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粵港澳共同承辦的十五運會日前在深圳閉幕,各項目獎牌塵埃落定,37個代表團中有31個代表團獲得金牌、35個代表團獲得獎牌。其中,山東代表團以49金、53銀、41銅的優異成績,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實現了全運會「五連冠」,顯示其人才選拔和青訓體系位居全國領先。山東、廣東、浙江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前三,排名與上屆全運會相同,顯示「強者恒強」。東道主中,香港代表團表現尤其突出,以9金2銀8銅的成績位列第14名,遠超上屆全運會1金5銅的成績。●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文匯報
男子100米項目上,香港選手葉景維以10秒27的成績打破香港男子100米紀錄。而在男子400米預賽中,小將陳俊浩跑出47.09秒,除創出個人最佳成績外,同樣打破男子400米香港紀錄。
文匯報
港足早前在亞洲盃外圍賽分組賽以1:2反負新加坡,緣盡決賽周,主帥韋斯活曾在賽後記者會上解䆁起用王振鵬把關的原因,「與謝家榮傾談後,他指自己在葉鴻輝受傷後感到巨大壓力,故派出較具經驗的門將任正選。」謝家榮昨日賽後回應有關言論,指出作為球員每場比賽都會有壓力,但一定會想上場,「有得踢的話都會想踢,對新加坡的比賽我都想上陣,不會有想退縮的情況,最後是教練的選擇。」
文匯報
「中國台球冠軍公益行」首站落地廣州,金利來集團作為中國台球協會特約合作夥伴,與中山大學共同舉辦本次活動。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智明在致辭中表示,「我希望號召更多社會力量投入到台球運動的基礎建設中,共同為提升中國台球運動的整體實力、夯實人才儲備根基貢獻力量。」隨後,他代表金利來正式發布了「青少年培養計劃」,宣布將贊助中國青少年斯諾克系列賽青年組和少年組運動員及相關斯諾克賽事,包括設立「金利來147滿分桿」大獎,助力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少年運動員。曾智明還坦言,十五運會剛剛圓滿落幕,全民都沉浸在這場體育盛會的喜悅中,此次公益活動也將藉着十五運的「東風」,讓台球文化走進校園,鼓勵和培養更多年輕人在台球領域為國爭光。
文匯報
在近期北倫敦打吡中,阿仙奴賽績佔優,過去六戰熱刺取得4勝2和佳績,過去20戰亦僅輸一場。在國際賽期前,阿仙奴10連勝被終結,但近14場正賽保持不敗,至於熱刺近四場比賽僅贏一場。
文匯報
「國米」今季在名宿捷禾帶領下表現依然穩定,國際賽前累積四連勝,更全數攻入兩個或以上入球,前場拿達路馬天尼斯、馬古斯杜林和小將安治邦尼均腳風甚順,只要踢出水平自然值得秤先。
文匯報
以星辰大海為幕,從粵港澳運動員點燃寓意三地同心的「天海之冠」主火炬,到別離時三地演職人員在海天之間合奏「大灣區交響樂」,這場首次由粵港澳聯合承辦的體育盛會,於一灣碧水間留下獨特記憶,也在星月交輝中,映照着灣區發展的光榮與夢想。
文匯報
閉幕式現場也是星光熠熠,身着各省隊隊服的明星選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乒乓球傳奇馬龍、「亞洲飛人」蘇炳添、游泳名將潘展樂等頂尖運動員紛紛組團現身觀賞,與現場觀眾一同見證榮耀時刻。
文匯報
在主新聞中心當志願者的暨南大學香港學生譚文菖站在台階邊,看着人群,聽着熟悉的歌聲從音箱飄出來,他便忍不住跟着哼唱。 「最後一天,真的很不捨。在十五運會當志願者,有很多很深刻的回憶。」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媒體中心遇上來自各地的記者,聊賽事、聊他們跑過的城市,很有意思。「我還會跟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介紹廣東21個城市的美食,我自己都吃了不少。最難忘的竟然是『樂融融』造型的湯圓,可愛又好味。」他的眼睛亮亮的,「真的希望大家有機會再見。」
文匯報
今後每當經過粵港澳大橋口岸出入境時,都會回憶起這段騎行衝刺的經歷。隨着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更加便捷,我期待今後能有更多機會在大灣區訓練與參賽,也希望三地能合辦更多高水平賽事。在家門口參與這樣協同合作的體育盛會,意義非凡。
文匯報
我想給後勤保障和賽事組織點個讚,從駐地到賽場的閉環管理,讓我們能最大程度減少外界干擾,專心備戰。各個場地的志願者都特別熱情,從混採區回休息室的路線指引清晰,全程都很順暢。
文匯報
通過這次志願服務,我親眼看到中國大型體育賽事的卓越組織水平。希望大灣區能持續舉辦更多高水平體育盛會,我渴望再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向全球展現國際級賽事的獨特魅力與包容氣度。
文匯報
第一次帶妝排練很累,可當我們走下舞台,聽到其他演職人員發出「好可愛」的歡呼,看着大家紛紛跑來合影互動時,那種疲憊瞬間就化成了力量。最近,我們正在為殘特奧會的表演全力備戰,希望能呈現更多精彩,傳遞更多快樂。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