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滿兩周年。環球時報23日發表題為《俄烏衝突兩周年,這場悲劇本可以避免》的社評文章指出,兩年的流血衝突仍然沒有換來相關方足夠深刻的反省。在俄烏衝突兩周年之際,勸和促談顯得更為緊迫,國際社會應該為早日結束這場流血衝突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尤其對美西方來說,由於它們的問題,推動甚至加劇了這場悲劇的發生,那麼就需要它們出面為悲劇的結束付出更多。

梁美玲


俄烏衝突進入第三個年頭前,烏克蘭失掉頓涅茨克重鎮阿夫傑耶夫卡,烏克蘭官員在談到這次失利時,毫不諱言地指責西方軍援不足,導致前線沒有足夠彈藥作戰。在歐美援烏積極性大降的當下,可以預想類似情況在未來一年會一再出現,烏克蘭是時候認清形勢,為走上談判桌作好準備,及早止蝕。

文匯報


分析指出,俄羅斯經濟在衝突後仍能保持強勢,背後有幾個原因。第一、衝突主要發生在俄羅斯境外,對俄羅斯生產能力和家庭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第二、透過戰時商品和服務需求,俄羅斯企業得以克服制裁導致的進出口限制,動員導致勞動力減少,失業率下降和薪金上漲推動消費和經濟成長。

文匯報


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進行局部軍事動員,並簽發相關命令。普京解釋稱,鑒於烏克蘭戰場形勢及頓巴斯地區曠日持久的衝突,他已接受國防部的建議,徵召預備役,主要是退伍軍人,但不包括大學生。

梁美玲


烏克蘭危機走到今天的地步,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所有善良的人們不願見到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場危機的背後有着複雜的歷史經緯,核心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冷戰後極力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又接連攪亂烏克蘭政局、助力反俄力量執掌烏克蘭,意圖將烏拉入北約。這直接威脅了俄羅斯安全,造成雙方矛盾高度激化。

梁美玲


俄烏爆發戰爭,由於是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俄國總統普京難免成眾矢之的,西方媒體口徑一致,配合官方制裁行動,民間也輿論嘩然。但「受害方」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形象也沒好到哪裏去。可見,戰爭的贏家永遠是第三方。

文匯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月9日發表題為《緊急刪除實驗室信息 美方在害怕什麼?》的評論文章指出,真相是捂不住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美方所作所為違反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理應接受國際社會的質詢和調查。當前,烏克蘭局勢惡化,每一個生物實驗室都猶如一顆定時炸彈。為保證烏克蘭和周邊地區民眾的健康和安全,美方應盡快公布相關具體情況,並對其境內外生物軍事化活動作出全面澄清,而不是裝聾作啞、一刪了之。

唐王心


近日,美國國防部高官稱,中國持續表達對烏克蘭局勢關注,卻不願像其他國家一樣譴責並制裁俄羅斯,無意參與任何形式的烏克蘭問題外交解決方案。美國官員這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表態,只是想借烏克蘭問題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這種為了推卸自身責任而造謠的手法十分虛偽、卑劣,無端散布虛假資訊完全掩蓋不了美國作為烏克蘭危機始作俑者的責任,充分暴露了美國製造危機並借危機漁利的真實目的。但中國有句老話,賊喊捉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會為此愚蠢和魯莽行為付出沉痛代價。

文匯報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美國等西方國家宣布把部分俄羅斯銀行剔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是環球金融機構同業間傳遞金融訊息的平台和通信標準,如今在沒有國際法的支持下,淪為大國操控者的制裁武器,荒誕無稽。此舉短期內對內地及香港影響雖輕, 但必須引起警惕,要加快完善人民幣國際結算系統。

文匯報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