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職業寫作者,我在大多數的時候稱自己是一個「編織文字」的人,並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一個「作家」。就像此前有的詩人「塌房」後,寫詩的人都害怕別人說︰「你是詩人,你全家都是詩人。」
文匯報
漢字多為一字一音,但是經常有「一字多寫」,也有因語境不同、字義有異而出現「一字多讀」。前者涉及「異體字」,後者則是「破讀」。如果字義未變而有另外的讀音,則是「異讀」「又讀」。今時香港有些人絕不承認任何「異體」「異讀」,遇上較為「弱勢」的「異體」「異讀」,便聲大夾惡地罵人寫錯字、讀錯音,煩死了!
文匯報
我一向不太焦慮,即便是在被AI的浪潮裹挾着往前走的過程中,也還算得上是淡定的。但這些天看到前谷歌高管Mo Gawdat在訪談中說到的「2027中產滅絕預言」,心裏不免悸動了一下。
文匯報
這件由翰林賴際熙(1865年-1937年)撰、翰林溫肅(1879年-1939年)書的館閣體墨寶《恭祝誥授中憲大夫馮平山先生七秩榮壽大慶序》,筆者早於2017年已在本欄介紹過。馮氏(1860年-1931年)為香港殷商、慈善家,其子馮秉芬(1911年-2002年)亦為本港政商界名人。
文匯報
智能手機和互聯網高度普及,再加上自媒體興旺發達,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最為人熟知的名句必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前些年智能手機未算通行,筆者已經感覺這「天涯若比鄰」要到了我們這代人才真正實現。頻年以來經網絡結識上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朋友,中國內地、旅居歐美的都有,當中有些還從未會面呢!感受頗深的,還有今世再無「懷才不遇」了!任誰有一門巧藝傍身,都可以將自己的本事送上網絡世界。若得網友廣泛認可,還有機會發家致富。
文匯報
想起江中靖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是她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研究生時,以及在香港獨立電影《涅雲奴》中擔任女主角時,那一襲白衣、長髮飄飄,夢幻般的,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的樣子。實在是很難將她與機器人聯繫在一起。然而,在10月23日這天,英國倫敦UCA(英國創意藝術大學)畫廊裏出現了一個和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確切地說,是一個和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頭顱。
文匯報
十多年前某日,一位工程界的前輩感慨地告訴筆者,他經手的工程項目「標書」都改用中文,而且還是簡體字云云!「標書」是指「勞務提供方」為爭取到客戶「招標項目」而提交的計劃書,內容要回應客戶的要求,詳列己方的方案,包括各種規格、價錢和完成日期等等。
文匯報
女兒休假從澳洲回國,短短的假期內將「檔期」安排得滿滿當當,用廣府人的話講是「仔大仔世界」,北方人亦說「孩兒有孩兒事」,我這親媽便成了女兒的專職司機,不定時不定點地接送女兒辦事和她與髮小、同學們聚會。
文匯報
香港「紅學索隱派」大家李知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葛量洪教育學院退休後,投入「猜謎」隊伍去,以「非賣品」的形式共刊行了四冊《紅樓夢謎》。另有《不外如是齋詩詞草稿》和《退居集》傳世。
文匯報
在一眾「為食」的朋友中,我時常感到慚愧的是我作為一個相當「為食」的人,身形看起來很大隻,食量卻是出名的小,因此朋友們都不願意請我去吃自助餐,認為會「蝕本」。我便很羨慕那些又「識食」又「食得」的人。
文匯報
台灣杜世傑律師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版《紅樓夢悲金悼玉實考》《紅樓夢原理》《紅樓夢考釋》3部「紅學索隱派」的傑作。因以「非賣品」形式發行,流通不廣。杜律師開宗明義反駁了胡適的「猜笨謎說」,在《紅樓夢悲金悼玉實考》序言指出:「《紅樓夢》絕不是笨謎,而是合情合理的謎。作者在異族統治之下,文網嚴密之時,發出悲金悼玉的心聲,除了用隱語,猶當奈何?」杜氏強調「悲」在此作「憤恨」解,「悲金」就是痛恨清朝(其國號原作「金」,史稱「後金」);玉指明朝,「悼玉」是哀悼亡明。
文匯報
遠在澳洲的女兒工作日發了外出玩耍的朋友圈,把我和她姑姑嚇了一跳。雖然女兒已經是上班族,但在我們心裏,她還是從前那個沒長大的小女孩,看到她晒出和朋友們去郊遊野餐的圖片,就本能地以為她在「逃課」了。
文匯報
顯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