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邀請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和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來港宣講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辦首場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分別在宣講會上致辭。(見另稿)
文匯報
周霽致辭時表示,中央宣講團來港第一場宣講報告會面向特區管治團隊,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行政長官和管治團隊的高度重視,對香港同胞的深情牽掛,對香港發展的大力支持。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就國家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也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清晰指引。相信通過此次宣講,大家一定能從國家發展成就中更加堅定必勝信心,從形勢任務中更好認清機遇前景,從「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更準把握發展方向,發揮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內聯外通獨特優勢,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文匯報
侯建國分領域介紹「十五五」時期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牽引、驅動、支撐作用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包括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及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他結合《建議》關於科技創新和創新高地建設的部署要求,建議香港發揮自身特點優勢,加強前瞻引領的基礎研究,加大應用場景建設和開放力度,並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平台樞紐。
文匯報
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分領域介紹「十五五」時期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牽引、驅動、支撐作用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他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等部署,建議澳門加強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合作,加大應用場景建設和開放力度,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利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文匯報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和他主持的教育科技人才委員會,一定會在未來的工作中將國家所需、國家規劃與香港所能、香港強項充分結合,統籌規劃和推進,把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設好。
文匯報
兩位中央宣講團成員首先到訪古洞北新發展區,了解新發展區以至整個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及建設進展。古洞北新發展區是北部都會區首個進入建造階段的新發展區,以住宅社區及政府和社區設施為主。宣講團到訪了地盤辦公樓,實地調研建設的情況。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11月2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習近平闡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並肩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當前更應該共同維護好二戰勝利成果。
文匯報
劉公島地處黃海要衝,毗鄰威海港,在歷史上就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見證地。1895年2月,日軍攻陷劉公島,提督丁汝昌自盡殉國,北洋艦隊在此覆滅。島上現存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着銹跡斑斑的濟遠艦殘骸、克虜伯火炮等文物。如今,這片水域已成為中國海軍訓練和演習的重要區域。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針對日部署進攻性武器距中國台灣僅110公里,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4日在記者會上回應表示,日方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刻意製造地區緊張局勢,挑動軍事對立,聯繫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這一動向極其危險,需要引起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軍事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日本此舉絕非「防禦性」舉措,而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嚴重破壞。中國擁有足夠的軍事手段,能夠實施精準有效的反制打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文匯報
一百多年前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次年初,日軍分水陸兩路圍攻威海衛,北洋水師在劉公島外海面與日軍激戰數日,但終力戰不敵,全軍覆沒。同年4月,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將中國台灣島和澎湖列島等割讓日本。
文匯報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針對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錯誤言論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日本政府發言人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對記者稱,中方所謂日本改變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毫無依據。日方已多次向中方解釋高市言論的要義和日方一貫立場,並致力於同中方對話。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於今年7月連續刊登侵華日軍位於灣仔謝斐道設立四家海軍慰安所的報道引發內地和海外讀者的關注。有日本讀者寄來據港日軍「軍事極秘」文件,印證本報前述報道的同時,亦提及新線索與信息。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確認了文件的真實性後再度進行深入調查,證實侵華日軍於港所設的「慰安設施」,遠比想像中複雜。浸會大學歷史系主任鄺智文團隊亦在接獲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提供史料的同時,對日據香港網站數據進行增補和訂正。
文匯報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接受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採訪時表示,侵華日軍慰安所名目繁多,有會館、食堂、酒吧、俱樂部、集會所等。在黑龍江、吉林、天津、山東、湖北、台灣、上海、南京、東莞、武漢等地均有案例證實其存在性奴役女性的情況(見表)。「所以許多慰安所名稱是遮人耳目,帶有欺騙性質的。」蘇智良說。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