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點市成金|四中全會今起召開 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國經濟基本面前景如何?

2025-10-20 12:00:00 專家解讀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二十屆四中全會)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研究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擘畫下一個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現代化藍圖。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副研究員潘圓圓在節目裏指出,預計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會是此次會議重要的政策內容。

潘圓圓進一步表示,開放涵蓋「引進來」與「走出去」兩方面,「引進來」是把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外國人、外國資金、外國商品在中國提供更大舞台,歡迎其他國家分享中國增長紅利;「走出去」則是通過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互利交往,分享中國經驗,推動國際貿易投資繁榮。

談及近期中美經貿關係,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美國的目標是通過極端經濟威脅,迫使中國在稀土管制上全面讓步,防止中國在戰略資源領域獲得對美方的反制優勢,這既是為雙方月底的APEC會晤談判增加籌碼,也反映出中美在技術與供應鏈安全方面更長期的競爭,未來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對於市場關注的APEC領袖峰會,宋清輝認為,中美元首在會議期間會晤的可能性很大,但前景難言樂觀,成果可能偏向於管控風險和短期降溫,不太可能達成全面協議。因為中美雙方在稀土、關鍵軟件、戰略科技上的分歧不太可能通過這一次會晤解決。目前,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通過談判達成戰略性休戰,例如美國可能縮小、延遲100%關稅的實施範圍,或者以其他形式折中,中國可能在稀土的許可豁免上做出更明確承諾,以穩定市場預期。

關於新一輪貿易摩擦對港股的影響,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過去幾個月市場似乎對關稅變化不太敏感,但此次中美關係再次惡化可能超出市場預期。當關稅或出口管制成為兩國政府政策或競爭因素時,可能會帶來較大波動,資金可能會從股市流向黃金等資產。

宋清輝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威脅會放大短期市場的恐慌情緒,但四中全會的政策藍圖將塑造長期價值。A股短期內可能呈現劇烈波動態勢,但會有政策「托底」。芯片、出口、軟件等相關板塊可能會先承壓,資金恐慌性拋售後,會迅速轉向內循環、國產替代以及政策強力的軍工、稀土等領域。

宋清輝還提到,長期來看,四中全會規劃的長期政策藍圖可能為長期利好核心資產,相關硬科技、新能源、大消費龍頭可能會獲得政策和內資的長期配置青睞,港股可能會迎來估值修復的結構性機會,高分紅、低估值的國企和大型科技公司板塊可能更具吸引力。

潘圓圓指出,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基本面非常穩健,包括在市場、對外開放等指標都取得了矚目成就。此次四中全會的規劃、政策的出台,將會進一步夯實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中短期來看,今年中國出現了一系列標誌性創新事件,疊加一系列鼓勵外資流入的政策,會共同推動市場對中國資產的重估,中國資本市場更有韌性和活力,對短期擾動的承載力也更強。

(採訪:郭瀚林、倪巍晨|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及製作:任青、鹿洺)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