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署提供小冊子講解兩地交通差異 業界看好汽車經濟機遇
「粵車南下」計劃將於11月實施,首階段限制粵車只能停泊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吸引內地居民駕車來港經機場轉機,或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到市區;次階段才容許駕車駛入市區,初期每日限100個名額。新政策除了便利兩地人員往來,更能促進香港餐飲、零售、酒店,以至汽車維修或增值服務。同時,為讓南下司機更好適應香港交通,據悉運輸署將提供小冊子和線上課程予南下司機。中國香港汽車會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政府進一步釐清政策細節,確保粵車司機的在港體驗,並看好「粵車南下」帶來的汽車經濟機遇,相信能讓內地車主領略香港百多年汽車文化,促進粵車車主在港消費。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嚴鍇華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兩地道路系統存在一定差異,除內地「左駕右行」,香港「右駕左行」是最顯著的差異外,兩地警告標誌、指示標誌的設計亦有分別,香港駕駛者北上時需習慣,反之「粵車南下」亦然。運輸署將為南下粵車司機提供小冊子和線上學習模式,李耀培表示,協會願意提供技術支援,他透露,「司機申請成功(南下名額)之後,運輸署會發一本小冊子,據了解這本書現在還在編制中,裏面會有一些資訊性信息,包括汽車會的緊急救援電話、商業拖車電話、夜間救援服務等,也會講解香港交通環境與內地有什麼不同。」
盼釐清南下客需否裝「易通行」
至於「粵車南下」的落地細節,李耀培希望特區政府在未來3個多月內進一步釐清,包括如何支付香港隧道費,是否要強制安裝「易通行」。
他指出,香港全線隧道已使用「易通行」,無需現金或停車繳費,為確保順暢融入香港交通環境,他認為,應強制要求每日可進入市區的100個粵車司機使用「易通行」系統。「他們過來要前往各區的景點,不可能不過海、不過隧道,如何畀錢呢?『易通行』是不用錢、不用管理費用,主要是和銀行戶口聯繫,對粵車車主不構成經濟負擔。如果真的要安裝,是不是也可以在廣東省設立一些『易通行』中心,提供協助?」
他並指出,「『港車北上』一般申請14天內,就會收到許可通知。『粵車南下』涉及的數量比較少,特別是進入市區每日只有100個名額,是不是進度可以更快一些,例如7天就有結果通知。」
他並建議特區政府建立完善的預約系統,方便旅客提前預訂酒店車位和熱門景點的車位,「重點是透過預約機制分散車流,如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等旅遊景點,應預留部分車位供『粵車南下』旅客使用,同時酒店業也應提供停車預約服務,讓旅客安心規劃行程」,他相信這些配套計劃不僅能緩解交通壓力,更能提升旅客體驗,讓「粵車南下」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讚港百年汽車文化具吸引力
他看好「粵車南下」帶來的汽車經濟,李耀培說:「好多『港車北上』的車友會去內地做汽車美容、洗車,因為價格相對便宜。『粵車南下』也是一樣,香港有國際汽車文化可讓粵車車主體驗。」他解釋指,香港有百多年汽車文化,齊聚國際頂級汽車品牌,特別是一些小眾的歐洲車都有相應的修理、零配件,可以滿足汽車愛好者的不同需求。「香港的車房可能沒有內地面積大,但也有許多經驗豐富的師傅,非常識整車,汽車愛好者可以一齊交流感受。」
運輸署:擬備駕駛指南短片
運輸署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會為「粵車南下」擬備宣傳資訊,包括駕駛指南短片,當中會介紹「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讓旅客獲取交通消息和各區停車位資訊,引導入境市區的車輛至不同地區或景點。
「粵車南下」的參加者與現時粵港兩地牌及香港車輛的司機一樣,均須遵守香港的法例(包括交通法例),有關執法安排會與其他車輛一致。此外,粵港正共同制訂處理違規違法的車輛,例如逾期留港或違反香港交通法例的行政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