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香港文匯網
熱門搜尋:
文匯報
海外版
文匯報
香港仔
海外版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熱門搜尋:
首頁
香港
神州
灣區人
灣區企業
灣區生活
灣區文化
灣區旅遊
灣區人才
灣區政策
灣區服務易
經濟
財經
地產
投資
財評
數字經濟
國際
評論
社評
評論
來論
視頻
新聞
訪談
直播
文化
文博
藝術
文學
娛樂
生活
旅遊
美食
時尚
健康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專欄
圖集
香港
神州
國際
地方聯播
文匯報
香港仔
海外版
熱門搜尋:
首頁
香港
時事
神州
灣區人
經濟
國際
評論
視頻
文化
娛樂
生活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專欄
熱點
圖集
文匯報
調查
論壇
地方聯播
互動
廣告
搜索結果
首页
首頁
香港
神州
灣區人
- 灣區企業
- 灣區生活
- 灣區文化
- 灣區旅遊
- 灣區人才
- 灣區政策
- 灣區服務易
經濟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財評
- 數字經濟
國際
評論
- 社評
- 評論
- 來論
視頻
- 新聞
- 訪談
- 直播
文化
- 文博
- 藝術
- 文學
娛樂
生活
- 旅遊
- 美食
- 時尚
- 健康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欄
圖集
- 香港
- 神州
- 國際
文匯報
地方聯播
返回上一頁
全部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相關度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顯示更多
(有片)在港外國人Chris:我喜歡香港,因為這裏可以讓我安全且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來自法國的Chris是一位街頭藝人,年少時自學小提琴,天性愛自由的他後決定以此為職業,從20歲開始至今已在街頭拉琴44年,走過41個國家的上千座城市,其中最喜歡的便是他一住就是20多年的香港。
06月30日 00:51:47
張小雙
(有片)菜檔老闆黃文達:「生於斯,長於斯」,香港給我一份歸屬,我對香港滿懷熱愛
「香港是我出生的地方,所謂『生於斯,長於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後,我們不用再看外國人的臉色過活,沒有理由不熱愛這裏。」在灣仔鵝頸街市內,菜檔老闆黃文達站在自己菜檔前,細述自己的香港情。
06月30日 00:00:52
张斐
(有片)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衫裁縫鴻仔:我喜歡香港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讓我看到不同文化的生命力
一走進長衫裁縫李昇鴻(鴻仔)位於觀塘工業區的工作室,左邊靠牆是一台服役超過20年的二手舊式腳踏衣車,中間是一張巨大的工作台,上面擺滿了布料、縫衣針、木尺、粉線袋等長衫製作工具,其中還有幾個瓷碗和茶杯,這是用來裝「漿糊」的容器。
06月30日 00:00:50
张斐
(有片)老字號掌舵人趙祚宏:香港是一個商機處處和多元化地方,能夠包容外來的文化和透過中西文化合璧,才能讓我的店有如今的成就
香港薈萃了中西飲食文化,有「美食天堂」的美譽,小巷各處的老字號更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以味覺的記憶牽連着這個城市,展示香港老店的堅守匠心、與時俱進、尊重傳統又開放包容的精神,為香港增添煙火氣和暖意人情味。
06月30日 00:00:46
张斐
(有片)新組建家庭的港人李湃豐:我的家人、事業、最享受的風光都在香港,這也是我愛香港的理由
「我和老婆相識在小學二年級,自那時起我們便開始每年同班直到中三,其實雙方當時都互有好感,但之後我轉校了,大家便很多年沒有機會再見。到了2018年,我在北京讀完大學後返回香港工作,我們久別重遇,之後重新了解對方,又拍了幾年拖,大家感情成熟,於是便想組織家庭。」從事公共行政的李湃豐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甜蜜地細訴他與太太在香港重遇、定情的美好時光。
06月30日 00:00:17
张斐
(有片)社區義工陳懷彬:香港是福地,不但經濟繁榮,也全世界最自由的一個城巿
61歲的陳懷彬,15歲移居香港一住便46年,一直利用工餘時間投身社區服務,與平田邨街坊鄰里建立深厚感情,以往因工作關係曾駐派外地並有移居外地的機會,但他實在不捨得香港這個家,堅持服務香港社區。
06月30日 00:00:14
张斐
(有片)中學生呂米高:香港最可愛的地方是共融,不同種族、背景、階級的人都能共冶一爐平等相處
出身基層家庭的中五學生呂米高認為,香港的一大可愛之處在於共融,不同種族、背景、階級的人都能共冶一爐,平等相處。為此,他積極於課餘時間裝備自己,以青少年共融大使身份,與特殊教育需要(SEN)同學及少數族裔青少年建立友誼,體驗平等多元,了解彼此需要,立志日後投身社區工作,讓香港這個家成為更溫暖的地方。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公立醫院醫生徐錫漢:我在香港成長,這裏有我幫助病人的夥伴,我們有默契、有感情,這都是我愛香港、貢獻香港社會的理由
對病人,他看病細心,也會互動關心,彷似親人;對醫生,他亦師亦友,從不罵人,好像慈父。他是瑪麗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副醫院行政總監(醫院服務)徐錫漢。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外賣員阿寶:我最愛香港的人情味 酷熱天氣不時有熱心客人主動送凍品消暑
「香港是好有人情味的社會。」外賣員阿寶眼中的香港,就是一個炎炎夏日送單會收到顧客贈凍飲消暑、發生交通意外有熱心路人伸出援手的城市。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劏房戶鄭女士:香港是一座充滿愛的城市
來自福建省的鄭女士6年前攜同兩名兒子來港定居,與丈夫一家團聚,其後在香港誕下幼子。她自言來港前未有想過一家五口要居於荃灣的劏房單位,惡劣的居住環境下,卻迸發不一樣的守望相助鄰里感情,短短6年間感受到香港社區的關懷與人情味。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世界拳王向柏榮:我喜歡香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好似隔籬鄰舍一樣
自小接觸武術,練過跆拳道的世界拳王向柏榮讀完中三後,輾轉做過冷氣學徒、裝修工、披薩外賣員、夜場保安,但都因時間不穩定影響操拳,他最終選擇了做office boy(辦公室助理),並在做office boy期間贏得多項國際賽事。
06月30日 00:00:00
張小雙,陸永俊
(有片)外勞阿華:香港沒有年齡歧視,機會平等,只要肯勤勤殷殷工作,自然有工作和發展機會
成功透過輸入勞工政策在香港一家連鎖家品店工作的阿華,直言十分喜愛香港,香港最可愛處是自由和公平的社會制度,尤其工作上不會有年齡限制,「只要肯勤勤殷殷工作,自然有工作和發展機會。」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她對能親身見證及參與紀念活動感到榮幸,並期望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社團代表陳南坡:我愛香港,45年前我隻身從內地來港謀生,之後立業成家、落地生根,我已完全融入和深愛這座城市
「香港,是我拚博奮鬥了45年的家。如果有人想破壞它,我一定會站出來守護我的家。」過去十多年來,陳南坡在多個社團擔任要職,面對反中亂港分子破壞香港社會安寧,他都會主動組織社團代表和義工,義無反顧地與反中亂港分子作鬥爭。
06月30日 00:00:00
张斐,孫佳藝
(有片)區議員郭浩景:我喜歡香港,因為香港是家,家就是一個不限制你發展,包容你自由發揮、當家做主,去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
代表獨居婆婆出席聆訊、上門為居民檢查冷氣、幫手去信政府部門諮詢……這些都是東區區議員郭浩景的日常,大到與政府部門商討增設行人過路處等地區議題,小到組織為居民開設免費興趣班、派發節日禮品、送福袋揮春等,都是郭浩景作為區議員工作的一部分。
06月30日 00:00:00
张斐
(有片)巴裔港人Syeeda Khatija K:香港人做事有效率,快速的節奏令我感到無比興奮,即使退休後也無諗過離開香港
香港回歸祖國27年以來,街道變了,商舖易手了,但匯聚多元文化的城市特質絲毫未變。不管膚色、種族,只要夠拚夠搏,處處有發揮才能的舞台。53歲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港人Syeeda Khatija K便是典型例子,她熱愛中國文化,鑽研《易經》、中醫、品茶文化,見證回歸祖國後的香港,魅力不減,熱度不變,「即使退休後也無諗過離開香港,這裏有我的女兒,事業和朋友,香港才是我的根。」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高才」竺越: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給了我實現更大夢想的可能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醫學博士竺越,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三年內分泌科專科醫生,2023年底,他通過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高才通」計劃來港,繼續他的醫學事業,而香港對他的吸引力,由來已久。
06月30日 00:00:00
孫佳藝
(有片)在港外國人Chris:我喜歡香港,因為這裏可以讓我安全且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來自法國的Chris是一位街頭藝人,年少時自學小提琴,天性愛自由的他後決定以此為職業,從20歲開始至今已在街頭拉琴44年,走過41個國家的上千座城市,其中最喜歡的便是他一住就是20多年的香港。
06月30日 00:51:47
(有片)菜檔老闆黃文達:「生於斯,長於斯」,香港給我一份歸屬,我對香港滿懷熱愛
「香港是我出生的地方,所謂『生於斯,長於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後,我們不用再看外國人的臉色過活,沒有理由不熱愛這裏。」在灣仔鵝頸街市內,菜檔老闆黃文達站在自己菜檔前,細述自己的香港情。
06月30日 00:00:52
(有片)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衫裁縫鴻仔:我喜歡香港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讓我看到不同文化的生命力
一走進長衫裁縫李昇鴻(鴻仔)位於觀塘工業區的工作室,左邊靠牆是一台服役超過20年的二手舊式腳踏衣車,中間是一張巨大的工作台,上面擺滿了布料、縫衣針、木尺、粉線袋等長衫製作工具,其中還有幾個瓷碗和茶杯,這是用來裝「漿糊」的容器。
06月30日 00:00:50
(有片)老字號掌舵人趙祚宏:香港是一個商機處處和多元化地方,能夠包容外來的文化和透過中西文化合璧,才能讓我的店有如今的成就
香港薈萃了中西飲食文化,有「美食天堂」的美譽,小巷各處的老字號更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以味覺的記憶牽連着這個城市,展示香港老店的堅守匠心、與時俱進、尊重傳統又開放包容的精神,為香港增添煙火氣和暖意人情味。
06月30日 00:00:46
(有片)新組建家庭的港人李湃豐:我的家人、事業、最享受的風光都在香港,這也是我愛香港的理由
「我和老婆相識在小學二年級,自那時起我們便開始每年同班直到中三,其實雙方當時都互有好感,但之後我轉校了,大家便很多年沒有機會再見。到了2018年,我在北京讀完大學後返回香港工作,我們久別重遇,之後重新了解對方,又拍了幾年拖,大家感情成熟,於是便想組織家庭。」從事公共行政的李湃豐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甜蜜地細訴他與太太在香港重遇、定情的美好時光。
06月30日 00:00:17
(有片)社區義工陳懷彬:香港是福地,不但經濟繁榮,也全世界最自由的一個城巿
61歲的陳懷彬,15歲移居香港一住便46年,一直利用工餘時間投身社區服務,與平田邨街坊鄰里建立深厚感情,以往因工作關係曾駐派外地並有移居外地的機會,但他實在不捨得香港這個家,堅持服務香港社區。
06月30日 00:00:14
(有片)中學生呂米高:香港最可愛的地方是共融,不同種族、背景、階級的人都能共冶一爐平等相處
出身基層家庭的中五學生呂米高認為,香港的一大可愛之處在於共融,不同種族、背景、階級的人都能共冶一爐,平等相處。為此,他積極於課餘時間裝備自己,以青少年共融大使身份,與特殊教育需要(SEN)同學及少數族裔青少年建立友誼,體驗平等多元,了解彼此需要,立志日後投身社區工作,讓香港這個家成為更溫暖的地方。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公立醫院醫生徐錫漢:我在香港成長,這裏有我幫助病人的夥伴,我們有默契、有感情,這都是我愛香港、貢獻香港社會的理由
對病人,他看病細心,也會互動關心,彷似親人;對醫生,他亦師亦友,從不罵人,好像慈父。他是瑪麗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副醫院行政總監(醫院服務)徐錫漢。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外賣員阿寶:我最愛香港的人情味 酷熱天氣不時有熱心客人主動送凍品消暑
「香港是好有人情味的社會。」外賣員阿寶眼中的香港,就是一個炎炎夏日送單會收到顧客贈凍飲消暑、發生交通意外有熱心路人伸出援手的城市。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劏房戶鄭女士:香港是一座充滿愛的城市
來自福建省的鄭女士6年前攜同兩名兒子來港定居,與丈夫一家團聚,其後在香港誕下幼子。她自言來港前未有想過一家五口要居於荃灣的劏房單位,惡劣的居住環境下,卻迸發不一樣的守望相助鄰里感情,短短6年間感受到香港社區的關懷與人情味。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世界拳王向柏榮:我喜歡香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好似隔籬鄰舍一樣
自小接觸武術,練過跆拳道的世界拳王向柏榮讀完中三後,輾轉做過冷氣學徒、裝修工、披薩外賣員、夜場保安,但都因時間不穩定影響操拳,他最終選擇了做office boy(辦公室助理),並在做office boy期間贏得多項國際賽事。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外勞阿華:香港沒有年齡歧視,機會平等,只要肯勤勤殷殷工作,自然有工作和發展機會
成功透過輸入勞工政策在香港一家連鎖家品店工作的阿華,直言十分喜愛香港,香港最可愛處是自由和公平的社會制度,尤其工作上不會有年齡限制,「只要肯勤勤殷殷工作,自然有工作和發展機會。」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她對能親身見證及參與紀念活動感到榮幸,並期望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社團代表陳南坡:我愛香港,45年前我隻身從內地來港謀生,之後立業成家、落地生根,我已完全融入和深愛這座城市
「香港,是我拚博奮鬥了45年的家。如果有人想破壞它,我一定會站出來守護我的家。」過去十多年來,陳南坡在多個社團擔任要職,面對反中亂港分子破壞香港社會安寧,他都會主動組織社團代表和義工,義無反顧地與反中亂港分子作鬥爭。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區議員郭浩景:我喜歡香港,因為香港是家,家就是一個不限制你發展,包容你自由發揮、當家做主,去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
代表獨居婆婆出席聆訊、上門為居民檢查冷氣、幫手去信政府部門諮詢……這些都是東區區議員郭浩景的日常,大到與政府部門商討增設行人過路處等地區議題,小到組織為居民開設免費興趣班、派發節日禮品、送福袋揮春等,都是郭浩景作為區議員工作的一部分。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巴裔港人Syeeda Khatija K:香港人做事有效率,快速的節奏令我感到無比興奮,即使退休後也無諗過離開香港
香港回歸祖國27年以來,街道變了,商舖易手了,但匯聚多元文化的城市特質絲毫未變。不管膚色、種族,只要夠拚夠搏,處處有發揮才能的舞台。53歲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港人Syeeda Khatija K便是典型例子,她熱愛中國文化,鑽研《易經》、中醫、品茶文化,見證回歸祖國後的香港,魅力不減,熱度不變,「即使退休後也無諗過離開香港,這裏有我的女兒,事業和朋友,香港才是我的根。」
06月30日 00:00:00
(有片)「高才」竺越: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給了我實現更大夢想的可能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醫學博士竺越,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三年內分泌科專科醫生,2023年底,他通過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高才通」計劃來港,繼續他的醫學事業,而香港對他的吸引力,由來已久。
06月30日 00:00:00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熱門視頻
皇崗口岸,最新消息!
馬麗深圳分享《水餃皇后》主演感受:表演事業里程碑
熱點
1
「西九聖誕市集」開始啦!吃喝玩樂一次滿足!
2
新華述評丨12萬億元地方化債「組合拳」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問答之四
3
九龍城2.3萬一頓飯!兩旅客:見識到香港「天價」潮州菜
點擊前往下載香港文匯網APP以獲得更多體驗
APP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