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未來中美在長期競爭中保持溝通或是常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王毅全面闡述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強調雙方應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係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著名美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王毅外長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吉隆坡會面,說明中美雙方希望能管控分歧。在中美全面競爭背景下,中美最高外交官員能在第三國進行雙邊會談很有價值,可以說是近期中美關係的一個亮點。
會談取得這個結果不容易
這位專家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中美關係對整個世界意義重大。在兩國關係上,中國一直在爭取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美國當前比較消極,明確把中美定為全面競爭關係,導致中美關係出現很多問題。「我們不能任其發展,不負責任,所以,儘管當前雙方面臨的問題很大,但是能坐下來談,中美雙方最高外交官員會談,意義很大。首先,這次會晤是值得肯定的。其次,中方借此次會晤系統地重申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和主張。最後從會談看,結果還是比較好的,雙方一個希望管控分歧,一個決定探討合作。這個結果在當前中美關係狀況之下是非常不容易的。」金燦榮說。
中美較量:美出「拳擊」 華打「太極」
浙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沖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王毅外長與魯比奧在第三方國家正式接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雙方外交溝通管道的恢復,這對中美兩國關係具有積極意義,為雙方管控分歧、避免誤解提供了基礎。選擇在第三方國家會面,與此前中美經貿團隊在瑞士日內瓦接觸模式一致,體現了雙方對「平等交往」的重視,避免了「一方訪另一方」可能引發的「誰低頭」的輿論爭議。
王沖表示,中美之間的競爭也發現了一些變化,出現一些新趨勢,可以看出更多焦點體現在第三方,正在演變成對「朋友圈」的「爭奪」。例如美國在經貿領域希望第三方國家站在自己一邊,可以預見這種「爭奪」將是長期持續的過程。中美競爭是長期、漸進的,類似「拔河」,並非短期可以解決。在中美較量中,美國出的是「拳擊」,中方則是「太極」,最終比拚的是誰的「牌多」與「決心意志」。
從此次會晤內容看,王沖表示,中美較量已經是「明牌」化,中方重申主張與態度,強調美方要有具體政策和實際行動,再次表明中方致力於通過實際行動落實高層共識、推動關係穩定的立場。「這次會見為中美雙方未來更多溝通提供了可能,可以預見,未來中美在長期競爭中保持溝通應該會是常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