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今年的9月,對中華兒女而言有着別樣的意義。昨日(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吸引了全球目光,本港市民亦為之動容。今日(9月4日),史詩歷史電影《南京照相館》在港正式公映,電影以細膩而深刻的故事帶港人回看沉重歷史,感悟和平的珍貴。點新聞記者今日來到戲院訪問首映場觀眾,聆聽他們的觀影感受,以及對抗戰歷史的深刻思考。
「半紀錄片」還原慘況 國弱之痛刻骨銘心
電影《南京照相館》以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一家當地照相館為線索,通過普通市民冒死保存日軍罪證的故事,將那段被血與火鐫刻的民族記憶再次帶到公眾眼前。
觀眾江女士大讚電影的呈現方式,指自己過往看到的抗戰資料及影視作品都較為碎片化,《南京照相館》則是很連貫地「講故事」,讓觀眾更容易代入那段沉重的過去。江女士指,電影以一種殘忍的細膩讓人感受到戰爭的無情,以及人性在殘酷戰爭中的掙扎,情節深刻動人。而她也坦言,自己曾了解過日軍侵華的真實歷史,相比現實中的慘烈情況,電影在刻畫日軍殘酷這方面「輕描淡寫了很多」,故事性更為突出。
「這部劇就像一部半紀錄片,通過南京照相館的照片,講述了當時日軍侵華的罪證,感覺非常強烈。」觀眾趙先生觀影後同樣感慨震撼。趙先生稱,自己參觀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對那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博物館的展示始終是以靜態為主,《南京照相館》則動態再現了當時的情景,讓人能想像到當年的中國因國力弱小而被入侵的慘況。
年輕一代存歷史認知斷層 盼電影成教育契機
電影對殘酷歷史的還原,讓人深刻感受到日軍的暴虐和先輩抗戰的英勇,對於對抗戰了解較少的香港年輕人來講,尤其有很好的歷史教育作用。「太多人不知道這段歷史了」,江女士遺憾道,許多年輕人並不了解抗戰時的家國處境。她坦言,自己曾經也對抗戰歷史較為陌生,通過歷史資料、影視作品才有了更多了解。因此,她希望《南京照相館》也能成為一扇窗,讓更多年輕人理解戰爭的無情,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
趙先生則建議,年輕觀眾可在老師或家長的陪同下觀看這部電影。「下一代應該清楚了解這段歷史。我會推薦朋友來看,因為這部劇製作非常認真、嚴謹、真實。」趙先生說,對於學生來講,最好有家長或老師在觀影中為其講解歷史,相信通過專業的引導,年輕人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外籍丈夫讚閱兵震撼 有底氣「say no」令人自豪
積貧積弱而導致外敵入侵的慘狀已一去不返,如今的中國已經以全新姿態站在世界舞台。江女士提到,昨日的閱兵儀式非常震撼,她的波蘭籍丈夫亦深受觸動。「他說看到軍隊在號令下整齊地拿起槍、轉頭向右時,覺得非常感人,說中國真的很偉大。」江女士說,丈夫對閱兵的整齊劃一印象深刻,而作為中國人,她更為祖國如今的國際地位感到自豪,哽咽表示看到祖國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有底氣和能力對所有人「say no」,真的讓人無比高興。
趙先生則大讚《南京照相館》在港公映時間與閱兵相輔相成,指兩者共同傳遞了自強與和平的訊息:「很多人質疑為什麼中國要這麼高姿態地展示力量,但片尾說得很清楚,要珍惜和平,國家要自強。」趙先生對受閱官兵的表現尤為記憶深刻,讚他們堅定的表情讓人感受到年輕一代軍人的愛國精神,讓人看到愛國的重要性、有精良軍隊保護國民的重要性。
抗戰勝利80載,中國始終珍惜國家和平、致力維護世界和平。談及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江女士與趙先生都呼籲各國不要再發動戰爭、要努力維護和平,讓大家走向一個共融的世界。從觀眾們的真摯言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南京照相館》的香港首映,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與對和平的呼喚,可以看到這部作品如何以歷史為根基,喚起人們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珍視,同時成為年輕一代了解歷史的契機。無論是回望多年前的破碎土地,抑或感慨閱兵儀式上的國富兵強,對歷史的尊重與對和平的追求,都在每一位國民心頭迴響。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任青、丁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