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字資產市場持續壯大下,多間中資證券及A股上市公司積極參與數字資產生態。在此背景下,黃國鈞(下圖)指出,內房將資產代幣化,有望成為提升房企流動性的新方法。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 香港文匯報記者章蘿蘭 攝

綠地集團旗下綠地(亞洲)證券近年獲批香港證監會頒發的數字資產諮詢服務(VA4號)及數字資產投資組合管理(VA9號)牌照升級,標誌着綠地在合規化運營和數字資產領域取得新突破。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負責人黃國鈞認為,傳統開發商需要在優化債務結構同時積極轉型,尋找新業務增長點,「高槓桿金融模式已成過去式,房企獲取金融牌照,以金融思維發展輕資產模式的金融服務,亦是延續新業務探索。」●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綠地集團指出,未來綠地將依託牌照優勢,通過區塊鏈技術,革新傳統資產管理模式,推出多元化的數字資產產品與服務,覆蓋數字資產、真實資產代幣(簡稱RWA)、數字貨幣等交易、基金募集業務。

對此,黃國鈞分析認為, 宏觀經濟增長瓶頸及房地產市場調整,導致傳統開發商需要在優化債務結構的同時積極轉型,尋找新業務增長點。很多傳統開發商本來就一直意向發展金控模式或地產金融,為了賦能地產發展規模,同時探索金融等多元化集團業務。高槓桿金融模式已成過去式,現在獲取金融牌照,以金融思維發展輕資產模式的金融服務,亦是延續新業務探索。

加快資金回籠 降投資門檻

「就房企本身而言,也確實有很多存量資產,面對回籠資金化債的需要,退出速度及回籠規模都面臨挑戰,尤其在傳統業務萎縮的背景下。資產數據化後如能利於流通,不妨嘗試並發展,畢竟房企本身優勢是熟悉房地產開發和存量運營的資產特點。」

至於這種新模式能否解決房地產行業流動性困境,黃國鈞指,RWA有真實底層資產支持,其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把大項目或者資產包項目從批發轉零售,降低入場門檻,可讓購買的投資者更多、更分散。但是RWA作為全新事物,如何讓投資者、尤其是非專業機構的散戶認知和理解,是主要挑戰。「所以RWA或數字資產的概念很好,可以提升大資產的流動性和普遍性,但是如何做到普識、如何交易、如何分派收益、如何與本幣兌換,也需要更多市場推廣與規則完善。」

看好RWA前景 需加強教育

「我認可RWA金融產品利於加強房企的流動性,但目前房地產流動性困境,不是把大資產切小,就能解決出售問題,根本在於需求和預期是否提升,」黃國鈞強調, 「 RWA將資產劃分到很小,轉換成數字化,讓更多人參與,不過只有發生真正交易,才能解決流動性困境,」他並指,對於不同的RWA資產,其去化及投資屬性也不一樣,但凡屬於投資類的,投資者通常關於資產的回報、流通便利性、穩定性等。

「RWA的核心優勢是把資產劃分成標準化的份額,便於流通; 其所包含的潛在風險主要是,如果底層資產的價值貶損或者波動,將影響有關資產的流動或交易,」黃國鈞強調,他對RWA的發展前景較為樂觀,相信隨着相關地區或國家牌照漸次落地,涵蓋的資產產品逐步豐富及交易規模放大,會成為新的主流投資產品之一。

黃國鈞亦坦言,RWA作為新事物,當前也面對很多有待完善的制度設置、市場培育、甚至一些產品的酌情權審批。他預計,RWA未來會吸引更多散戶資源,如何培養市場對該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度,是持牌人、監管機構需要努力的方向。他建議,市場發行前期,更應對於入池資產能夠精挑細選,比如通過具有高市場認可度和公信力的專業機構,進行底層資產價值評價、資產運營系統分析、資產發展可持續性評估,供投資者分享更多透明信息, 把RWA的初步市場搭建起來,料RWA的可持續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