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作協原副主席、昆明作協名譽主席張慶國的新作《綠色的火焰》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這部非虛構作品全景式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化抗戰的全貌,記錄在山河破碎之時,中國文人如何存留下文化的星星之火。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張慶國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他表示,想通過這部作品,向在戰爭年代顛沛流離中繼續文化工作的知識分子,表達來自今天的「遙遠問候」。●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帥

文匯報


2003年隨夫定居維也納,方麗娜在報章故事裏「偶遇」了一段和中國有關的往事:兩位奧地利醫者在中國外交官何鳳山相助下逃離維也納,遠赴中國蘇區投身革命,與中國人民共同抗戰。彼時讀到關於祖國的故事,倍感親切,她未曾預料到自己將與這兩位歷史人物開啟長達十年的文學漫遊。

文匯報


「過去一些年,大家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梁鴻認為,《到中國去》這本小說讓她意識到,中國本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無需刻意「走向世界」,而所謂的「中國故事」,其實就應該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一部分。閱讀這本小說,梁鴻也感受到一種特別大的力量:《到中國去》不是一個口號,它有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

文匯報


雅各布·羅森菲爾德(Jakob Rosenfeld,1903—1952)生於奧地利猶太家庭,1928 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30年起在維也納總醫院工作,1938年入達豪集中營,次年轉至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39年獲釋,從中國外交官何鳳山處獲得中國簽證,到達上海。在上海短暫行醫謀生後,經猶太醫生漢斯·希伯介紹結識新四軍軍醫處處長沈其震,秘密前往新四軍駐地鹽城,改名「羅生特」。先後在新四軍、八路軍、東北野戰軍行醫,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