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積極以多元政策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各大學在世界學術排名中屢創佳績,令「留學香港」品牌蜚聲國際。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昨日公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行榜,香港大學事隔15年再度登頂亞洲第一,香港更有5所大學躋身亞洲前十,11所上榜大學9所名次有提升,4所創下歷史佳績,進步率更冠絕全亞洲,標誌本港高等教育於國際舞台再創高峰。QS形容,港校的卓越進步反映香港特區政府果斷投資與政策改革的成效,成功構建「科研—產業—全球」生態圈,使香港成為亞洲最具國際聯繫的高等教育體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文匯報
張翔進一步強調,榮膺亞洲頂尖大學既是莫大榮譽,亦是一份重大責任。在亞洲作為知識中心崛起的背景下,需要既立足本土又放眼全球的大學。港大將通過與區域內外的合作,促進學術交流,培育人才,並持續挑戰學術前沿。
文匯報
為持續鞏固及發揮香港專上教育優勢,蔡若蓮表示,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跨部門「留學香港專班」,進一步放寬自資校收生限制、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與學生、加強產學研人才交流,並推進北都大學城建設等措施,以增強香港發展動能,為國家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文匯報
李家超表示,滬港兩地關係密切,今年4月,兩地在香港簽署《滬港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開啟數字合作新篇章;6月上海「2025 陸家嘴論壇」期間,雙方又共同簽署了《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強化金融合作根基。他期望此行進一步加強滬港兩地在不同領域的合作,讓兩地的發展踏上更高台階,並更好推廣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重要通道角色,爭取更多企業落戶香港。
文匯報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昨日發布《2025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在全球排行第四,僅次於瑞士、美國及新加坡,是繼去年上升三位後再升三位(見表)。在三個評分因素中,香港繼續在科技和知識方面表現出色,排名分別維持在全球第三位及第五位;準備程度的排名更跳升五位至第十位。在各子因素中,香港於技術框架及適應態度俱排名全球首位,人才及「培訓和教育」亦位列五強。中國內地則在綜合排名位列第十二,較去年上升兩位。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表示,排名繼續肯定香港是全球最具數碼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香港同時擁有國家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加上蓬勃的創業生態系統、自由和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簡單低稅制和堅實的政策支持,能吸引各地企業、人才和技術匯聚香港,為進一步推動創科合作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文匯報
據悉,特首政策組主動透過與頂尖機構合作舉辦論壇,促成國際與內地的專家蒞臨香港進行高層次政策討論,足證香港憑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對世界頂尖學者和商界領袖具備高度吸引力,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文匯報
何立峰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的發展始終牽掛於心,又強調「一國兩制」實踐已進入新階段,對香港全力拚經濟、謀發展、創造新的輝煌寄予厚望。他高度肯定香港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深入落實習近平主席殷切囑託,推動經濟改善民生取得顯著成效。
文匯報
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11月3至5日在港舉行,匯聚逾300名國際金融界重量級人物,其中逾百位更是被譽為「一把手」的金融機構主席或行政總裁,今年峰會的主題是「駕馭變局、砥礪前行」,峰會昨日(4日)踏入第二日主論壇環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發表視頻致辭,重申中央支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寄語香港在「十五五」期間要主動對接國家發展規劃,深化與內地經濟金融合作。內地三大金融監管部門的高層在峰會上進一步闡述「十五五」期間與港金融及資本市場合作路徑。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妍伶)觀塘區鯉魚門村鄰近大海,每逢極端及惡劣天氣,都首當其衝。從「韋帕」、「塔巴」再到「樺加沙」,在數不清的極端天氣背後,鯉魚門街坊卻明顯感受不一樣—颱風未至,裝備已至:區議員與義工隊伍挨家挨戶派發沙包,詢問情況,並駐守現場;渠務署強力排水機械人「龍吸水」早已在低窪地區嚴陣以待;政府官員與立法會議員落區勘查,協調防災部署,讓鯉魚門居民吃下「定心丸」。這一切的新氣象都是新選制下,立法會議員、區議會議員與政府部門同心同德做實事的實證,市民也成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下最大的得益者。
文匯報
英雯初次認識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是在學校組織的廣西交流團活動中。英雯和妹妹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參觀學習,誰料身為立法會議員的郭玲麗,特意為這些學生爭取了上台演講的機會,讓他們分享參團的見聞與收穫。「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我從緊張到逐漸放鬆,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更在眾人面前找到了自信。」英雯憶述,這次經歷讓她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議員不只是「在會議上發言的人」,更是會關注基層學生成長、給予普通孩子機會的人。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自上月24日開始後,拉開選戰戰幔,參選人紛紛投入激烈的拉票活動,各區呈現濃烈的選舉氣氛。在新界西南和東北兩選區,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已報名的多位參選人近日馬不停蹄落區宣傳,向街坊了解生活所需和建議。若出現需要馬上處理的情況,更立即向有關部門協調,盡快為市民排憂解難。市民關注的問題從颱風應對到升降機工程,再到蚊患消殺,他們都耐心聆聽,積極解決,力爭市民的支持。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