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內地製造業出口新動能強 香港有條件把握增長機遇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三個季度分別同比增長5.4%、5.2%和4.8%。在筆者看來,國家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仍有很大機會實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助力內地進出口:用好制度區位服務優勢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且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逐季加快,第一、二、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3%、4.5%和6%,說明內地對外貿易韌性不減、結構持續優化。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人行「囤金」為大趨勢 香港拓黃金交易市場及時而重要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9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406萬盎司,較8月末增加4萬盎司,已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考慮到國際金價在9月份累計上漲超過10%,中國人民銀行9月份環比增持黃金的速度相比今年以來6萬至7萬盎司的月均增持規模有所放緩,顯示出人行在優化儲備結構、擴大黃金儲備規模與成本控制等目標之間的精準平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高排名的後續: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本欄本周繼續就香港「搶人才」政策顯效及後續發展方向展開探討。筆者認為香港在2025年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全球第4位,成為亞洲之冠。這一成績固然令人振奮,但若從報告細節與其他國際指標交叉分析,香港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尚有不足之處,生活成本高企、宜居性偏低等結構性問題,正逐漸成為制約人才長期落戶的瓶頸。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搶人才」政策顯效 盼優化教育結構鞏固成果
2025年,香港在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公布的《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全球第4位,創下歷來最佳成績,並穩居亞洲首位。誠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所言:「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節節上升……反映我們的人才政策方向正確,有實質成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不過,如果深入分析報告細節與最新數據,香港在教育資源投入、人才結構多元性及長期培育方面仍面臨挑戰,亟需政策層面的深度調整。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保中國製造業優勢 盼推激勵企業留守措施
美國於2018年發起中美貿易戰,目的是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以及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國家應對得宜,整體經濟並未受影響,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4月再以瘋狂上調關稅威脅,中國並未有半分退讓,反而以同樣方式反擊,成為在關稅戰中唯一成功抗衡美國的地方,打出漂亮一仗。即使如此,國家從「製造大國」走到「智造強國」的關鍵時刻,亦要當心製造業的外流情況,適時推出措施,讓製造業在國家繼續蓬勃發展。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共建「一帶一路」 香港可從5方向發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變為精耕細作的「工筆畫」。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旨在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領域的合作。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發力,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製造業預期改善 內需回暖待加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7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雖然連續5個月處於50%榮枯線下方,但讀數和多數分項均小幅反彈。筆者認為,雖有高溫、多雨、洪澇等天氣性、季節性因素擾動,但數據反映了反內卷政策衝擊有所減退,價格和市場預期均有較為明顯的修復。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剖析港樓租售表現分歧背後原因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數據,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雖然已連續四個月上漲,刷新逾兩年來最長連升紀錄,但四個月累計升幅僅約1.05%,年初至今整體仍錄得0.45%的跌幅。筆者認為,香港租賃市場持續活躍、樓價溫和穩定的背離走勢,是人口流入、區域供需錯配、政策導向與宏觀經濟預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恰恰折射出香港樓市的需求和供給在當前經濟與政策環境下呈現的結構性特徵。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關稅擾動全球經濟 內地外貿調結構抓機遇成關鍵
筆者在上一期專欄文章中提到,預計美國進口關稅稅率整體上行的趨勢和對轉口貿易的特別關注,都有可能影響內地企業通過轉口貿易繼續對美國出口的範圍和節奏,並為內地下半年出口增速帶來壓力。事實上,關稅也擾動了美國與全球經濟。多個研究機構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將會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減少約2%,並推動核心通脹上漲1%左右。在全球範圍內,這些提高的進口稅將削弱貿易夥伴經濟體的需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政策顯效內房趨改善 後續加碼可期
中國內地近期的宏觀數據顯示,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大幅回落2.7個百分點至接近0,剔除固定投資價格下降的影響後,仍能感受到用於基建項目建設的資金有限和企業投資意願放緩等傾向。但在本文中,筆者也希望與讀者剖析拖累內地固定資產投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銀行加強信用融資、新開工面積增速明顯回升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投資仍持續低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政策應持續發力培育內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內地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雖然低於首季的5.4%,但高於市場預期的5.1%,而環比增速亦達1.1%。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為5.3%,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成為推動GDP增長的主引擎。這是在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迎難而上取得的成績,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戰略管理與政策引導(四之四)
在前幾篇專欄文章,筆者通過分析基於彭博數據庫匯集的資料,梳理和總結了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企業開展海外併購投資的動機、特徵與結構性變化。發現企業自身特徵與東道國因素共同影響投資模式決策──高研發密度、資本密集型企業偏好跨國併購以快速獲取技術及市場資源。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財務特徵與業績改善(四之三)
基於中國企業在境外開展併購前後併購方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筆者發現具有較高的生產率、資本密集度、研發密度以及流動資產比重的中企,更傾向於選擇海外併購作為其對外直接投資方式。中企海外併購越來越體現了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等方面的變革,具備了內涵式增長、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等特點。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重點區域穩中有進(四之二)
筆者通過整理、分析和比較從彭博數據庫匯集的2019年和2024年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綠地投資和跨國併購的數據,發現相比2019年,2024年中企海外併購更集中重點區域,整體呈穩中有進。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製造業出口新動能強 香港有條件把握增長機遇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三個季度分別同比增長5.4%、5.2%和4.8%。在筆者看來,國家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仍有很大機會實現。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助力內地進出口:用好制度區位服務優勢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且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逐季加快,第一、二、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3%、4.5%和6%,說明內地對外貿易韌性不減、結構持續優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人行「囤金」為大趨勢 香港拓黃金交易市場及時而重要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9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406萬盎司,較8月末增加4萬盎司,已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考慮到國際金價在9月份累計上漲超過10%,中國人民銀行9月份環比增持黃金的速度相比今年以來6萬至7萬盎司的月均增持規模有所放緩,顯示出人行在優化儲備結構、擴大黃金儲備規模與成本控制等目標之間的精準平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高排名的後續: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本欄本周繼續就香港「搶人才」政策顯效及後續發展方向展開探討。筆者認為香港在2025年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全球第4位,成為亞洲之冠。這一成績固然令人振奮,但若從報告細節與其他國際指標交叉分析,香港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尚有不足之處,生活成本高企、宜居性偏低等結構性問題,正逐漸成為制約人才長期落戶的瓶頸。
發佈時間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港「搶人才」政策顯效 盼優化教育結構鞏固成果
2025年,香港在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公布的《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全球第4位,創下歷來最佳成績,並穩居亞洲首位。誠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所言:「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節節上升……反映我們的人才政策方向正確,有實質成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不過,如果深入分析報告細節與最新數據,香港在教育資源投入、人才結構多元性及長期培育方面仍面臨挑戰,亟需政策層面的深度調整。
發佈時間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保中國製造業優勢 盼推激勵企業留守措施
美國於2018年發起中美貿易戰,目的是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以及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國家應對得宜,整體經濟並未受影響,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4月再以瘋狂上調關稅威脅,中國並未有半分退讓,反而以同樣方式反擊,成為在關稅戰中唯一成功抗衡美國的地方,打出漂亮一仗。即使如此,國家從「製造大國」走到「智造強國」的關鍵時刻,亦要當心製造業的外流情況,適時推出措施,讓製造業在國家繼續蓬勃發展。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共建「一帶一路」 香港可從5方向發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變為精耕細作的「工筆畫」。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旨在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領域的合作。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發力,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製造業預期改善 內需回暖待加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7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雖然連續5個月處於50%榮枯線下方,但讀數和多數分項均小幅反彈。筆者認為,雖有高溫、多雨、洪澇等天氣性、季節性因素擾動,但數據反映了反內卷政策衝擊有所減退,價格和市場預期均有較為明顯的修復。
發佈時間
月份
收藏
取消收藏
剖析港樓租售表現分歧背後原因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數據,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雖然已連續四個月上漲,刷新逾兩年來最長連升紀錄,但四個月累計升幅僅約1.05%,年初至今整體仍錄得0.45%的跌幅。筆者認為,香港租賃市場持續活躍、樓價溫和穩定的背離走勢,是人口流入、區域供需錯配、政策導向與宏觀經濟預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恰恰折射出香港樓市的需求和供給在當前經濟與政策環境下呈現的結構性特徵。
發佈時間
需求
收藏
取消收藏
關稅擾動全球經濟 內地外貿調結構抓機遇成關鍵
筆者在上一期專欄文章中提到,預計美國進口關稅稅率整體上行的趨勢和對轉口貿易的特別關注,都有可能影響內地企業通過轉口貿易繼續對美國出口的範圍和節奏,並為內地下半年出口增速帶來壓力。事實上,關稅也擾動了美國與全球經濟。多個研究機構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將會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減少約2%,並推動核心通脹上漲1%左右。在全球範圍內,這些提高的進口稅將削弱貿易夥伴經濟體的需求。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政策顯效內房趨改善 後續加碼可期
中國內地近期的宏觀數據顯示,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大幅回落2.7個百分點至接近0,剔除固定投資價格下降的影響後,仍能感受到用於基建項目建設的資金有限和企業投資意願放緩等傾向。但在本文中,筆者也希望與讀者剖析拖累內地固定資產投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銀行加強信用融資、新開工面積增速明顯回升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投資仍持續低迷。
發佈時間
房地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政策應持續發力培育內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內地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雖然低於首季的5.4%,但高於市場預期的5.1%,而環比增速亦達1.1%。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為5.3%,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成為推動GDP增長的主引擎。這是在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迎難而上取得的成績,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發佈時間
增速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戰略管理與政策引導(四之四)
在前幾篇專欄文章,筆者通過分析基於彭博數據庫匯集的資料,梳理和總結了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企業開展海外併購投資的動機、特徵與結構性變化。發現企業自身特徵與東道國因素共同影響投資模式決策──高研發密度、資本密集型企業偏好跨國併購以快速獲取技術及市場資源。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財務特徵與業績改善(四之三)
基於中國企業在境外開展併購前後併購方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筆者發現具有較高的生產率、資本密集度、研發密度以及流動資產比重的中企,更傾向於選擇海外併購作為其對外直接投資方式。中企海外併購越來越體現了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等方面的變革,具備了內涵式增長、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等特點。
發佈時間
海外
收藏
取消收藏
中企海外併購洞察:重點區域穩中有進(四之二)
筆者通過整理、分析和比較從彭博數據庫匯集的2019年和2024年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綠地投資和跨國併購的數據,發現相比2019年,2024年中企海外併購更集中重點區域,整體呈穩中有進。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