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本港的國際學校一直有招收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生,目前持學生簽證/註在港就讀中小學、年齡介乎5歲零8個月至17歲的相關學生共有736人。鑑於專上院校已為「留學香港」品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當局希望能將品牌涵蓋範圍擴展至中小學教育。為此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允許直資學校申請增加班級數目及每班人數,透過自資模式,錄取更多持學生簽證/註的非本地生。

文匯報


來自江蘇的劉小姐在港讀博士課程,她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校方只為博士生提供一年宿位,她現於紅磡以7,000港元租用約160平方呎的分間單位,「若要環境好點的單位,或要9,000港元甚至以上,在我老家,可能1,000多元(人民幣)就可以租一個大概40平方米的房子。」

文匯報


在八大招收非本地生本科生方面,李家超指,近年有關申請人數按年達雙位數增長,可見香港各大學深受歡迎,施政報告提出,在明確維持港生升學狀況下,自2026/27學年起非本地自費生人數上限將提升至50%。而資助研究院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同時會放寬非本地生報讀兼讀制副學位、學士學位或研究院研究課程。

文匯報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要將愛國主義教育全面融入日常教學活動,教育局將以全方位、全覆蓋、跨學段及跨學科方式,透過學校課程、活動等,為廣大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文匯報


于成龍,山西人,生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曾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參加鄉試,中副榜貢生,但因父親年邁有病,需人照料,而沒出仕。順治十七年(1660年),他以44歲之年,才離開妻兒,接受清廷委任,到偏遠的廣西羅城任縣令。那時羅城剛隸屬清朝不足兩年,局勢未穩,百廢待興。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而縣衙也是茅房而已。

文匯報


爸爸是「釘板木工」(建築工人的一個工種),只要下雨天,他便不能開工。在這些日子,他總愛到樓下的豬肉檔買一個豬頭回來。不過,所謂「豬頭」,其實更準確地說是已剔除骨頭和肉的「豬頭皮」。

文匯報


在每次的閱兵儀式中,都看到國家領導人向整裝列陣的解放軍高聲喊說:「同志們辛苦了!」列陣的軍人隨即同聲回應:「為人民服務!」一問一答,場面既悅目、且感人。

文匯報


黃帝有六位掌管醫學的大臣,其中最重要的是岐伯,他自小聰明好學,多才多藝,尤其精於醫術脈理。史稱黃帝經常「問道於岐伯」,尊他為老師,兩人一起探討醫學,經常「嘗百草木、定百草經,醫方」,對養生方法及疾病的因由、診斷、治療等設問作答,闡明道理。他們的對話被後世記錄下來整理成書,便成了《黃帝內經》18卷及《黃帝外經》37卷。可惜《黃帝外經》在漢代已失傳,而《黃帝內經》則流傳至今。

文匯報


火星的內部結構如何?這一問題的解答對我們深入理解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以往我們通過分析地震數據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而近期類似的技術被應用於火星,並首次證實火星同樣擁有一個固態核心。本文將簡要介紹這一研究進展。

文匯報


微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環境與健康的新挑戰。塑膠在環境中受紫外線、機械磨損、風化等作用,逐漸破碎成微塑膠。除了大塊塑膠碎裂產生的微塑膠外,合成纖維衣物在洗滌和穿着過程中脫落的微纖維也是重要來源。合成纖維如滌綸、尼龍廣泛用於服裝,洗衣時釋放大量微纖維進入水體。研究顯示,一次洗滌可釋放數百萬根微纖維,成為環境中微塑膠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匯報


教大表示,為協助非本地生融入校園及適應本地生活,校方自2024/25學年起,為教資會資助全日制課程非本地本科新生提供住宿保障,其修讀首兩年可獲分配校內宿位;而大學學生事務處網站也設有資訊平台,提供校外租房的法規及相關資訊,協助學生搜尋校外住宿。

文匯報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之一,成果斐然。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支持和推動了數以千計項目,創造了以十萬計的就業機會。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