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智能機場「黑科技」亮相灣區!今天(8日),「2025國際機場博覽會」暨第十屆中國機場服務大會在廣州揭幕,吸引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家機場參與;五大主題展區同步開放,全方位展現全球民航前沿科技與發展成果。其中,機場數字孿生平台、AI安檢儀、跑道機器人、機場安防智能設備系列、飛行安全監測及應急救援設備等備受關注,展示中國民航強國建設成果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活力。

集中呈現行業最新技術成果
本屆博覽會涵蓋了民航專業設備展、民航工程技術及新質生產力展、機場服務創新產品展、航旅文體融合展、空港產業經濟新業態展等五大主題展區,集中呈現行業最新技術成果。其中,機場智能化升級備受矚目,集中展示AI安檢儀、飛行安全監測及應急救援等專業設備在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創新成果。而在機場跑道、滑行道等關鍵區域,智能機器人也已經可以替代或輔助傳統人工操作,對跑道進行巡邏、檢測、驅鳥、清掃異物等,以提升機場運行的安全性。
記者現場了解到,華為公司聚焦構築「民航堅實數智底座」,圍繞航班流、旅客流等,基於雲、大數據和AI以及超強算力平台等能力,推出「機場數智平台解決方案」;其中,通過IOC智能運控中心、智能機位分配、航班保障節點採集、光感圍界等創新技術,構建安全基礎更穩固、運行保障更高效、服務體驗更優質的「智慧機場」。

智能化創新 彰顯中國民航「硬實力」
機場數字孿生平台則創新機場運行監管技術,提升機場運營的效率與智能化水平。通過結合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構建機場虛擬現實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新通道,實現了對航班調度、旅客流動、行李處理和安全檢查等多個環節的實時監控和動態調整。此外,該平台還具有運行方案仿真推演等先進技術,未來運行方案規劃計算僅需分秒即可完成。

博覽會還展出「智慧機場3D可視化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航班調度系統」等新質生產力技術。而生物識別通關、行李智能追蹤、VIP智能候機廳等服務創新產品,則重構旅客出行體驗;還有航司主題航線與文旅IP聯名項目、智能倉儲設備與無人駕駛系統等,全面展現「航空+」產業融合新生態,彰顯中國民航「硬實力」。
開創中外機場協會戰略合作新先例
博覽會期間,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與新西蘭機場協會將簽署合作協議,開創中外機場協會戰略合作新先例。此外,博覽會還陸續舉辦《智慧機場·數字建造》《跨境協同·生態共建:航旅融合新實踐》《數智驅動·生態協同:構建民航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等專題研討會,行業專家聚焦智慧樞紐建設、智馭設備應用、智聚空港經濟等領域分享新理念、新技術及新模式。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