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香港文匯網
熱門搜尋:
文匯報
海外版
文匯報
香港仔
海外版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熱門搜尋:
首頁
香港
神州
灣區人
灣區企業
灣區生活
灣區文化
灣區旅遊
灣區人才
灣區政策
灣區服務易
經濟
財經
地產
投資
財評
國際
評論
社評
評論
來論
視頻
新聞
訪談
直播
文化
文博
藝術
文學
娛樂
生活
旅遊
美食
時尚
健康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專欄
圖集
香港
神州
國際
地方聯播
文匯報
香港仔
海外版
熱門搜尋:
首頁
香港
時事
神州
灣區人
經濟
國際
評論
視頻
文化
娛樂
生活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專欄
熱點
圖集
文匯報
調查
論壇
地方聯播
互動
廣告
搜索結果
首页
首頁
香港
神州
灣區人
- 灣區企業
- 灣區生活
- 灣區文化
- 灣區旅遊
- 灣區人才
- 灣區政策
- 灣區服務易
經濟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財評
國際
評論
- 社評
- 評論
- 來論
視頻
- 新聞
- 訪談
- 直播
文化
- 文博
- 藝術
- 文學
娛樂
生活
- 旅遊
- 美食
- 時尚
- 健康
教育
體育
科技
專題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欄
圖集
- 香港
- 神州
- 國際
文匯報
地方聯播
返回上一頁
全部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相關度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顯示更多
【源於奧運】IBC是體育傳媒人的聖地
在奧運、亞運和世界盃等重大體育賽事中,電視國際訊號轉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依賴團隊的共同努力,關注每一個環節的運作。這需要詳盡的製作計劃和明確的分工。全球超過200間電視台參與奧運轉播,亞運也有約60間廣播商參與,而當中國際廣播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entre, IBC)正是所有電視台及主要廣播機構的大本營。
03月13日 04:11:42
文匯報
【源於奧運】體育傳媒聖地——主媒體中心
每次參加大型體育活動,比如奧運、亞運和世界盃,我們到達當地後,第一件事就是乘坐大會安排的媒體專車前往媒體中心辦理採訪證。這張證件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張「通行證」,使我們可以自由進出所有比賽場地,搭乘專車穿梭於各個場館,還能免費搭乘當地的公共交通,甚至在一些城市享受免費參觀景點。
03月06日 04:05:36
文匯報
【源於奧運】體育與媒體 1+1大於2的力量
體育賽事與媒體報道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體育賽事需要媒體的報道,才能讓廣大群眾知曉其精彩;而媒體則需要不斷尋找體育資訊,以滿足讀者和觀眾的需求,當兩者有效配合時,便形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面。試想像一下,如果賽事沒有報道,將會有多少人對這些精彩瞬間一無所知?因此不論賽事的規模大小,都需要媒體的介入,才能讓全港市民乃至全世界的觀眾獲得相關資訊。
02月27日 04:06:08
文匯報
【源於奧運】體育傳媒之路
從事傳媒工作超過40年,筆者感到非常幸運,因為所從事的工作正是自己所喜愛的。職業生涯始於報紙的文字和攝影記者,隨後在第二年進入了人們所稱的「公仔箱」,也就是電視台的電子傳媒,主要工作是負責體育節目,至今已經接近40年。雖然從事這份工作四十載,但時至今天筆者仍然渴望這種體育傳媒的生活,彷彿流淌着體育傳媒的血液一般。在過去的30多年裏,經常與一些大專院校的學生交流,分享在電視台的經驗,鼓勵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只因我認為這個領域非常適合年輕人參與,因為傳媒行業靈活且具有挑戰性,能夠增強組織能力,即使未來未必從事體育傳媒行業,面對各種工作時也能更加容易應對;但就事實而言,相比香港經濟蓬勃發展、電視傳媒和印刷媒體也處於黃金時期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在傳媒、電視和報紙正在面臨下滑的趨勢,發展空間變得狹窄,幾乎被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所佔據,這可能令有志想入行的年輕人卻步,但同時又不禁讓人思考,電視和報紙是否可以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重生?
02月20日 04:08:51
文匯報
【源於奧運】全運會的群眾項目
近幾個月來,相信大家已從不同渠道得知,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將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因為無論是宣傳海報、戶外大型橫額,還是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的出現,都在積極宣傳這一盛事。
02月13日 04:04:00
文匯報
【源於奧運】不可或缺的體育節目
日前,TVB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電視節目頒獎禮,選舉出最受觀眾歡迎的視帝、視后、最佳節目、最佳劇集、最佳新人等多個獎項。儘管名目繁多,台前幕後的競爭也極為激烈,但體育節目往往未能獲得提名。這並不意外。
02月06日 04:04:56
文匯報
節目
【源於奧運】全運會轉播的歷史(二)
以往香港轉播全國運動會(全運會),主要以播放精華片段為主;自1983年起,香港便首次派出外景小隊在全運會期間拍攝專訪,同時每日發放賽事精華片段,將運動員的訪問及比賽消息報道回港,最終包裝成一個半小時的全運會節目給觀眾收看。
01月23日 04:07:58
文匯報
香港
【源於奧運】全運會轉播的歷史
不足300日,香港即將承辦全運會,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聯合主辦的第15屆全國運動會。翻查歷史,第一屆全運會於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當時有10,000名來自28個省市及解放軍的運動員參加。最初4屆全運會均在北京舉行,隨後開始在其他省市輪流舉辦,並吸引了郵電、化工、石化等大型企業參加,這些企業的員工眾多,無法回鄉參賽,便以企業名稱代表參賽,形成全球最大型綜合運動會。1979年第4屆運動會的參與運動員已達15,000名,而在2017年第13屆於天津舉行時,正式比賽運動員超過12,000名,加上群眾比賽項目,總運動員人數超過20,000名,這一數字即使在世界級運動會中也實屬罕見。
01月16日 04:03:38
文匯報
【源於奧運】體育盛事多籮籮
踏入2025年,香港的體育盛事接連不斷,港珠澳大橋港區半馬拉松吸引了來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8,000名跑手參加,維園網球場則迎來ATP250賽事;同時,啟德體育園商場的保齡球館也上演了IBF保齡球世界盃,來自全球32個國家及地區的280名保齡球運動員將爭奪獎項,這些體育盛事讓香港甚至世界各地的體育迷都忙得不可開交,隔幾天便有賽事欣賞,實屬幸福。
01月09日 04:13:38
文匯報
香港
【源於奧運】體育製作要「零」失誤
要籌備一個大型體育項目,其中電視轉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任何失誤都可能影響全世界的觀眾體驗。以一場足球賽為例,媒體製作人會多次到場勘察環境,以力求萬無一失。首先,製作人員會尋找一片大空地,作為轉播的綜合區(Production Compound),會用作大型轉播車、發電車、衛星上行發射車和搬運工作車的停放地。選擇這個區域的條件是對於工作人員和車輛而言是方便的,並且還要考慮到其他轉播商團隊的上下車需求;除此以外,其位置也非常重要,若距離比賽場地較遠,將會增加電纜布置的難度,因為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是電視轉播的基本條件,必須確保現場有足夠的電力冗餘和備用電力,以保障設備的正常運作。轉播器材應單獨供電,避免與其他電纜共用同一電源,另設UPS系統則可以在電力故障時提供臨時支援。
01月02日 04:01:15
文匯報
【源於奧運】全運會來了 製作人要準備
奧運轉播報道是全球數十億人體驗和收看奧運的主要渠道。國際奧委會(IOC)作為奧運會全球轉播版權的擁有者,負責將轉播權分配給超過200多個電視台及媒體,這些權利涵蓋了電視、移動和互聯網等多個平台。為了確保奧運賽事的順利轉播,奧運轉播服務(OBS)作為主媒體機構,有着拍攝比賽內容並提供公共信號的重任,以及為全球的版權擁有者提供廣播服務和設施。
12月26日 04:05:32
文匯報
香港
【源於奧運】高品質體育電視轉播
高品質體育電視轉播製作團隊,通常由具有豐富體育製作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得轉播能夠達到高水準。以奧運會的奧林匹克廣播服務(OBS)為例,該團隊集合了全球最優秀的體育製作精英,確保每次奧運會的轉播質量都能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標準。這些專業團隊的組成並非隨意,而是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專業化分工。每一支團隊專注於特定的領域,例如開幕式或田徑比賽,這樣不僅能保持水準,還能確保經驗的累積和延續。團隊成員必須深入了解國際製作模式,並能夠與來自不同國家的製作人員有效合作,如BBC(英國廣播公司)、NHK(日本廣播協會)、CCTV(中央電視台)等。這種協作不僅增強了製作的專業性,也提升了整體的轉播效果。
12月19日 04:12:40
文匯報
【源於奧運】體育轉播的演變
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無疑是賽場上的主角,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技巧征服觀眾。然而,轉播團隊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他們是將這份激情與情感帶給全世界的橋樑。透過鏡頭的捕捉,轉播團隊不僅記錄下比賽的每一個瞬間,更是為觀眾編織出一個個生動的體育故事。從震撼的現場聲音到精彩的慢動作回放,每一次的轉播都是一場視覺與情感的盛宴,讓我們彷彿置身於比賽的現場,感受那份緊張與期待。
12月12日 04:04:54
文匯報
【源於奧運】2036奧運:誰能奪得主辦權?
雖然2036年聽着似乎很遙遠,但在體育領域,長期規劃與準備至關重要。以運動員為例,一位能在國際舞台上讓世人看見的運動員往往需要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長時間培訓,青訓計劃需要的是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果。如果青訓計劃不佳,該項目可能面臨成績下滑的風險;而主辦奧運會的城市同樣需要多年規劃,並向國際奧委會(IOC)申請主辦權。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例,早在2001年莫斯科的IOC大會上,北京就已成功獲得主辦權。
12月05日 04:05:53
文匯報
印度
【源於奧運】不進則退不止是運動員
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任何事物如果停滯不前不進步,就等於退步。這點對運動員尤為明顯,幾天不練習便會感到無法參加比賽。其實這對我們工作者而言同樣適用,如果不持續學習行內的新知識,工作技巧和思維就會隨之退步。
11月28日 04:05:41
文匯報
OBS
【源於奧運】比賽好看還需靠導演
近日,香港隊正在如火如荼地備戰東亞盃外圍賽,幾場友誼賽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對菲律賓贏3比1,對柬埔寨贏3比0,小勝毛里求斯1比0三連捷,雖然對手世界排名與香港相若,但獲得如此成績對香港隊而言可說是打了一支強心針。東亞盃外圍賽將於12月8日至17日在香港舉行,香港所在的B組對手有蒙古與中華台北,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出線對A組首名朝鮮爭入決賽周(A組另外兩支隊伍為關島及澳門),如能戰勝朝鮮隊,屆時就能與日本、韓國及國家隊爭冠軍,相信到時香港球迷都會入場支持香港隊,爭取出線。
11月21日 04:04:00
文匯報
香港
【源於奧運】IBC是體育傳媒人的聖地
在奧運、亞運和世界盃等重大體育賽事中,電視國際訊號轉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依賴團隊的共同努力,關注每一個環節的運作。這需要詳盡的製作計劃和明確的分工。全球超過200間電視台參與奧運轉播,亞運也有約60間廣播商參與,而當中國際廣播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entre, IBC)正是所有電視台及主要廣播機構的大本營。
03月13日 04:11:42
【源於奧運】體育傳媒聖地——主媒體中心
每次參加大型體育活動,比如奧運、亞運和世界盃,我們到達當地後,第一件事就是乘坐大會安排的媒體專車前往媒體中心辦理採訪證。這張證件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張「通行證」,使我們可以自由進出所有比賽場地,搭乘專車穿梭於各個場館,還能免費搭乘當地的公共交通,甚至在一些城市享受免費參觀景點。
03月06日 04:05:36
【源於奧運】體育與媒體 1+1大於2的力量
體育賽事與媒體報道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體育賽事需要媒體的報道,才能讓廣大群眾知曉其精彩;而媒體則需要不斷尋找體育資訊,以滿足讀者和觀眾的需求,當兩者有效配合時,便形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面。試想像一下,如果賽事沒有報道,將會有多少人對這些精彩瞬間一無所知?因此不論賽事的規模大小,都需要媒體的介入,才能讓全港市民乃至全世界的觀眾獲得相關資訊。
02月27日 04:06:08
【源於奧運】體育傳媒之路
從事傳媒工作超過40年,筆者感到非常幸運,因為所從事的工作正是自己所喜愛的。職業生涯始於報紙的文字和攝影記者,隨後在第二年進入了人們所稱的「公仔箱」,也就是電視台的電子傳媒,主要工作是負責體育節目,至今已經接近40年。雖然從事這份工作四十載,但時至今天筆者仍然渴望這種體育傳媒的生活,彷彿流淌着體育傳媒的血液一般。在過去的30多年裏,經常與一些大專院校的學生交流,分享在電視台的經驗,鼓勵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只因我認為這個領域非常適合年輕人參與,因為傳媒行業靈活且具有挑戰性,能夠增強組織能力,即使未來未必從事體育傳媒行業,面對各種工作時也能更加容易應對;但就事實而言,相比香港經濟蓬勃發展、電視傳媒和印刷媒體也處於黃金時期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在傳媒、電視和報紙正在面臨下滑的趨勢,發展空間變得狹窄,幾乎被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所佔據,這可能令有志想入行的年輕人卻步,但同時又不禁讓人思考,電視和報紙是否可以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重生?
02月20日 04:08:51
【源於奧運】全運會的群眾項目
近幾個月來,相信大家已從不同渠道得知,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將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因為無論是宣傳海報、戶外大型橫額,還是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的出現,都在積極宣傳這一盛事。
02月13日 04:04:00
【源於奧運】不可或缺的體育節目
日前,TVB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電視節目頒獎禮,選舉出最受觀眾歡迎的視帝、視后、最佳節目、最佳劇集、最佳新人等多個獎項。儘管名目繁多,台前幕後的競爭也極為激烈,但體育節目往往未能獲得提名。這並不意外。
02月06日 04:04:56
節目
【源於奧運】全運會轉播的歷史(二)
以往香港轉播全國運動會(全運會),主要以播放精華片段為主;自1983年起,香港便首次派出外景小隊在全運會期間拍攝專訪,同時每日發放賽事精華片段,將運動員的訪問及比賽消息報道回港,最終包裝成一個半小時的全運會節目給觀眾收看。
01月23日 04:07:58
香港
【源於奧運】全運會轉播的歷史
不足300日,香港即將承辦全運會,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聯合主辦的第15屆全國運動會。翻查歷史,第一屆全運會於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當時有10,000名來自28個省市及解放軍的運動員參加。最初4屆全運會均在北京舉行,隨後開始在其他省市輪流舉辦,並吸引了郵電、化工、石化等大型企業參加,這些企業的員工眾多,無法回鄉參賽,便以企業名稱代表參賽,形成全球最大型綜合運動會。1979年第4屆運動會的參與運動員已達15,000名,而在2017年第13屆於天津舉行時,正式比賽運動員超過12,000名,加上群眾比賽項目,總運動員人數超過20,000名,這一數字即使在世界級運動會中也實屬罕見。
01月16日 04:03:38
【源於奧運】體育盛事多籮籮
踏入2025年,香港的體育盛事接連不斷,港珠澳大橋港區半馬拉松吸引了來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8,000名跑手參加,維園網球場則迎來ATP250賽事;同時,啟德體育園商場的保齡球館也上演了IBF保齡球世界盃,來自全球32個國家及地區的280名保齡球運動員將爭奪獎項,這些體育盛事讓香港甚至世界各地的體育迷都忙得不可開交,隔幾天便有賽事欣賞,實屬幸福。
01月09日 04:13:38
香港
【源於奧運】體育製作要「零」失誤
要籌備一個大型體育項目,其中電視轉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任何失誤都可能影響全世界的觀眾體驗。以一場足球賽為例,媒體製作人會多次到場勘察環境,以力求萬無一失。首先,製作人員會尋找一片大空地,作為轉播的綜合區(Production Compound),會用作大型轉播車、發電車、衛星上行發射車和搬運工作車的停放地。選擇這個區域的條件是對於工作人員和車輛而言是方便的,並且還要考慮到其他轉播商團隊的上下車需求;除此以外,其位置也非常重要,若距離比賽場地較遠,將會增加電纜布置的難度,因為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是電視轉播的基本條件,必須確保現場有足夠的電力冗餘和備用電力,以保障設備的正常運作。轉播器材應單獨供電,避免與其他電纜共用同一電源,另設UPS系統則可以在電力故障時提供臨時支援。
01月02日 04:01:15
【源於奧運】全運會來了 製作人要準備
奧運轉播報道是全球數十億人體驗和收看奧運的主要渠道。國際奧委會(IOC)作為奧運會全球轉播版權的擁有者,負責將轉播權分配給超過200多個電視台及媒體,這些權利涵蓋了電視、移動和互聯網等多個平台。為了確保奧運賽事的順利轉播,奧運轉播服務(OBS)作為主媒體機構,有着拍攝比賽內容並提供公共信號的重任,以及為全球的版權擁有者提供廣播服務和設施。
12月26日 04:05:32
香港
【源於奧運】高品質體育電視轉播
高品質體育電視轉播製作團隊,通常由具有豐富體育製作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得轉播能夠達到高水準。以奧運會的奧林匹克廣播服務(OBS)為例,該團隊集合了全球最優秀的體育製作精英,確保每次奧運會的轉播質量都能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標準。這些專業團隊的組成並非隨意,而是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專業化分工。每一支團隊專注於特定的領域,例如開幕式或田徑比賽,這樣不僅能保持水準,還能確保經驗的累積和延續。團隊成員必須深入了解國際製作模式,並能夠與來自不同國家的製作人員有效合作,如BBC(英國廣播公司)、NHK(日本廣播協會)、CCTV(中央電視台)等。這種協作不僅增強了製作的專業性,也提升了整體的轉播效果。
12月19日 04:12:40
【源於奧運】體育轉播的演變
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無疑是賽場上的主角,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技巧征服觀眾。然而,轉播團隊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他們是將這份激情與情感帶給全世界的橋樑。透過鏡頭的捕捉,轉播團隊不僅記錄下比賽的每一個瞬間,更是為觀眾編織出一個個生動的體育故事。從震撼的現場聲音到精彩的慢動作回放,每一次的轉播都是一場視覺與情感的盛宴,讓我們彷彿置身於比賽的現場,感受那份緊張與期待。
12月12日 04:04:54
【源於奧運】2036奧運:誰能奪得主辦權?
雖然2036年聽着似乎很遙遠,但在體育領域,長期規劃與準備至關重要。以運動員為例,一位能在國際舞台上讓世人看見的運動員往往需要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長時間培訓,青訓計劃需要的是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果。如果青訓計劃不佳,該項目可能面臨成績下滑的風險;而主辦奧運會的城市同樣需要多年規劃,並向國際奧委會(IOC)申請主辦權。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例,早在2001年莫斯科的IOC大會上,北京就已成功獲得主辦權。
12月05日 04:05:53
印度
【源於奧運】不進則退不止是運動員
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任何事物如果停滯不前不進步,就等於退步。這點對運動員尤為明顯,幾天不練習便會感到無法參加比賽。其實這對我們工作者而言同樣適用,如果不持續學習行內的新知識,工作技巧和思維就會隨之退步。
11月28日 04:05:41
OBS
【源於奧運】比賽好看還需靠導演
近日,香港隊正在如火如荼地備戰東亞盃外圍賽,幾場友誼賽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對菲律賓贏3比1,對柬埔寨贏3比0,小勝毛里求斯1比0三連捷,雖然對手世界排名與香港相若,但獲得如此成績對香港隊而言可說是打了一支強心針。東亞盃外圍賽將於12月8日至17日在香港舉行,香港所在的B組對手有蒙古與中華台北,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出線對A組首名朝鮮爭入決賽周(A組另外兩支隊伍為關島及澳門),如能戰勝朝鮮隊,屆時就能與日本、韓國及國家隊爭冠軍,相信到時香港球迷都會入場支持香港隊,爭取出線。
11月21日 04:04:00
香港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熱門視頻
在京創業港青:發揚新獅子山精神 夢想讓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養生坊|石榴有益抗氧化 與你分享石榴黑醋骨
熱點
1
「西九聖誕市集」開始啦!吃喝玩樂一次滿足!
2
新華述評丨12萬億元地方化債「組合拳」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問答之四
3
九龍城2.3萬一頓飯!兩旅客:見識到香港「天價」潮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