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香港賽區的各項籌備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開幕禮將於11月9日星期日在廣州舉行,而香港的賽事則將於10月31日展開,首個項目是沙灘排球,緊接着的第二天11月1日,便會舉行手球比賽。沙排比賽設在繁華的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這樣的比賽場地為運動員和觀眾都提供了與以往非常不一樣的體驗。
文匯報
國際體育賽事轉播不僅僅涉及多部攝影機的拍攝,更重要的步驟是需要有效地將拍攝到的公用信號發送給全球觀眾。可以想像即使是單一項目,也必須將信號傳回自己的電視台播放。如果有多家外國電視台參與轉播,則需要建立一個小型轉播中心,這些都是主廣播機構需要進行的預備工作:主廣播機構除了要提供信號給這些外地電視台外,亦要協助他們進行採訪和信號回傳。此外,如果他們需要現場直播評述,也必須安排評述的位置。
文匯報
5G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你的手機是否已經使用5G網絡?當我們用5G手機時,傳輸速度比4G快十倍。筆者並不是想與你們討論手機的網絡,而是想強調科技發展對我們傳媒及體育傳媒的巨大幫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次轉播奧運時,我們必須提前確定每一個項目的訪問位置,待運動員賽後或頒獎後經過訪問區時,即可第一時間進行直播訪問。除了確定訪問位置,更重要的是需要設置專線,直接將訪問信號傳回當地奧運國際廣播中心,觀眾才能夠在第一時間收看。每個場地的專線費約需20萬港元,筆者在2008年曾為11個場地定下專線作直播訪問之用。
文匯報
體育公用信號製作一直是一項精妙的藝術,導演利用多部攝影機捕捉比賽的精彩瞬間,編輯成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再將這些畫面送到每一位觀眾的家中。自1936年柏林奧運首次實現電視轉播以來,這項技術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當時僅使用3部攝影機進行拍攝,並且只有柏林地區的觀眾能夠收看,那屆奧運會僅拍攝了138小時的比賽片段,吸引了162,000名觀眾。到了1964年東京奧運,衛星技術的引入讓全球直播成為可能,但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無法享受到這一盛事。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標誌着彩色電視的來臨,使得觀眾的視覺體驗更加豐富。
文匯報
還有52天,全運會即將開幕。日前,全運義工隊舉行了誓師典禮,香港賽區的16,000名義工正式成軍,這些義工是從3萬多名志願者中經過嚴格篩選和專業訓練挑選出來的精英。主辦一個綜合運動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義工,如果是奧運會,需求人數更是高達四五萬人。有人可能會問,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如果沒有這麼多義工,運動會是否能成功舉辦?答案是肯定的,要了解志願工作者在運動會中的角色,才能明白他們的重要性。
文匯報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電視業在亞洲區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雖然未能稱為領導者,但也在前列。這段時期,香港的劇集和綜藝節目不僅在本地獲得熱烈反響,還發送至全世界,尤其是體育節目,給了觀眾全新的體驗。當時,TVB負責亞洲廣播聯盟(ABU)所有的體育事務,擁有龐大的製作團隊和專業人員,這一切都讓人倍感自豪。
文匯報
在體育媒體中,電視公用信號是觀眾收看英超足球或奧運賽事的主要途徑,因為體育賽事最重要的就是「畫面」。自1980年進入體育媒體以來,筆者在報館工作時,外出採訪必帶相機,除了拍攝比賽過程、事件發生的瞬間外,還需收集賽事資料、進行訪問;拍攝入球的瞬間或跑步衝線的時刻,回到報館後,依據採訪結果撰寫稿件,並選擇最合適的照片完成工作。
文匯報
全運會群眾比賽項目近日正式在香港啟德體育園開始,為期3天的保齡球比賽,雖然是群眾賽事,但現場氛圍依然熱烈,讓人感受到大賽的氣息。大會的安排也很周到,從公共交通工具下車後,有志願者穿着整齊制服,熱情指引觀眾前往場館,彷彿回到了以往參與的奧運和亞運會,果真有國際級體育盛事的水平。
文匯報
全運會的開幕禮將在80天後於廣州舉行,而香港主辦的第一個正式項目——沙灘排球,則將在10月31日於維園盛大登場。這是一場值得期待的體育盛事,日前大會公布了各項目的購票安排,體育迷們從8月28日開始便可以上網註冊搶票,準備一同為香港隊加油助威。在此之前,香港將於8月22日主辦群眾保齡球項目,賽事將在啟德體育園的保齡球場進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約170位運動員將參賽。香港的保齡球水平不俗,希望港隊能在主場之利下爭取佳績,為我們帶來榮耀。
文匯報
啟德體育園的建設為香港主辦足球盛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就在今年暑假,英超的曼聯、利物浦、阿仙奴和意甲的AC米蘭等球隊相繼來港,加上下星期的沙特超級盃,以及早前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對印度的亞洲盃外圍賽,這幾場賽事的入場人次加起來,相信會超過20萬,足球賽事的熱潮一浪接一浪,身為球迷很是幸福。足球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周邊的商機也隨之增加,球場內的紅海現象就是大部分球迷購買紅色球衣所造成的,周邊的飲食和交通也因為體育經濟而間接得益,相信如果國家男子足球隊與中國香港男子足球隊的足球實力能有所提升,未來在香港的足球賽事吸引力將會倍增。
文匯報
日前,全運會舉行了100日倒數儀式,象徵着全運會即將來臨。今年的全運會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三地各自舉行大型的100日倒數儀式。全運會將於11月9日在廣州正式開幕,但由於賽事項目眾多,一些項目在開幕前便會開始比賽,例如香港有一項群眾保齡球比賽,將於8月22日至24日在啟德保齡球館舉行,市民可親自到場支持香港隊,香港的保齡球水平不錯,有能力爭奪獎牌。
文匯報
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自6月10日香港對印度的足球賽創下入場人數紀錄以來,剛過去的星期六又再創新高,達到49,704名球迷,這亦令人十分期待這座世界級球場未來能夠創造多少盛事,雖然香港對印度的比賽屬於亞洲盃外圍賽的第三輪賽事,但競爭性亦高,加上主場能吸引觀眾入場。此外,球場的空調設施也是一大賣點,讓觀眾可在炎熱潮濕的天氣中舒適地欣賞比賽。自從今年3月1日開幕以來,啟德體育園不斷舉辦各類盛事,包括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等,據聞場地的租約已安排到2026年底,盛事之都的氛圍已經回來了。
文匯報
啟德體育園開幕後,香港的體育盛事接連不斷,包括將於11月9日開幕的全國運動會,運動迷和香港市民都在熱切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此時,坊間也有團體乘勢倡議以大灣區申辦2036年奧運會,對於我們的體育媒體人或大灣區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申辦奧運會是一項重大任務,需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
文匯報
顯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