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梁非同演「施製作」的新劇一套接一套,同時也會教小朋友學戲,那麼忙仍有興趣自組劇團肯定有其原因。「擁有自己的劇團是我的夢想之一,做演員較被動,我一直希望擁有多些自由度,對劇本題材和演出角色的選擇有更大的自主權。我能這麼快組成『非同劇團』,要多謝前輩施姐(彭美施)、徐姐(徐蓉蓉)的推動和協助促成此事。」梁非同說。

文匯報


消息傳出後,令追捧湛江粵劇團的戲迷十分雀躍,梁兆明和麥文潔是粵劇圈文武雙全的中生代紅伶,有不少首本戲,其中更因為梁兆明是香港老倌林錦堂的愛徒,傳承了林家聲的名劇系列,以及任日戲寶,演藝均獲香港觀眾歡迎。

文匯報


展演當日,學員們與老師們緊密合作,既傳承了傳統戲曲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的表現手法,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據了解,此次課程打破傳統藝術培訓的年齡界限與單一模式,圍繞「專業築基、全齡適配、熱愛傳遞」展開,助力藝術愛好者跨越成為舞台表演者的門檻。

文匯報


近年吳仟峰時常聲稱運作粵劇演出,太過費心,自從身邊另一半仙逝後無心搞班,然而他卻是目前香港粵劇圈的頂級老倌,在粵劇藝術需要培育接班人的前提下,他也不能說退就退。故而他在藝發局、八和都有獻出可貴的經驗,尤其在八和粵劇新秀培訓方面,他的唱曲班更是讓後輩趨之若鶩。

文匯報


經典名劇《女兒香》由著名編劇家南海十三郎於1939年創作,一直以來深受戲迷喜愛。電影《南海十三郎》中唐滌生口述劇本的經典場面,正是本次演出的根基。近20年來,本土舞台較少上演《女兒香》,反而內地版本《定情劍底女兒香》較為流行。香港浸會大學朱少璋講師指出,該劇對演員唱功與演技要求甚高,挑戰不小,但作為本土粵劇重要基石,《女兒香》必須保存與推廣。

文匯報


以前戲曲界的演員以其擔任的角色及戲份有十多個行當,現今多數是行6個主要行當,即六柱制,分文武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小生、武生及丑生。由於現今社會經濟條件比以前豐裕,戲服也相對華麗起來,不但主要六柱都有亮麗的戲服,一些窮酸人物的戲服不會寒傖。其他配飾、穿戴方面都相當耀眼時,更逾越角色的原意。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