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客戶端

【專家解讀】最高層戰略溝通 意義遠超雙邊範疇

2025-09-05 04:35:19 內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會談。此間朝鮮半島問題專家、曲阜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副院長李敦球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這次會談是在全球格局深刻演變、東北亞局勢處於微妙複雜的關鍵時刻舉行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溝通,其意義遠超出雙邊關係的範疇,深刻影響着地區的和平穩定與戰略平衡,為新時代的中朝關係注入了確定性,為動盪變革的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穩定因素。

築牢中朝傳統友誼「壓艙石」

李敦球指出,這次會談承前啟後,築牢中朝傳統友誼的「壓艙石」。會談首先是一次對中朝傳統友好關係的最高級別再確認。這種在最高層面的直接對話,本身就是兩國關係高水平與特殊性的最有力證明。它向世界清晰表明,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朝雙方都有意願、有智慧、有能力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兩國關係,使中朝傳統友誼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基於歷史積澱和政治互信的友誼,已成為兩國關係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擔當

李敦球指出,當前,東北亞地區局勢波譎雲詭,朝鮮半島問題懸而未決,大國博弈加劇,安全困境凸顯。在此背景下,中朝作為半島事務最重要的當事方之一,雙邊互動具有極強的地區乃至全球外溢效應。面對面會談本身就傳遞一種強有力的信號。通過最高層的直接溝通,可以有效減少誤判,積累互信,管理分歧,防止局勢失控。中方一貫堅持的「雙暫停」倡議和分階段、同步走思路,以及朝方可能關切的安全與發展問題,都能在最高層面進行最權威、最有效的交換。這為重啟有意義的對話、打破僵局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政治條件。

李敦球表示,會談還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與擔當,是中國積極履行大國責任、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又一次生動實踐。中國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袖手旁觀,而是以公正客觀的立場,勸和促談,推動各方相向而行。通過與朝方的深入溝通,中方可以更有效地傳達國際社會的合理關切,同時也能更準確地把握朝方的核心訴求,從而成為連接各方、凝聚共識的「橋樑」而非「壁壘」,為最終政治解決半島問題積累動能。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