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2025全國兩會
爆料熱線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排列 列表排列
卡片列表 卡片列表
匯政產學研投力量 賦能新型工業化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產業發展,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旨在匯聚社會各方人才和資源,整合力量,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創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環境。目前國家上下高度重視創新科技發展,人工智能熱潮席捲神州,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既加快落實施政報告施政舉措,更為香港新型工業化推進注入動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做好準備落實「一車多關」
現時,除了行駛港珠澳大橋可申請「港車北上」名額外,粵港跨境的車輛,包括私家車,都需要同時取得兩地車牌,並持有常規配額,通過指定口岸往返兩地。換言之,持「兩地牌」車輛不能隨意選擇口岸往返香港。疫後,兩地人員來往更趨頻繁,2023年「港車北上」實施,至今共收到超過10萬宗申請,去年首8個月單是私家車的跨境數目已逾610萬架次,口岸處理跨境車輛的數字料會在未來進一步攀升。實施「一車多關」,一方面可靈活分流車輛,以容納更大的跨境車流。另一方面,未來建成的北部都會區與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坐落兩地邊境地區,港深兩地之間的跨境交通勢有更大需求,「一車多關」可便利兩地交通銜接,滿足粵港民眾日常通勤所需。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精心布局振經濟 更受國際投資者青睞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超過八成行業、六成產品實現增長,在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87.8%,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車等多個行業達兩位數增長;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78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0.7%。各項數據均顯示出,內地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將繼續助力經濟持續向好。受此提振,內地和香港股市表現遠超美股,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未來更須積極把握機遇,成為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窗口。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堅決抵制外力干擾 依法審判黎智英案
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近日針對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常駐聯合國機構官員,公然會見反中亂港首惡分子的家屬及所謂「律師團隊」,並在言論中蓄意抹黑香港特區的法治,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借鑑內地經驗 發展銀髮經濟
今年全國兩會圓滿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髮經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筆者認為,這不僅對內地提振經濟、促消費意義深遠,也為香港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方向。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強化互聯互通 促灣區融合發展
全國兩會已勝利閉幕,香港各界正認真學習兩會精神,進一步把握國家對香港發展的戰略支持與政策方向,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國際競爭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推行收費改革 確保公營醫療持續發展
醫務及衞生局早前表示,將於短期內公布收費調整改革,特別提到對一些門診檢查由現時全額資助,更改為病人承擔部分費用。相關的建議連日來引起社會討論,雖然政府指收費可以減少過度使用檢查項目,但坊間不少聲音也關注到,此舉會否影響基層病人權益。公立醫院服務涉及廣大市民的健康,調整收費有其需要,但也要顧及到部分基層病人需要,令改革真正可以使公營醫療持續發展。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病人
收藏
取消收藏
因時制宜立法保障AI應用安全
2025年全國兩會於3月4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筆者於3月8日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並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簡稱「兩高」工作報告)。筆者欣見今年的「兩高」工作報告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當中不少工作放在了維護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範疇,而這些都是發展科創的關鍵要素。
發佈時間
文匯報
人工智能
收藏
取消收藏
【飛常諫議】「認知作戰」:無硝煙戰爭
國家安全部近日在社交平台官方賬號發文,公開了4名台灣資通電軍人員的身份信息,揭示了他們如何利用網絡技術散布虛假信息、操縱輿論,並試圖誤導大陸和台灣民眾的認知。與此同時,近日塞爾維亞爆發大規模騷亂,上演修例風波翻版。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15日指,該等騷亂是由外部勢力策劃,旨在發動「顏色革命」,但已失敗。這些事件,令人再次關注近年甚囂塵上的「認知作戰」。「認知作戰」作為一種新型的無形戰爭,已經成為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重大挑戰,尤其是香港在2012年、2014年和2019年的三場政治風波中,均顯示出這一戰術的影響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關顧僱員精神健康 彰顯勞動者價值
「888」工作模式,即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個人時間,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保護僱員的身心健康。長時間超負荷工時和工作量會引致工作倦怠,健康也會出問題。香港是以長工時著稱,「全球過勞城市」排名第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僱員、積極正面的勞動者隊伍,也是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本錢」。維護僱員身心健康,符合社會共同利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健康
收藏
取消收藏
做好傳統節慶體現「無處不旅遊」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於3月2日盛大開幕,接神儀式率先奏響了這一節日的序曲。這場以「匯聚傳承」為主題、持續時長超過兩周的文化盛會,承載着香港歷經超百年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南區一年一度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慶活動,是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生動體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保障外賣員權益 促行業健康發展
外賣平台以新興模式經營,外賣員被平台定義為自僱人士、合作夥伴。雖然有從業者認為,外賣員工作時間有彈性,有別於傳統的僱傭關係。不過,事實上外賣員由平台安排工作,而且按接單數字以及被投訴、遲送餐等獎懲機制釐定收入,外賣員的角色與普通食肆外賣員工相差無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平台
收藏
取消收藏
促消費惠民生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終體現。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各項任務之首。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穩定錨,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保障。
發佈時間
文匯報,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扎實做好「四個凝聚」 切實為民謀幸福
2025年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布局的關鍵交匯點,今年全國兩會備受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2024年我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2025年設定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強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着力將發展成果轉化為民生福祉。「兩高」報告又對平台經濟用工亂象明確以「用工事實」認定勞動關係,破解新業態勞動關係認定難題。全國兩會為國家未來發展謀篇布局,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也應深入基層參與民生調研和弱勢群體幫扶,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聚焦大灣區機制對接,推動醫療、安老、職教等民生領域協同發展,利用香港內聯外通優勢深化國際合作,攜手各界凝聚共識和智慧,聚合力量以實際行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做好人心工程,切實為市民謀幸福。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特朗普式改革加劇美國撕裂動盪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20日宣誓就職當天簽署行政令,組建由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DOGE),旨在大幅削減聯邦開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和效率,並將其稱作「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曼哈頓計劃』」。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以學生福祉為依歸 應對生源不足挑戰
新的學年,黃大仙區天主教博智小學及南區鴨脷洲街坊學校因收生不足被派0班小一,面臨「殺校」。教育局預計,學齡人口下降屬「結構性」,預料未來幾年挑戰更大。香港人口出現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學齡人口持續減少,有學校因收生困難面臨「殺校」危機,這既是一個無奈的現實,也是政府和社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政府須以學童福祉為依歸,思考應對之策。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匯政產學研投力量 賦能新型工業化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產業發展,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旨在匯聚社會各方人才和資源,整合力量,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創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環境。目前國家上下高度重視創新科技發展,人工智能熱潮席捲神州,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既加快落實施政報告施政舉措,更為香港新型工業化推進注入動能。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做好準備落實「一車多關」
現時,除了行駛港珠澳大橋可申請「港車北上」名額外,粵港跨境的車輛,包括私家車,都需要同時取得兩地車牌,並持有常規配額,通過指定口岸往返兩地。換言之,持「兩地牌」車輛不能隨意選擇口岸往返香港。疫後,兩地人員來往更趨頻繁,2023年「港車北上」實施,至今共收到超過10萬宗申請,去年首8個月單是私家車的跨境數目已逾610萬架次,口岸處理跨境車輛的數字料會在未來進一步攀升。實施「一車多關」,一方面可靈活分流車輛,以容納更大的跨境車流。另一方面,未來建成的北部都會區與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坐落兩地邊境地區,港深兩地之間的跨境交通勢有更大需求,「一車多關」可便利兩地交通銜接,滿足粵港民眾日常通勤所需。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精心布局振經濟 更受國際投資者青睞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超過八成行業、六成產品實現增長,在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87.8%,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車等多個行業達兩位數增長;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78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0.7%。各項數據均顯示出,內地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將繼續助力經濟持續向好。受此提振,內地和香港股市表現遠超美股,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未來更須積極把握機遇,成為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窗口。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堅決抵制外力干擾 依法審判黎智英案
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近日針對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常駐聯合國機構官員,公然會見反中亂港首惡分子的家屬及所謂「律師團隊」,並在言論中蓄意抹黑香港特區的法治,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借鑑內地經驗 發展銀髮經濟
今年全國兩會圓滿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髮經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筆者認為,這不僅對內地提振經濟、促消費意義深遠,也為香港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方向。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強化互聯互通 促灣區融合發展
全國兩會已勝利閉幕,香港各界正認真學習兩會精神,進一步把握國家對香港發展的戰略支持與政策方向,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國際競爭力。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推行收費改革 確保公營醫療持續發展
醫務及衞生局早前表示,將於短期內公布收費調整改革,特別提到對一些門診檢查由現時全額資助,更改為病人承擔部分費用。相關的建議連日來引起社會討論,雖然政府指收費可以減少過度使用檢查項目,但坊間不少聲音也關注到,此舉會否影響基層病人權益。公立醫院服務涉及廣大市民的健康,調整收費有其需要,但也要顧及到部分基層病人需要,令改革真正可以使公營醫療持續發展。
發佈時間
病人
收藏
取消收藏
因時制宜立法保障AI應用安全
2025年全國兩會於3月4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筆者於3月8日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並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簡稱「兩高」工作報告)。筆者欣見今年的「兩高」工作報告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當中不少工作放在了維護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範疇,而這些都是發展科創的關鍵要素。
發佈時間
人工智能
收藏
取消收藏
【飛常諫議】「認知作戰」:無硝煙戰爭
國家安全部近日在社交平台官方賬號發文,公開了4名台灣資通電軍人員的身份信息,揭示了他們如何利用網絡技術散布虛假信息、操縱輿論,並試圖誤導大陸和台灣民眾的認知。與此同時,近日塞爾維亞爆發大規模騷亂,上演修例風波翻版。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15日指,該等騷亂是由外部勢力策劃,旨在發動「顏色革命」,但已失敗。這些事件,令人再次關注近年甚囂塵上的「認知作戰」。「認知作戰」作為一種新型的無形戰爭,已經成為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重大挑戰,尤其是香港在2012年、2014年和2019年的三場政治風波中,均顯示出這一戰術的影響力。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關顧僱員精神健康 彰顯勞動者價值
「888」工作模式,即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個人時間,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保護僱員的身心健康。長時間超負荷工時和工作量會引致工作倦怠,健康也會出問題。香港是以長工時著稱,「全球過勞城市」排名第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僱員、積極正面的勞動者隊伍,也是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本錢」。維護僱員身心健康,符合社會共同利益。
發佈時間
健康
收藏
取消收藏
做好傳統節慶體現「無處不旅遊」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於3月2日盛大開幕,接神儀式率先奏響了這一節日的序曲。這場以「匯聚傳承」為主題、持續時長超過兩周的文化盛會,承載着香港歷經超百年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南區一年一度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慶活動,是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生動體現。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保障外賣員權益 促行業健康發展
外賣平台以新興模式經營,外賣員被平台定義為自僱人士、合作夥伴。雖然有從業者認為,外賣員工作時間有彈性,有別於傳統的僱傭關係。不過,事實上外賣員由平台安排工作,而且按接單數字以及被投訴、遲送餐等獎懲機制釐定收入,外賣員的角色與普通食肆外賣員工相差無幾。
發佈時間
平台
收藏
取消收藏
促消費惠民生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終體現。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各項任務之首。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穩定錨,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保障。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扎實做好「四個凝聚」 切實為民謀幸福
2025年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布局的關鍵交匯點,今年全國兩會備受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2024年我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2025年設定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強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着力將發展成果轉化為民生福祉。「兩高」報告又對平台經濟用工亂象明確以「用工事實」認定勞動關係,破解新業態勞動關係認定難題。全國兩會為國家未來發展謀篇布局,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也應深入基層參與民生調研和弱勢群體幫扶,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聚焦大灣區機制對接,推動醫療、安老、職教等民生領域協同發展,利用香港內聯外通優勢深化國際合作,攜手各界凝聚共識和智慧,聚合力量以實際行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做好人心工程,切實為市民謀幸福。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特朗普式改革加劇美國撕裂動盪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20日宣誓就職當天簽署行政令,組建由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DOGE),旨在大幅削減聯邦開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和效率,並將其稱作「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曼哈頓計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以學生福祉為依歸 應對生源不足挑戰
新的學年,黃大仙區天主教博智小學及南區鴨脷洲街坊學校因收生不足被派0班小一,面臨「殺校」。教育局預計,學齡人口下降屬「結構性」,預料未來幾年挑戰更大。香港人口出現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學齡人口持續減少,有學校因收生困難面臨「殺校」危機,這既是一個無奈的現實,也是政府和社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政府須以學童福祉為依歸,思考應對之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