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爆料熱線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排列 列表排列
卡片列表 卡片列表
【香港書展2025】尋味非遺 蕭欣浩:飲食文化有血有肉有根源
今年香港書展,蕭欣浩與萬里機構出版社合作推出《尋味非遺》。蕭欣浩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地近年將非遺文化運用得很好,而香港還未將飲食文化發揮到一定程度,因此他這次選擇以非遺串聯整個香港,並在此框架中講述中國非遺飲食文化的故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張展鴻×劉晉:解碼港味七〇年代
滿漢華筵與市井煙火共生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大灣區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李楠:為古典樂尋找年輕有趣的靈魂
將樂團取名為「大灣區」,好像是追趕某種熱潮,但對李楠來說,冠名「大灣區」倒不是為了取大灣區巡演或交流的噱頭,而是希望樂團能夠真正整合大灣區的資源。「大家說起『大灣區』好像就是在談『互相交流』,但仔細一看,無非就是把一些曲子帶到ABCD地去演,你說結果會如何?」李楠說,「單純的交流並不能創造藝術,因為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碰撞點。音樂需要有藝術性,才值得大家去看,而不是只是搞一個交流會。」在李楠看來,「什麼樣的交流」才尤為重要,如果只是作品簡單的巡演,難以帶來藝術的突破。「我一直想創造一個還沒有在市場上出現的亮點。」她說,「我更想做的是當我在香港已經把我的特色建立起來之後,才帶着這些作品去大灣區。」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第三屆「亞藝無疆」藝術節 全度妍領銜《櫻桃園》震撼開幕
開幕演出值得影迷尖叫!國際知名導演西門·斯通將率領韓國星級陣容,帶來由康城影后全度妍及憑《魷魚遊戲》席捲全球的朴海秀主演的《櫻桃園》,將俄羅斯戲劇大師契訶夫名作搬演至當代韓國,以笑與淚交織豪門家族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浮沉。該劇去年於首爾首演,30場演出一票難求。今次原班人馬展開世界巡演,並以香港作為首站,觀眾又豈能錯過?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坐上八樓的2路汽車 環遊西域邊城烏魯木齊
由於著名音樂人刀郎於2004年推出的歌曲爆紅,2路公交車聲名遠播。隨着城市發展與BRT快速公交系統的推行,該路線曾於2011年停止運行,14年後,如今正式重新開通。「我家小區門口的商店天天都在播這首歌,那時我就對八樓和2路汽車充滿好奇。這次趁着參加早前在烏魯木齊舉辦的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拿參展證件就可以免費搭乘2路環線,我特地來八樓『打卡』,坐車在市裏兜兜轉轉,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年輕時候……」山東遊客尹愛玲笑着說。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旅遊資訊】花蓮推旅遊補助 引港客探自然美
展覽現場不僅提供「打卡、落單抽iPhone」、指定落單日期送演唱會VIP或音樂會市集券,以及特色美食試吃等精彩活動,還有花蓮業者與香港旅遊業者帶來最新的旅遊優惠,讓旅客能夠搶先規劃暑假的花蓮之行。花蓮在地手信業者展區則分享花蓮的旅遊經驗,包括太魯閣小旅行、山嵐號一日遊程,以及多種花蓮的特色遊程等。花蓮的獨特美景、文化資源與溫泉等,旅遊愛好者相當感興趣。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良心茶遊記】只為抗日不做官
在福建省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裏,有一本珍藏已久的南僑機工駕駛證,其主人是泉州金井鎮石圳村的旅菲華僑李明起,這是他當年在滇緬公路上疾馳的駕駛證。博物館在展示駕照旁寫道:(李明起)等晉江旅菲華僑,1937年10月響應中國駐菲律賓領事號召,參加「菲律賓華僑司機回國服務團」回國參戰,實為「南僑機工」之先聲。據有關報道,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駐菲律賓馬尼拉鄺廣霖總領事就在菲律賓華僑報上發表文告,呼籲有汽車駕駛技術的愛國華僑回國參加「抗日義勇軍」。文告發表後兩天內,菲律賓報名回國抗日的華僑達240多人,經體檢合格者有24人,大多為晉江人,李明起正是其中一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生活點滴】田中穀自生
7月9日下午,農人三姐夫離開了人世,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作為農人的三姐夫,本分、善良,又能吃苦耐勞。他和三姐的婚姻是媒妁之言,但婚後還和和睦睦,這主要歸功於他的脾氣很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姐夫
收藏
取消收藏
【詩情畫意】古人飲食智慧的啟示
六十四 橄欖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詩詞偶拾】在暑氣中逐光而行(外一首)
 老樹下輕搖蒲扇,尋得清涼自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幸福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化解碼】詩意的藻井
敦煌莫高窟壁畫裏,有非常多的藻井。通俗地講,藻井就是在屋頂最中央,設計一個水井般的裝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浮城誌】傳承與跨越
在香港中山社團的會所裏,擺放着兩部平板電視機,左邊那部輕盈窄邊,屏幕寬闊,正在播放着一個星期前幾位代表去中山市坦洲鎮接收「明彩科技集團」贈送這部電視機的掠影,右邊那部則是20年前由林中翹老先生送給會所的,雖然細小厚重,卻從未發生過什麼故障。這兩台電視機,一新一舊,一大一小,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中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書展2025】獨家專訪劉亮程 寫書人亦是書中人
7月的木壘菜籽溝村,麥子熟了,杏也跟着黃了,這是時序所至,也是自然在遵循着規律。站在木壘書院一株杏樹下的劉亮程,看着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記者,目光親切神情平靜,淡泊而悠遠,是寫書人,亦是書中人。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學溪林】在柏林禪寺抄心經
一進柏林禪寺就找廁所,這讓我很沒面子,感覺對不起眾神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時代詩行】更闌人靜
郭靜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指間歲月】一碗麵線糊,歲月綿長
灶台上的陶甕「咕嘟咕嘟」吐着白氣,骨湯在文火裏煨了整夜,濃得像化不開的晨霧。砂粒細密的甕身沁出層薄汗,母親手腕輕抖,銀絲般的麵線便滑入甕中,蝦米蜷着琥珀色的身子,香菇褶皺裏吸飽了湯汁,炸得金黃的豬油渣在湯麵打着旋兒,香氣裹着蒸汽漫過竹編的窗欞——這碗熱氣騰騰的麵線糊,是老宅最暖的晨光。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書展2025】尋味非遺 蕭欣浩:飲食文化有血有肉有根源
今年香港書展,蕭欣浩與萬里機構出版社合作推出《尋味非遺》。蕭欣浩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地近年將非遺文化運用得很好,而香港還未將飲食文化發揮到一定程度,因此他這次選擇以非遺串聯整個香港,並在此框架中講述中國非遺飲食文化的故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張展鴻×劉晉:解碼港味七〇年代
滿漢華筵與市井煙火共生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大灣區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李楠:為古典樂尋找年輕有趣的靈魂
將樂團取名為「大灣區」,好像是追趕某種熱潮,但對李楠來說,冠名「大灣區」倒不是為了取大灣區巡演或交流的噱頭,而是希望樂團能夠真正整合大灣區的資源。「大家說起『大灣區』好像就是在談『互相交流』,但仔細一看,無非就是把一些曲子帶到ABCD地去演,你說結果會如何?」李楠說,「單純的交流並不能創造藝術,因為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碰撞點。音樂需要有藝術性,才值得大家去看,而不是只是搞一個交流會。」在李楠看來,「什麼樣的交流」才尤為重要,如果只是作品簡單的巡演,難以帶來藝術的突破。「我一直想創造一個還沒有在市場上出現的亮點。」她說,「我更想做的是當我在香港已經把我的特色建立起來之後,才帶着這些作品去大灣區。」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第三屆「亞藝無疆」藝術節 全度妍領銜《櫻桃園》震撼開幕
開幕演出值得影迷尖叫!國際知名導演西門·斯通將率領韓國星級陣容,帶來由康城影后全度妍及憑《魷魚遊戲》席捲全球的朴海秀主演的《櫻桃園》,將俄羅斯戲劇大師契訶夫名作搬演至當代韓國,以笑與淚交織豪門家族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浮沉。該劇去年於首爾首演,30場演出一票難求。今次原班人馬展開世界巡演,並以香港作為首站,觀眾又豈能錯過?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坐上八樓的2路汽車 環遊西域邊城烏魯木齊
由於著名音樂人刀郎於2004年推出的歌曲爆紅,2路公交車聲名遠播。隨着城市發展與BRT快速公交系統的推行,該路線曾於2011年停止運行,14年後,如今正式重新開通。「我家小區門口的商店天天都在播這首歌,那時我就對八樓和2路汽車充滿好奇。這次趁着參加早前在烏魯木齊舉辦的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拿參展證件就可以免費搭乘2路環線,我特地來八樓『打卡』,坐車在市裏兜兜轉轉,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年輕時候……」山東遊客尹愛玲笑着說。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旅遊資訊】花蓮推旅遊補助 引港客探自然美
展覽現場不僅提供「打卡、落單抽iPhone」、指定落單日期送演唱會VIP或音樂會市集券,以及特色美食試吃等精彩活動,還有花蓮業者與香港旅遊業者帶來最新的旅遊優惠,讓旅客能夠搶先規劃暑假的花蓮之行。花蓮在地手信業者展區則分享花蓮的旅遊經驗,包括太魯閣小旅行、山嵐號一日遊程,以及多種花蓮的特色遊程等。花蓮的獨特美景、文化資源與溫泉等,旅遊愛好者相當感興趣。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良心茶遊記】只為抗日不做官
在福建省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裏,有一本珍藏已久的南僑機工駕駛證,其主人是泉州金井鎮石圳村的旅菲華僑李明起,這是他當年在滇緬公路上疾馳的駕駛證。博物館在展示駕照旁寫道:(李明起)等晉江旅菲華僑,1937年10月響應中國駐菲律賓領事號召,參加「菲律賓華僑司機回國服務團」回國參戰,實為「南僑機工」之先聲。據有關報道,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駐菲律賓馬尼拉鄺廣霖總領事就在菲律賓華僑報上發表文告,呼籲有汽車駕駛技術的愛國華僑回國參加「抗日義勇軍」。文告發表後兩天內,菲律賓報名回國抗日的華僑達240多人,經體檢合格者有24人,大多為晉江人,李明起正是其中一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生活點滴】田中穀自生
7月9日下午,農人三姐夫離開了人世,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作為農人的三姐夫,本分、善良,又能吃苦耐勞。他和三姐的婚姻是媒妁之言,但婚後還和和睦睦,這主要歸功於他的脾氣很好。
發佈時間
姐夫
收藏
取消收藏
【詩情畫意】古人飲食智慧的啟示
六十四 橄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詩詞偶拾】在暑氣中逐光而行(外一首)
 老樹下輕搖蒲扇,尋得清涼自在
發佈時間
幸福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化解碼】詩意的藻井
敦煌莫高窟壁畫裏,有非常多的藻井。通俗地講,藻井就是在屋頂最中央,設計一個水井般的裝飾。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浮城誌】傳承與跨越
在香港中山社團的會所裏,擺放着兩部平板電視機,左邊那部輕盈窄邊,屏幕寬闊,正在播放着一個星期前幾位代表去中山市坦洲鎮接收「明彩科技集團」贈送這部電視機的掠影,右邊那部則是20年前由林中翹老先生送給會所的,雖然細小厚重,卻從未發生過什麼故障。這兩台電視機,一新一舊,一大一小,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發佈時間
中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書展2025】獨家專訪劉亮程 寫書人亦是書中人
7月的木壘菜籽溝村,麥子熟了,杏也跟着黃了,這是時序所至,也是自然在遵循着規律。站在木壘書院一株杏樹下的劉亮程,看着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記者,目光親切神情平靜,淡泊而悠遠,是寫書人,亦是書中人。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學溪林】在柏林禪寺抄心經
一進柏林禪寺就找廁所,這讓我很沒面子,感覺對不起眾神佛。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時代詩行】更闌人靜
郭靜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指間歲月】一碗麵線糊,歲月綿長
灶台上的陶甕「咕嘟咕嘟」吐着白氣,骨湯在文火裏煨了整夜,濃得像化不開的晨霧。砂粒細密的甕身沁出層薄汗,母親手腕輕抖,銀絲般的麵線便滑入甕中,蝦米蜷着琥珀色的身子,香菇褶皺裏吸飽了湯汁,炸得金黃的豬油渣在湯麵打着旋兒,香氣裹着蒸汽漫過竹編的窗欞——這碗熱氣騰騰的麵線糊,是老宅最暖的晨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
點擊前往下載香港文匯網APP以獲得更多體驗 APP  下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