘊。沉浸體驗環節中,同學們搭乘田園小火車穿梭稻浪,迎風飽覽鄉野風光,感受農耕文明的悠然詩意。
參觀感想:
聖公會福利協會 - 李語桐
是次研學之旅讓我對蕪湖的工業發展和紅色歷史都有了深刻認識。在烈士紀念園,看着展館裏那些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歷史照片,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觀三隻松鼠總部。現代化的生產線和智慧倉儲系統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平時愛吃的零食是經過這麼多高科技工序生產出來的。工作人員還跟我們分享了企業如何從蕪湖起步,成長為全國知名品牌的故事。在參觀當地汽車玻璃製造企業時,我們親眼見證了普通玻璃經過精密加工變成汽車擋風玻璃的全過程。工程師介紹說,這些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還出口到世界各地,讓我為「中國製造」感到自豪。
這次研學讓我明白,蕪湖不僅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更是現代工業發展的熱土。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時代,正在被我們用智慧和汗水建設得更加美好。這樣的實地學習,讓我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樂群社會服務處 - 林曉彤
在蕪湖交流的這幾天,烈士紀念園最讓我記憶深刻。當天下午太陽把水泥地曬得發燙,蟬鳴聲鋪天蓋地,吵得人有點心煩。可站在紀念碑下時,周圍的熱和鬧突然都靜了下來。
陳列館中,牆上的許多位先輩的生平令我陷入沉思:當年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戰鬥時,夏日同樣炎熱,只是耳邊不是蟬鳴,是槍響和喊殺聲。他們當中有年僅19歲的青年,有為理想拋棄家業的知識分子,用生命換來了今日的和平!
返程時,回望紀念碑,心中多了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更應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 - 李詠心
在蕪湖的4日3夜交流團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觀三隻松鼠工業園。這個工業園區不僅展示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還體現了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對品質的追求。看到他們如何將生產流程自動化,提高了效率,讓我對現代化工業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園區內的環保措施也讓我感受到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這次參觀不僅增長了見識,還激發了我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思考,讓我期待能在類似的環境中工作和學習。整體而言,這次交流團的經歷非常寶貴,對我的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
消防及救護青年團 - 梁靖柔
在蕪湖的四日三夜研學團中,我們有幸參觀了不同的工廠和蕪湖烈士紀念館還有各類博物館,這些經歷讓我深感意義非凡。首先,參觀工廠讓我對當地的經濟和工業發展有了直觀的理解。在工廠中,我們見識到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高效的生產流程,這不僅展示了當地的技術水平,也讓我明白了工人們的付出。這些工廠不僅為當地創造了經濟效益,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
接着,蕪湖烈士紀念館的參觀對我影響深遠。在紀念館中,我們回顧了歷史,了解了許多為國犧牲的英雄事跡。站在紀念碑前,我們心中充滿了敬意。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激勵我在生活中要更加努力,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總括而言,這次研學團不僅讓我學習了知識,還讓我體會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我將永遠珍惜這份經歷,希望未來能夠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