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源於奧運】 從「錄播」走到「直播」

2025-09-25 04:03:50 源於奧運

李漢源

日前,在資深傳媒人聯誼會的聚會中,我與一群同行分享了全運會電視製作的點滴。每一位香港人都曾在電視中成長,這不僅是娛樂,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回想起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踏入這個行業,心中充滿了無限的熱情與懷念:那個年代,香港的電視業隨着經濟的蓬勃發展進入了黃金期,收視率屢創高峰,科技的進步更是讓我們的製作如虎添翼。然而,隨着互聯網的崛起,電視似乎開始沉寂,收視率逐漸下滑,許多電視台也面臨虧損的困境。這不僅是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因為部分節目未能真正吸引觀眾。但當奧運會和世界盃等大型賽事來臨時,收視卻又驟然上升,這無疑證明了優質內容絕對仍有其吸引力。

在製作節目的過程中,如何吸引觀眾始終是我們節目製作人的核心任務。儘管八十年代的電視業發展迅猛,但不少節目仍未達到國際水準:以馬拉松賽事為例,那時我們甚至無法實現直播,只能錄影後剪輯播放。實現直播需要龐大的資源和成本,當時至少需要3架直升機,依賴微波技術發射和接收比賽畫面。微波技術的指向性使得信號的接收必須精準無誤,否則便會失去畫面,這無疑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挑戰。

2008年2月17日,香港電視台宣布將全程直播渣打馬拉松,並邀請了澳洲的電視製作人協助,那時,其他電視台也在密切關注這一製作,但可惜最終未能實現直播,只能錄製片段回放。到了2008年5月2日,我參與了在香港舉行的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的直播計劃,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我們集合了香港五間電視台的力量,分工合作,精心策劃每一個細節,確保火炬接力的每一段都能順利直播。路線分為六段,每個電視台負責一段,而3G手機網絡的引入更是為我們提供了備份支持,讓我們在微波出現問題時能迅速轉用3G系統。最終,當火炬接力成功地在全城直播時,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心中無比感動。

隨着科技的進步,今天的國際馬拉松直播大多已轉用5G系統,儘管仍有一些製作使用傳統的微波技術,但5G的出現無疑提高了直播的靈活性和效率。期待未來有機會能與大家分享去年巴黎火炬接力的全5G直播,那一刻,無論是技術的突破還是團隊的默契,都讓我更加堅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真誠與熱情始終是我們創造精彩節目的核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