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特區政府駐成都辦不僅通過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密集發布選民登記、新投票安排措施等重要信息,同時亦通過形式多樣的線下活動,向在華西地區和西北地區工作生活的港人現場介紹立法會選舉工作,號召大家一起為香港的未來貢獻力量。
文匯報
李然、香港福建婦女協會創會主席陳聰聰、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施清流、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吳良好、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吳換炎、香港福建婦女協會永遠榮譽主席蔡黃玲玲等分別上台致辭,呼籲大家運用巾幗之力,帶動身邊的人一齊在12月7日當天,選出有擔當、有能力的立法會議員,共同為香港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昨日現場,大家齊聲呼喊:「1207,投入選舉,共創未來!」
文匯報
王滬寧在聽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介紹後表示,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要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更大作用。在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時他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講好抗戰故事,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在調研民營企業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時他表示,要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民營企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調研台資企業生產經營和台胞生產生活情況時他表示,要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助力台資企業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在調研博羅縣郭前村鄉村振興情況時他表示,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在調研羅浮山宗教文化歷史和宗教事務管理情況時他表示,要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提高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
文匯報
為便利選民於選舉日投票,香港特區政府為市民及公務員安排多項便利投票的措施,鼓勵市民身體力行為香港未來投下神聖一票。其中,特區政府公務員學院一個由5名訓練主任組成的團隊決定另闢蹊徑,以一系列劇情短片傳遞投票的重要性。這班公務員自願加班,短時間內從構思、出演到拍攝一手一腳完成涵蓋「選擇」、「實踐」、「約定」與「同行」4個主題的4條短片,期望帶出「約定12月7日齊投票,選擇心儀議員」的訊息。團隊成員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希望短片能夠喚起大眾共鳴,藉生活化場景與幽默情節,拉近選舉訊息與市民之間的距離。
文匯報
公務員學院高級訓練主任鄧光華指出,學院所有課程均以培養公共服務心態為核心,藉此與學員建立共同語言與價值觀。他說:「讓學員在接受訓練過程中培養出愛國情懷、國家觀念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正是學院的核心信念。」因此當團隊構思宣傳立法會選舉的短片時,便決定延續這一理念,透過觀眾熟悉的生活場景與對白,引發情感共鳴,讓人思考自身的公民角色與責任。
文匯報
天文台高級學術主任(國際航空氣象協作組)陳永鏗日常在機場氣象所負責輪班工作,他透露,部門為確保同事能在12月7日順利投票,已作出特別安排,讓值班同事有足夠時間前往投票。他說:「此舉體現特區政府對選舉的重視,以及對公務員履行公民責任的支持,有助於公務員更好地平衡工作與公民義務。」
文匯報
雖然陳永鏗現時的工作崗位不需直接接觸立法會或區議會議員,但他強調部門運作與立法會息息相關,因此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能以香港整體利益為重,與特區政府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推動香港發展與民生改善。
文匯報
中央宣講團成員抵達合作區後,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合作區執行委員會主任戴建業,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橫琴辦主任、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陪同下,首先到「澳門新街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了解澳門居民在「澳門新街坊」的生活情況,以及由澳門擴展至合作區的社會服務。隨後,中央宣講團成員來到一家從事醫療科技業務的澳資企業,了解企業創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情況。
文匯報
在抽籤問答環節中,陳振英回答綠色金融發展的相關問題時表示,香港作為亞洲綠色債券發行最多的地區,已在支持國家「雙碳」目標方面具備優勢。他認為,金融界除透過貸款支持綠色項目外,也應在日常營運中踐行減碳環保,例如減少用紙、用電等。他相信只要從多方面持續推進綠色措施,香港可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文匯報
香港特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28個功能界別中,社會福利界別共有3位候選人角逐一個議席,分別是K1號候選人方富輝、K2號候選人朱麗玲、K3號候選人陳文宜。他們均是資深社工,也都是首次參選立法會。他們分別以「說好社工的故事」「為社福發聲,與同工同行」「鞏固專業素養,協創理想未來」為理念,針對資源緊縮、專業發展、跨界服務、灣區協作等業界熱點、難點問題提出系統規劃,旨在為社會福利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攜手共建更具包容性的關愛社會。
文匯報
面對資源緊縮的挑戰,方富輝將「正視資源緊縮挑戰,積極拓展多元資源」列為首要綱領。他深切關注資源削減對前線社工帶來的工作壓力,以及對服務質素造成的影響。為此,他主張積極向政府爭取減少削資,並在經濟回穩時補回近年削減額度,保障社會服務的基本運行底線。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