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人文載道,匯則興邦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點滴】陳美齡豐盛的人生
感謝好友陳美齡(Agnes)教授邀請我参與她擔任發起人舉辦的《首屆全港中小學生寫作比賽「我為什麼喜歡這一本書」》頒獎禮,許多年沒有踏足中大——記得有一回替「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任司儀,在中大戶外校園舉行,已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唸大學那段歲月。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理解古籍勿鑽牛角尖
上世紀九十年代經常在電視台、電台主持中文教學節目的國學學者鄧昭祺教授,年輕時畢業於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系,行醫多年。因熱愛中國文學,再修讀中文,師承陳湛銓老師,最終「棄醫從文」,放棄高薪厚職的醫生工作,轉戰中文教學,曾於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任教17年,2014年出任明德學院教授暨中國研究課程主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清明節 孝親敬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禮之用 和為貴
在科技發展迅速,資訊氾濫的今天,愈見社會紛亂無常,人心動盪不安,想起我們長輩常言「以和為貴」,尤為珍惜。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意謂:「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和諧為可貴。先王治國,就以這樣為美,大小事情都這樣。有行不通的時候,單純地為和諧而去和諧,不用禮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湯告魯斯的魅力
《Top Gun》續集,香港譯名:《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Maverick)2022年在港正式公演時,疫情仍嚴重,哪敢到電影院去冒險?這套我們足足等了36年的電影續集,我卻因疫情又多等了兩年……終於近日在家,看Netflix圓了心願。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在攝製電視特輯《世說論語》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年輕的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副研究員程羽黑博士,他自幼在日本接受教育,後回國就讀,獲取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語言學和文獻學。14歲時曾出版《天為神州降此童︰黑黑癸未詩詞存稿》,有「中國古典詩詞界神童」之稱。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重拾珍貴的傳統文化
陳顥哲校友於2012年自台灣來港,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饒宗頤國學院研究助理,專研中國經學及中國學術史。他告訴我們:「在台灣的中學教育裏,我們早就接觸到一些中國文化教材,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所謂經書的『四書』部分。我在初中時,已非常驚訝,為什麼一個兩千多年前的人,他講出來的話剛好可解決我當時的人生難題。在那樣的環境下,我開始對孔子這個人感興趣,就開始學習《論語》,後來選擇了中國經學作為我主要的研究對象。這也是台灣教育在傳統文化背景下的一個延續吧。我們年輕一代可以從傳統文化上得到相應的養分,並以此解決我們人生的問題。我看到孔子對理想、對文化的堅持,以及對知識的熱愛。孔子在我求學的路途中,一直支持我,使我願意持續不斷在中文系這個領域發展和接受傳統文化。」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全港學界徵文比賽
《世說論語全港學界徵文比賽》剛於上周四(2月29日)截止報名,由於參賽者十分踴躍,故截止日延期了一個月,讓更多同學參與。大家感到欣慰和鼓舞的是,參賽文章全都甚具水平,既熟悉「論語」,且悟道透徹,讓我們對香港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重拾信心——在一切以功利為重的現今社會,不少有心人(中文老師們)仍舊在默默耕耘,努力向莘莘學子傳承儒家思想,精神可嘉!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人生的價值和尊嚴
已來港逾十年的俄羅斯人費安德博士,早年於德國圖賓根大學取得漢學系博士,2012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專研道家哲學早期發展,及中國最近40年被發現的新文獻思想,其後擔任該院的中文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春節期間,留港度歲:團年飯、守歲天亮、年初一祭拜茹素、年初二開年……我們持之以恒的中國傳統習俗,年輕一輩的兒女亦樂於奉行,還有我們的貓咪豆哣和喵喵,大家安在家中,樂也融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平等和仁愛
在期待曾為法國國禮而備受矚目的《論語導讀》中文譯本(現今珍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將以《孔子與君王之學》為書名出版紀念中法建交60周年的時候,不禁想起當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擔任研究員的法國人賀旦思博士。賀博士2013年來港,自小喜愛中國文化,專研中國古代占卜學、中國思想史與文獻學,懂得多國語言,包括法文、希臘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中文。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與物為春」——互勉
執筆之日,為癸卯年十二月廿五日——是日「立春」。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法建交60周年
2024年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60周年。1964年,在戴高樂將軍的推動下,法國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這個在當時大膽的決定被我國領導人視為法國獨立外交的典範。美國直到1979年才與北京建交。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樂遊香港公園
小時候,做完功課,吃過晚飯,曾祖母總會帶我到家對面的小花園蹓躂,可以開心整個晚上。那時候,家裏看到每月付費「麗的映聲」(後來幾經演變而成為的「亞洲電視」),但父母只讓我每日看半小時電視節目,於是,夜遊小花園是我兒時的賞心樂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人生道德哲學
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日語和英語的美國人魏寧博士,是美國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及博士、哈佛大學數學系學士。2010年來港,曾任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助理教授,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魏寧博士專研中國中古文學,對唐詩甚有研究。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天命
孔子也有宗教精神嗎?綜觀《論語》,孔子曾多次提及「天」、「鬼神」等,所以,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榮休教授費樂仁認為孔子也有宗教精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陳美齡豐盛的人生
感謝好友陳美齡(Agnes)教授邀請我参與她擔任發起人舉辦的《首屆全港中小學生寫作比賽「我為什麼喜歡這一本書」》頒獎禮,許多年沒有踏足中大——記得有一回替「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任司儀,在中大戶外校園舉行,已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唸大學那段歲月。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理解古籍勿鑽牛角尖
上世紀九十年代經常在電視台、電台主持中文教學節目的國學學者鄧昭祺教授,年輕時畢業於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系,行醫多年。因熱愛中國文學,再修讀中文,師承陳湛銓老師,最終「棄醫從文」,放棄高薪厚職的醫生工作,轉戰中文教學,曾於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任教17年,2014年出任明德學院教授暨中國研究課程主任。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清明節 孝親敬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禮之用 和為貴
在科技發展迅速,資訊氾濫的今天,愈見社會紛亂無常,人心動盪不安,想起我們長輩常言「以和為貴」,尤為珍惜。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意謂:「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和諧為可貴。先王治國,就以這樣為美,大小事情都這樣。有行不通的時候,單純地為和諧而去和諧,不用禮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湯告魯斯的魅力
《Top Gun》續集,香港譯名:《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Maverick)2022年在港正式公演時,疫情仍嚴重,哪敢到電影院去冒險?這套我們足足等了36年的電影續集,我卻因疫情又多等了兩年……終於近日在家,看Netflix圓了心願。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在攝製電視特輯《世說論語》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年輕的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副研究員程羽黑博士,他自幼在日本接受教育,後回國就讀,獲取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語言學和文獻學。14歲時曾出版《天為神州降此童︰黑黑癸未詩詞存稿》,有「中國古典詩詞界神童」之稱。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重拾珍貴的傳統文化
陳顥哲校友於2012年自台灣來港,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饒宗頤國學院研究助理,專研中國經學及中國學術史。他告訴我們:「在台灣的中學教育裏,我們早就接觸到一些中國文化教材,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所謂經書的『四書』部分。我在初中時,已非常驚訝,為什麼一個兩千多年前的人,他講出來的話剛好可解決我當時的人生難題。在那樣的環境下,我開始對孔子這個人感興趣,就開始學習《論語》,後來選擇了中國經學作為我主要的研究對象。這也是台灣教育在傳統文化背景下的一個延續吧。我們年輕一代可以從傳統文化上得到相應的養分,並以此解決我們人生的問題。我看到孔子對理想、對文化的堅持,以及對知識的熱愛。孔子在我求學的路途中,一直支持我,使我願意持續不斷在中文系這個領域發展和接受傳統文化。」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全港學界徵文比賽
《世說論語全港學界徵文比賽》剛於上周四(2月29日)截止報名,由於參賽者十分踴躍,故截止日延期了一個月,讓更多同學參與。大家感到欣慰和鼓舞的是,參賽文章全都甚具水平,既熟悉「論語」,且悟道透徹,讓我們對香港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重拾信心——在一切以功利為重的現今社會,不少有心人(中文老師們)仍舊在默默耕耘,努力向莘莘學子傳承儒家思想,精神可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人生的價值和尊嚴
已來港逾十年的俄羅斯人費安德博士,早年於德國圖賓根大學取得漢學系博士,2012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專研道家哲學早期發展,及中國最近40年被發現的新文獻思想,其後擔任該院的中文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春節期間,留港度歲:團年飯、守歲天亮、年初一祭拜茹素、年初二開年……我們持之以恒的中國傳統習俗,年輕一輩的兒女亦樂於奉行,還有我們的貓咪豆哣和喵喵,大家安在家中,樂也融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平等和仁愛
在期待曾為法國國禮而備受矚目的《論語導讀》中文譯本(現今珍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將以《孔子與君王之學》為書名出版紀念中法建交60周年的時候,不禁想起當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擔任研究員的法國人賀旦思博士。賀博士2013年來港,自小喜愛中國文化,專研中國古代占卜學、中國思想史與文獻學,懂得多國語言,包括法文、希臘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中文。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與物為春」——互勉
執筆之日,為癸卯年十二月廿五日——是日「立春」。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法建交60周年
2024年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60周年。1964年,在戴高樂將軍的推動下,法國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這個在當時大膽的決定被我國領導人視為法國獨立外交的典範。美國直到1979年才與北京建交。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樂遊香港公園
小時候,做完功課,吃過晚飯,曾祖母總會帶我到家對面的小花園蹓躂,可以開心整個晚上。那時候,家裏看到每月付費「麗的映聲」(後來幾經演變而成為的「亞洲電視」),但父母只讓我每日看半小時電視節目,於是,夜遊小花園是我兒時的賞心樂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人生道德哲學
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日語和英語的美國人魏寧博士,是美國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及博士、哈佛大學數學系學士。2010年來港,曾任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助理教授,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魏寧博士專研中國中古文學,對唐詩甚有研究。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天命
孔子也有宗教精神嗎?綜觀《論語》,孔子曾多次提及「天」、「鬼神」等,所以,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榮休教授費樂仁認為孔子也有宗教精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