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昨日舉行第三屆「創業日」,逾200人參與。都大圖片
●獲選的初創公司講解項目。 都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楚意)香港都會大學昨日舉行第三屆「創業日」,逾200名初創培育機構代表、業界人士、校友和師生參與。校方同時宣布,去年為推動學生、教研人員及校友創新創業而投放的5,000萬元都大初創基金,其轄下的天使基金計劃近日已選出首批5間具發展潛力的初創公司,分別投資最高達100萬元,支持其業務發展,有關公司的業務涵蓋智慧醫療、人工智能(AI)、數據分析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校方希望支持創新技術和產品推動香港及整個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

都大校長林群聲與上述5間獲選初創公司代表昨日一同主持啟動儀式,標誌天使基金計劃首輪投資正式展開。5間公司均由都大校友或研究人員成立,其中「EpigeneticsAI」利用AI和表觀遺傳學,開發出能推算用家身體生物年齡和疾病風險的流動應用程式;「MotoNerv」是以AI將影片轉化為詳細文字分析,可應用於加強保安、提升服務及工作效率,以推動建設智慧城市;「WHOSiFY」主力開發碳中和電子名片,推動企業無紙化數字轉型,並協助用家聯繫潛在客戶。此外,「金谷智能科技」是透過物聯網垂直農耕,革新農業發展;「蜜語」則是保育本地蜜蜂的社企,為養蜂行業帶來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都大初創基金下設有培育計劃及天使基金計劃,分別為不同階段的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兩項計劃至今共接獲逾80宗申請。前者的目標是為展現早期市場潛力的團隊,提供25萬元的種子資金;後者則支持已驗證商業模式,甚至有營收,並具備擴展客源策略的高潛力初創公司,提供最高100萬元的投資。

作為支援學生起步創業的薈創點創業比賽,本年度獲選結果亦在昨日公布。10支優勝團隊各獲得10萬元的執行基金和10個月的孵化支持,團隊除了設有攤位展示其商業理念,亦參與了一分鐘電梯簡報比賽,角逐最佳創意獎及最佳演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