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特區政府延續審慎推地策略。發展局昨日公布第三季(即2025/26年度第二季)賣地計劃,僅推出荃灣德士古道一幅可提供780伙的住宅地皮招標。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強調,雖本季官地供應減少,但以多元供應渠道保障供應目標,若連同6幅分布於洪水橋、元朗及九龍的契約修訂私人發展項目(即補地價項目),總供應量仍達4,950伙;上半年供應累計6,000伙,相當於全年目標45%,對達標持審慎樂觀態度。
本季推出招標的荃灣德士古道住宅地皮約7萬方呎,可建樓面約41.97萬方呎,提供780個單位。值得注意的是,中標發展商需配建約1萬方呎的社區設施,包括社工服務中心及特殊幼兒中心。甯漢豪指出,附屬設施規模有限,預計不會顯著影響地塊的吸引力。
對政府本季只推出一幅私人住宅土地招標,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兼主管鄭亥延認為,若政府未能維持既定的土地供應計劃,市場可能再次面臨供應短缺。為滿足市場需求,每年應提供至少2萬至2.5萬個單位,否則長遠供應壓力將會加劇。
他認為,儘管目前市場供應處於高位,有約2.8萬個未售出單位,但他認為土地出售仍在塑造未來。政府在規劃未來供應時,必須考慮長期的樓市周期。
洪水橋完成一宗原址換地申請
此外,洪水橋今季已成功完成一幅原址換地申請,其他原址換地申請仍處理中,主要涉及商業用地,之前將截止日期延至今年尾,想檢視商業用地是否需要改變用途,增加住宅樓面,檢視工作進行當中。
另外,政府首度試行產業用地新政策,甯漢豪表示,洪水橋/厦村第39A及39B區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及元朗福宏街與宏利街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早前延長招標期限至本月25日。兩幅多層產業大樓用地嘗試有兩三成樓面協助安排棕地作業者,並進行意向徵集,調整招標條款及將截標時間延後,但她說現不宜作估計,以免影響市場運作。
普縉總監(估值及諮詢)李雋傑表示,本月25日截標的兩幅產業用地,除以雙信封制進行招標,中標發展商亦需要將三成樓面面積無償交予政府以重置受收地計劃影響的棕地作業者,將會直接反映於發展商的出價內,該行預期兩幅產業用地的每方呎樓面地價850元,洪水橋/厦村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估值約35億元,元朗產業用地估值約17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