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校長施家祺(左一)與應屆考生合照。左三為鄭中,左四為鄧俊榮。 受訪者供圖
●雅麗珊郡主學校考生陳藝霖(左)、甄杰豪(右)及校長成英愉。香港文匯報記者陸雅楠 攝

備戰文憑試猶如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每個跑手都在自己的賽道上奮力向前衝。當鎂光燈聚焦在奪目的狀元身上時,請大家也不要忘記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堅持奔跑的身影——有考生與病魔纏鬥仍不放棄學習;有非華語學生跨越語言藩籬只為融入這片土地;有被質疑「玩物喪志」的電競少年,用實力證明熱情與學業可以並行不悖;也有青少年在囚者希望以文憑試成績單,爭取社會的重新接納。這些年輕人以各自的方式詮釋着相同的堅持:或許起跑線不同,步伐快慢有別,但他們付出的汗水沒有被辜負。願每個奮勇拚搏的青年,都能在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閃耀發光。

身殘志堅越障礙 特殊生各自精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高鈺)每個文憑試考生都有獨特的成長經歷,那些因身體限制而被視為「走得比別人慢」的考生,正以堅韌的意志,不徐不疾地用行動書寫自身的熱血故事。下肢截癱的少年鄭中在乒乓球壇上發光發熱,多次在國際賽事贏得佳績,明年將成為精英運動員,更有望升讀政府資助大學;行動不便的陳藝霖透過刻苦的訓練,以雙手驅動輪椅,也能在田徑場上馳騁奪金;腦麻痹、不擅辭令的鄧俊榮,除了能設計適合自己的椅子,當眼見其他輪椅人士下雨時倍感狼狽,便構思出在輪椅加上遮架。這些都足以證明,體弱不是落後於人的藉口,只是各自的人生有不同的節奏,各自精彩。

今年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的雅麗珊郡主學校及甘迺迪中心共有5人報考文憑試。以最佳五科計算,前者有1人考獲11分,2人考獲10分,全部獲大專院校有條件取錄。其中雅麗珊郡主學校的陳藝霖,患有痙攣型腦麻痹,肌肉控制及肢體活動受限,仍堅持應考7科,獲考評局特批准延長作答時間、放大試卷及答題紙等。記者採訪期間見到她與老師專注商討升學事宜,臉上洋溢着對未來的憧憬。她表示,「雖然身體不便,但只要相信自我、努力學習,定能活出精彩人生。」

腦麻痹女生堅持考7科 立志做編劇

雖然藝霖的步速比其他人慢,卻鍛煉出非凡耐力。她積極參與校內輪椅比賽,曾在香港殘疾人田徑錦標賽2023奪2冠1亞、輪椅4×100米接力冠軍。她同時是校內戲劇組骨幹成員,對文字創作有濃厚興趣,現已開始創作劇本,並運用AI輔助構思大綱,學習不同敘事技巧,最欣賞瓊瑤的《還珠格格》等經典著作改編作品,她也立志成為優秀編劇,正考慮報讀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專業傳意高級文憑課程。

同校的甄杰豪患有腦麻痹,熱愛科創,「我相信創造力可改變世界」,課餘努力鑽研各類設計軟件及電腦知識,經常在家動手搞小型項目,也曾與團隊合作開發網頁遊戲,「了解到開發流程,掌握了團隊協作技巧,作品還獲教師高度評價,讓我很有成功感。」

他擬報讀港大專業進修學院資訊科技高級文憑課程,立志以科技改善人類生活。

下肢截癱生乒壇綻異彩 盼出戰殘奧

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今年有3人應考文憑試,並順利完成6科考核。下肢截癱的殘疾運動員鄭中,從小二起接觸乒乓球,6年前加入香港青少年乒乓球代表隊,每日訓練後趕回家做功課溫習。憑着堅毅及努力,在乒乓球壇上嶄露頭角,曾於殘疾人乒乓球未來賽的混雙XD10級取得金牌,明年將成為精英運動員。鄭中擬休學一年當全職運動員,再循學生運動員計劃升讀八大,其人生目標非常明確:「以乒乓球為終身職業,期盼有機會晉身殘奧會的世界舞台,退役後從事教練工作,為香港培育更多出色的殘疾運動員。」

至於患有徐動型腦麻痹症的鄧俊榮,中三時設計與眾不同的書包掛架,獲老師讚賞,激發他鑽研室內設計及視覺藝術的決心。俊榮曾花一年為自己設計椅子,並已成為實物置放在房間,可見其執行力。目前他已獲知專設計學院基礎設計文憑課程取錄。他希望在新學校結交新朋友,但也憂慮自己的與眾不同會成為融入群體的障礙,「無論如何,我都會為開學作好準備,立志將來在設計行業大展拳腳。」

雅麗珊郡主學校校長成英愉表示,部分學生受身體所限,需要更多時間和毅力,忍受傷痛完成考試,她深感敬佩,「無論他們成績如何,已樹立了最佳榜樣。」高福耀紀念學校校長施家祺則鼓勵學生,「未來縱有千重困難,亦要以更堅定步伐,繼續追尋屬於自己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