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漢源
還有52天,全運會即將開幕。日前,全運義工隊舉行了誓師典禮,香港賽區的16,000名義工正式成軍,這些義工是從3萬多名志願者中經過嚴格篩選和專業訓練挑選出來的精英。主辦一個綜合運動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義工,如果是奧運會,需求人數更是高達四五萬人。有人可能會問,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如果沒有這麼多義工,運動會是否能成功舉辦?答案是肯定的,要了解志願工作者在運動會中的角色,才能明白他們的重要性。
1.接待各類人員,包括運動員、教練、技術官員及隨行工作人員,加上特別嘉賓,預計需接待約2,000名以上。義工負責機場接待、交通安排、入住酒店和選手村,甚至擔任翻譯,確保嘉賓或運動員能順利溝通。他們如同貼身保姆,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2.大型運動會有很多項目,每一項都需要義工協助。從運動員到達場地,從更衣室到入場熱身,甚至場地清理,義工都在默默奉獻。例如,觀眾在香港女排賽事中常會看到義工進場擦地、撿球,通常每場比賽場地內需要30多位場地義工,而對於田徑和體操等項目,則需要超過100名義工支持。雖然志願者並不專業,但比賽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工作人員負責,他們會帶領義工工作。沒有了義工的支持,專業人士也無法應對繁重的工作。
3.在頒獎典禮中,穿着整齊禮服的禮儀義工負責引導頒獎嘉賓入場,並托盤交接獎牌。他們需要接受長時間的訓練,確保儀態端莊,甚至個人身高也需達到一定標準。
4.在廣播及媒體支持方面,義工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許多外國或內地的義工多是修讀新聞系或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因為他們擁有相應的知識。杭州亞運的主媒體中心就用了接近400名專業大學生作為義工。
5.交通安排也是義工的重要任務之一,包括運動員的接送、媒體記者的交通安排,以及嘉賓的專用交通,這些都需要大量義工的協助。
這些志願者充滿熱情地參與,無論是希望能夠親身參加盛會,還是渴望獲得滿足感。有些年輕人甚至願意停學一年,只為成為義工,因為這樣的機會一生中未必有幾次。
主辦一個大型運動會,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和義工的協助。即使是小型的學校運動會,也需要一大班學生來幫忙。今屆全運會香港承辦8個項目,16,000名義工將負責接待前來比賽的運動員和訪客,為這場盛會增添光彩。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