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年度論壇2025」時表示,雖然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充滿挑戰,但香港將堅定推動綠色轉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樞紐,香港有能力為全球綠色轉型作出貢獻。他強調,香港正朝着2035年將碳排放量減半,並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邁進。這一目標基於四大關鍵戰略:發電脫碳、提高建築能效、推動綠色交通和減少廢物。●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曉旭、黃安琪
在發電領域,陳茂波指出,2026年跨境清潔能源傳輸系統升級後,預計零碳電力佔比將從25%提升至35%;將軍澳新設施完工後零碳能源在燃料結構中有望提升至約60%-70%。建築節能、綠色運輸及減廢措施亦同步推進。
內地首季二氧化碳排放降1.6%
陳茂波續指,中國與亞洲多個經濟體正積極推進綠色能源轉型。中國2025年首季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1.6%,清潔能源擴張首次成為減排主因。亞太區能源轉型投資去年首破1萬億美元;東盟近期峰會重申氣候韌性承諾,「一帶一路」經濟體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十年間從不足5%躍升至30%。他指出,中國今年能源轉型投資料達8,200億美元,佔全球近四成。
他表示,香港去年發行超過800億美元可持續債務,綠色債券佔區域總量近半。今年上半年可持續債務發行額按年增長15%。證監會已批准了逾200隻ESG基金,管理資產突破1,400億美元。金管局即日就《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擴容展開諮詢,涵蓋更多行業及氣候適應內容。
在創新方面,他強調,科技創新是推動綠色轉型的引擎。香港科技園與數碼港已匯聚逾250家綠色科技企業,涵蓋智能電網、碳捕集、可持續航空燃料及新一代電力系統等範疇。香港亦正吸引世界各地的優質綠色企業落戶,並協助其連結大灣區及國際市場,利用AI推動綠色解決方案。他總結,香港願成為全球綠色轉型中的可靠夥伴,透過金融、科技與人才協作,「將氣候挑戰化為機遇」。
港連續七年稱冠亞洲綠色債市
另外,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出席同一場合時指出,作為亞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有獨特定位,連接着全球資金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在地緣政治挑戰、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及氣候行動需求的背景下,香港正致力於引領亞洲及全球的綠色轉型。去年,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市場(包括債券和貸款)規模突破840億美元,其中綠色和可持續債券達430億美元,佔區域市場45%的佔比。
自2018年以來,香港連續七年穩居亞洲綠色債券市場首位。他強調為了維持領導地位,本港採取四大支柱策略:促進市場發展、推動金融創新、提高永續發展透明度、人才培養與增強數據。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