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點滴】憶念潘文傑導演
2006年春夏間的一個上午,周秉德大姐(周恩來總理侄女)和我正在北京中外友協的辦公室開會,準備籌劃一系列紀念周總理的活動,從書籍出版、展覽、講座、音樂會、紀錄片、電視電影等,皆有涉獵,談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剛想到我們電影公司的潘文傑導演,恰逢在北京,3人坐言起行的性格,就隨即相約在當日下午於中外友協續談電影部分,記得周大姐翌日便安排潘導演前赴天津製片廠談合作事宜,蓋天津南開是周總理年少成長的地方,大家都想拍他青葱歲月的故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閱兵後有感
閱兵的意義,體現了成書於春秋末年孫武著作《孫子兵法》的智慧,這部全世界最早的軍事兵書,其核心思想︰不強調暴力,而是強調智慧和策略,追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九三閱兵
轉眼10年,2015年9月3日,我國首次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具有創新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將抗戰勝利紀念提升至與國慶同等的政治高度,建立了每10年一次抗戰勝利閱兵的新傳統,體現了對歷史記憶的政治運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經典重現
鳳凰衛視香港台播映《麗花皇宮》舞台劇,一連兩天(周六及周日)在晚上10時的「難忘經典系列」裏選放,然後深宵、翌日再重播 ,對於「夜貓子」的媽媽和我來說,竟可一看再看三看……熟悉不過的劇情、歌曲與演員,看得津津有味,懷念戲劇描寫的那個上世紀六七十年,細味歌者演員的熱誠專業,一個璀璨輝煌的時代,正是「經典」所在,讓人難忘難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昔日的舊圖片
手機屏幕的影像系統又不停彈出昔日8月天歐遊的圖片集,要感謝科技的日新月異,不需要照相機,不用去沖印店,不再要張貼相簿……旅遊記憶就活在手機裏,長放貯存,歷久常新,更會系統地編上圖集、配備音樂、剪輯自如地不時活現眼前,還細緻地分門別類,替我們記着久遠的時間和地點……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旅遊留下的回憶
準備觸動手機為文的時候,是8月8日,屏幕剛巧彈出我個人在不同年份的8月8日照片系列……驚覺原來在疫情前,這段日子我總不在港,或旅遊、或公幹,香港的8月天,是我慣常離開的季節。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仁愛精神服務社會
婚後很忙,每天要處理夫家不同事務,但每當有問題,誼父(蘇仲平院士)定會幫忙解決,1995年,我們公司投資的其中一部電影《海根》,在拍攝過程中以及舉行義映會時,誼父也介紹了許多好友協助。總之,凡是正義的事情,誼父皆義不容辭幫助,給予支持和鼓勵。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 滴】誼父「追思會」有感
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成立於1953年,是一所非牟利機構,至今已超過70年歷史。日前在會內可容納逾千人的尖沙咀會堂,舉行了我們尊敬的蘇仲平理事長(也是我誼父)追思會。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端正賢淑」你鼓舞了我
這座始建於1871年的聖若瑟堂,屹立在花園道37號,超過150年,每次回家車途總會經過,或者有時由家裏漫步去中環、香港公園,也是必經地。但我不是天主教徒,從未入內體驗,只是多年來習以為常「擦身而過」,看到「它」,就知道靠近家門,感覺心之所安。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送別》
「人生難得歡聚,惟有別離多」——摘自弘一法師(李叔同)的著名曲詞《送別》名言。一向不愛「送別」的感覺,太神傷又無奈,但人生在世匆匆數十載,愈年長就愈多「送別」的經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難以忘懷的《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最好季節邂逅最美新疆
母親和女兒在2002年,已踏上當年剛重新換裝的新東方快車豪華旅遊專列,遨遊絲綢之路,她們先乘坐飛機到北京,專列西安(古稱長安)出發,沿線途經甘肅的蘭州、嘉峪關、敦煌等地,再通往新疆的吐魯番、烏魯木齊等城市,完成了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工作人員精心的安排和服務,完善的設施,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如畫,伴隨盛宴、歌舞、熱情的少數民族……20多年前,已讓人讚不絕口!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伊鐵路開通
在中伊鐵路開通不足一個月的時間,美國終於突襲伊朗核設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 滴】思念父親
父親已離開我36年了,自1989年跟他歡度最後一次父親節。每年的父親節,總愛凝望母親梳妝枱上這幀照片——那年9歲的我,輕倚在父親懷抱,過着無憂無慮的童年……彷彿重回那段充滿喜悅溫馨的歲月!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傳統文化的習俗
端午節蘊藏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深厚情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告別海運戲院
想不到30多年後,跟母親重臨海運戲院,竟是告別「她」走向最後一天的閉幕時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憶念潘文傑導演
2006年春夏間的一個上午,周秉德大姐(周恩來總理侄女)和我正在北京中外友協的辦公室開會,準備籌劃一系列紀念周總理的活動,從書籍出版、展覽、講座、音樂會、紀錄片、電視電影等,皆有涉獵,談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剛想到我們電影公司的潘文傑導演,恰逢在北京,3人坐言起行的性格,就隨即相約在當日下午於中外友協續談電影部分,記得周大姐翌日便安排潘導演前赴天津製片廠談合作事宜,蓋天津南開是周總理年少成長的地方,大家都想拍他青葱歲月的故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閱兵後有感
閱兵的意義,體現了成書於春秋末年孫武著作《孫子兵法》的智慧,這部全世界最早的軍事兵書,其核心思想︰不強調暴力,而是強調智慧和策略,追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九三閱兵
轉眼10年,2015年9月3日,我國首次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具有創新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將抗戰勝利紀念提升至與國慶同等的政治高度,建立了每10年一次抗戰勝利閱兵的新傳統,體現了對歷史記憶的政治運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經典重現
鳳凰衛視香港台播映《麗花皇宮》舞台劇,一連兩天(周六及周日)在晚上10時的「難忘經典系列」裏選放,然後深宵、翌日再重播 ,對於「夜貓子」的媽媽和我來說,竟可一看再看三看……熟悉不過的劇情、歌曲與演員,看得津津有味,懷念戲劇描寫的那個上世紀六七十年,細味歌者演員的熱誠專業,一個璀璨輝煌的時代,正是「經典」所在,讓人難忘難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昔日的舊圖片
手機屏幕的影像系統又不停彈出昔日8月天歐遊的圖片集,要感謝科技的日新月異,不需要照相機,不用去沖印店,不再要張貼相簿……旅遊記憶就活在手機裏,長放貯存,歷久常新,更會系統地編上圖集、配備音樂、剪輯自如地不時活現眼前,還細緻地分門別類,替我們記着久遠的時間和地點……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旅遊留下的回憶
準備觸動手機為文的時候,是8月8日,屏幕剛巧彈出我個人在不同年份的8月8日照片系列……驚覺原來在疫情前,這段日子我總不在港,或旅遊、或公幹,香港的8月天,是我慣常離開的季節。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仁愛精神服務社會
婚後很忙,每天要處理夫家不同事務,但每當有問題,誼父(蘇仲平院士)定會幫忙解決,1995年,我們公司投資的其中一部電影《海根》,在拍攝過程中以及舉行義映會時,誼父也介紹了許多好友協助。總之,凡是正義的事情,誼父皆義不容辭幫助,給予支持和鼓勵。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 滴】誼父「追思會」有感
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成立於1953年,是一所非牟利機構,至今已超過70年歷史。日前在會內可容納逾千人的尖沙咀會堂,舉行了我們尊敬的蘇仲平理事長(也是我誼父)追思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端正賢淑」你鼓舞了我
這座始建於1871年的聖若瑟堂,屹立在花園道37號,超過150年,每次回家車途總會經過,或者有時由家裏漫步去中環、香港公園,也是必經地。但我不是天主教徒,從未入內體驗,只是多年來習以為常「擦身而過」,看到「它」,就知道靠近家門,感覺心之所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送別》
「人生難得歡聚,惟有別離多」——摘自弘一法師(李叔同)的著名曲詞《送別》名言。一向不愛「送別」的感覺,太神傷又無奈,但人生在世匆匆數十載,愈年長就愈多「送別」的經歷……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難以忘懷的《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最好季節邂逅最美新疆
母親和女兒在2002年,已踏上當年剛重新換裝的新東方快車豪華旅遊專列,遨遊絲綢之路,她們先乘坐飛機到北京,專列西安(古稱長安)出發,沿線途經甘肅的蘭州、嘉峪關、敦煌等地,再通往新疆的吐魯番、烏魯木齊等城市,完成了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工作人員精心的安排和服務,完善的設施,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如畫,伴隨盛宴、歌舞、熱情的少數民族……20多年前,已讓人讚不絕口!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伊鐵路開通
在中伊鐵路開通不足一個月的時間,美國終於突襲伊朗核設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 滴】思念父親
父親已離開我36年了,自1989年跟他歡度最後一次父親節。每年的父親節,總愛凝望母親梳妝枱上這幀照片——那年9歲的我,輕倚在父親懷抱,過着無憂無慮的童年……彷彿重回那段充滿喜悅溫馨的歲月!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傳統文化的習俗
端午節蘊藏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深厚情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告別海運戲院
想不到30多年後,跟母親重臨海運戲院,竟是告別「她」走向最後一天的閉幕時刻……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