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2025年11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袂上演,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走進港澳地區,是推動香港全民健身、提升市民健康質素的契機。我們應以全運會為引擎,掀起全港範圍的健身熱潮,讓運動成為市民生活的新常態。

近年來,香港的健身氛圍愈發濃厚,在中環、銅鑼灣等商業區,高端健身中心林立,私人教練服務亦趨普及。然而,這種發展仍存在區域不均、成本偏高、大眾參與度不足等問題。許多市民仍將健身視為「奢侈品」或「年輕人的專利」。第十五屆全運會的到來,有望打破這種局限,成為推動全民健身普及化的催化劑。

全運會極大地提升了公眾對體育的關注與熱情。隨着賽事臨近,香港將承辦籃球、擊劍、場地自行車等多個競技項目,啟德體育園等新建場館亦將投入使用。這些高規格的賽事不僅能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頂尖運動員的風采,更能激發參與運動的內在動力。特區政府與體育組織應乘勢而上,舉辦更多類似「全民健身日」的推廣活動,鼓勵市民走出家門,體驗運動的樂趣。

全運會推動了體育設施的升級與共享。為迎接賽事,香港不僅新建專業場館,更注重設施的開放性與可持續利用。例如,啟德青年體育場定位為開放型場地,賽後將向公眾開放,用於學校運動會、社區訓練與賽事。這種「節儉辦賽、高效利用」的理念,應延伸至全港各區。特區政府可進一步開放學校、政府大樓的體育設施,延長開放時間,並通過智能預約系統提升使用效率,讓更多市民能便捷地使用運動空間。

全運會促進了粵港澳三地的體育融合與文化交流。本屆全運會群眾賽事首創「粵港澳聯合組隊」模式,如佛山龍舟賽中三地運動員同舟共濟,不僅增進了彼此友誼,也展現了大灣區深度融合的活力。香港市民可藉此機會參與更多跨境群眾賽事,如定向越野、馬拉松、沙灘足球等,在競技中感受灣區魅力。同時,香港亦可發揮在國際賽事運營、體育產業創新方面的優勢,與內地共享經驗,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品牌。

全運會應成為推動「健康香港」戰略的長期動力。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更能紓解壓力、促進社交、提升幸福感。特區政府應以全運會為起點,制定長遠的全民健身政策,包括增加社區運動設施投入、推動企業設立員工健身計劃、在學校加強體育教育等,讓運動真正融入城市肌理與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