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港大成立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天文學研究樞紐
香港大學宣布成立香港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並於本月3日舉行揭牌儀式。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是科學的前沿領域,對其他學科具有深遠影響,同時也是國際合作至關重要的範疇。他強調,研究所將匯聚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天文學家,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推動全球科研發展的國際樞紐地位。
姜嘉軒
收藏
取消收藏
城大啟動技術試點落地 無電制冷減碳惠澤山區村校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倡導及主導、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創新驅動可持續未來:先導計劃(FIRST)」,已啟動首次技術試點落地,「蔭涼益夏」可持續減碳行動,利用創冷科技,為濕熱地帶出區鄉村學校免費鋪設達830平方米的無電製冷卷材,屋頂表面溫度最高下降21.6°C,室內溫度可降低8.3°C,在無空調、易停電的條件下,顯著提升教學空間的熱舒適性。 FIRST項目由城大主導,已入選「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行動計劃,致力於以「可負擔、可推廣、可持續」的綠色技術體系,回應氣候與資源問題。位於郴州山區的苦志育才公益學校地處濕熱地帶,夏季高溫頻發,教學樓建築老舊,不時發生停電情況。FIRST項目透過無電制冷技術,以改善校園學習環境。 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副院長(國際事務及拓展)、FIRST 項目負責人曹之胤教授強調,是次項目為城大FIRST項目的首次技術試點落地,「以苦志育才學校為起點,我們希望驗證的不只是技術本身,更是一個跨學科、跨機構、可協作的綠色創新路徑。」
蘇淑薇
收藏
取消收藏
語文數理考試專家聚浸大 共論AI備考DSE 強化升學競爭力
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論壇「從測試到提升學生素養:借力人工智能強化升學競爭力」,近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論壇匯聚各高校語言研究、數學和科學領域教授,以及人工智能(AI)行業領導者和教育決策者,共同探討AI如何重塑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備考方式,聚焦先進的考試模擬技術、數據庫開發、AI驅動模擬、個性化備考,以及以競爭力和課程大綱為導向的反饋。此次會議並深入探討AI倫理和素養,共同探索解決學生使用AI學習工具新困境。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揪出腸道細菌「叛徒」 避免肝癌免疫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在肝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腸道細菌「普通擬桿菌」(Phocaeicola vulgatus)會干擾免疫系統,導致部分患者對肝癌免疫療法產生耐藥性,揭示了腸道菌群在癌症治療中的關鍵影響,團隊提倡推動「腸道菌調控療法」,透過調整腸道微生態或補充關鍵代謝物,提升肝癌免疫療法的成效。有關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為提升免疫療法成效提供嶄新方向。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145港學者膺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根據科睿唯安分析,全球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6,868名學者獲「2025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量子科技來了!】理大研量子晶片 連接55公里創全球最長光纖量子加密網絡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2日)宣布,在量子通訊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以量子晶片為平台的全球最長光纖量子通訊網絡安全測試,為量子通訊商業化應用,揭開了新的篇章,亦切合國家「十五五」規劃未來產業布局中,將量子科技排在首位的戰略佈局。
任智鵬
收藏
取消收藏
葉玉如獲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表揚其卓越科學及教育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兼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獲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表彰她作為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教育家及大學領袖的卓越貢獻,以及她在全球科學政策領域的前瞻視野與領導成就。 頒授典禮於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巴羅尼音樂廳舉行,由校長Stephen MCARTHUR主持。副校長及科學學院執行院長Duncan GRAHAM特別指出,葉玉如在神經營養因子和阿爾茲海默症方面的開創性研究,不僅促進了新治療方法的發展,還建立了針對中國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症生物樣本庫,為研究和臨床之間架起重要橋樑。他同時讚揚葉教授對培養新一代科學家的無私奉獻,以及她作為香港首位教資會資助大學女校長的歷史性地位,並強調她的研究成果廣受國際頂尖論壇和研究機構的重視,是推動全球腦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傑出領袖。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施俊輝:數字教育新里程 齊迎學年新氣象
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於今年1月成立,為推展香港中小學數字教育訂定四大重點和政策方向,同時就推行策略提供意見,並檢視相關措施的推行進度和成效。《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加大力度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以提升教與學質量,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日(11日)以「數字教育新里程 齊迎學年新氣象」為題,在教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撰文,指施政報告中宣布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教育局會適時公布有關詳情。他續指,踏入新學年,10月下旬就舉行了「數字教育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和學生活動(2025/26)簡介會暨啟動禮」,為本年度的數字教育教師培訓和學生活動揭開序幕。 活動當日港大名譽大學院士榮休教授程介明獲邀主持與人工智能專業培訓相關的專題講座,獲得多間中小學的校長和老師、相關委員會及各持份者熱烈支持,共同見證香港中小學數字教育發展邁向新里程。程介明帶領與會者探討人工智能為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同時啟發大家反思教師與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的角色定位,並指出其核心在於善用科技輔助教學,把學習還給學生。其真知灼見令全場同仁深獲啟迪。
蘇淑薇
收藏
取消收藏
仁大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前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
香港樹仁大學將於12月2日(二)舉行的第51屆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並在屆時向醫生高永文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以表揚他在公共衞生及醫療政策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多年來致力造福社會的貢獻。 高永文行醫逾四十五年,於2003年「沙士」疫情期間臨危受命,署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領導抗疫工作;其後於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卸任後重返臨床服務。2022年,他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繼續為社會公共事務建言獻策。仁大表示高永文以濟世為懷,關心病人福祉,並持續推動專業知識與行業進步,其精神與本校「敦仁博物」的辦學宗旨相契合,故將頒授他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大灣區國際青年技能賽 七香港代表成績彪炳奪兩金三銀
由職業訓練局(VTC)主辦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技能邀請賽」已圓滿舉行,來自香港、廣州、深圳、中山大灣區及新加坡共8間院校的39名青年技能精英,在五個技能項目中互相切磋、學習交流。選手們在賽事中展現了專業的技能水平與無限潛能,體現了新一代青年勇於挑戰、追求卓越的精神。香港7名代表分別在「自主移動機械人」和「平面設計科技」項目奪金;其餘三個項目「美容護理」、「網絡安全」和「西式烹調」皆獲得銀獎,得獎者在日前的頒獎禮上獲嘉許。除緊張刺激賽程外,一眾選手亦獲安排參觀本港文化地標大館,了解香港文化,又出席職業專才教育研討會,認識職專教育及技能培訓的重要性。
蘇淑薇
收藏
取消收藏
(含港大回應)港大論文涉AI生成虛構文獻 葉兆輝致歉:非誠信問題 強調內容無造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一名博士生近日發表有關香港生育率低迷的學術論文,被發現在社交平台上大量引用不存在的學術文獻,懷疑相關參考資料由人工智能(AI)生成。該論文作者包括港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葉兆輝、統計與精算學系副系主任屈錦培等,事件引發社會對學術誠信的廣泛關注。葉兆輝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得知事件後已立即了解情況,發現該博士生在整理參考文獻時使用AI協助,但未逐一核對內容,導致引用部分出錯。他坦言對事件感到失望,並就事件對港大及期刊聲譽造成的影響致歉,承認作為通訊作者把關不足。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Ferenc Krausz加入港大後首場講座 闡述阿秒物理推動預防醫療革命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新任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講座教授Ferenc Krausz於今日(7日)在港大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行首場講座,吸引逾800位來自學術界、政府部門及專業領域人士參與,包括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以及港大校長張翔等。講座以「邁向可負擔的預防醫療:基礎科學應對重大挑戰」為題,闡述阿秒物理學對醫學診斷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深遠影響。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城大19名學者榮獲研資局嘉許 人數為港校之最
香港城市大學在早前2025/26研究資助局頒獎典禮中,有19名學者獲得嘉許,數量為香港院校之首。其中,法律學院教授夏竹立和工學院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及能源及環境學院教授葉軒立獲頒「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而理學院化學系教授朱宗龍及計算學院電腦科學系教授王詩淇則獲頒「研資局研究學者」。他們可獲得為期60個月、分別為約港幣820萬元及約港幣550萬元的研究資助。
陸雅楠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四大科研中心助力產業升級
香港理工大學昨日與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就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舉行投運啟動儀式暨InnoHub紹興創業中心授牌。校方強調,研究院不僅是科研平台,也是理大深度融入長三角創新生態圈和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成為港紹合作的典範;未來研究院將以「開放、協同、高效」為發展理念,集聚境內外創新資源,面向柯橋產業實際需求,為紹興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醫學院揭新生嬰兒顱顏畸形成因
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胚胎中的神經脊細胞對臉部、顱骨及部分神經系統的形成至關重要,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尤其容易受到遺傳基因干擾,成為導致顱顏畸形的高危因素,此研究有助解釋基因調控過程出錯如何導致先天性缺陷,並有望推動更先進的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發展,促進基因編輯工具的臨床應用,以在胎兒尚未出生前修復潛在的有害基因突變,以預防唇顎裂、面部或顱骨發育不全等先天性缺陷。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綜合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劉美顏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成立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天文學研究樞紐
香港大學宣布成立香港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並於本月3日舉行揭牌儀式。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是科學的前沿領域,對其他學科具有深遠影響,同時也是國際合作至關重要的範疇。他強調,研究所將匯聚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天文學家,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推動全球科研發展的國際樞紐地位。
收藏
取消收藏
城大啟動技術試點落地 無電制冷減碳惠澤山區村校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倡導及主導、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創新驅動可持續未來:先導計劃(FIRST)」,已啟動首次技術試點落地,「蔭涼益夏」可持續減碳行動,利用創冷科技,為濕熱地帶出區鄉村學校免費鋪設達830平方米的無電製冷卷材,屋頂表面溫度最高下降21.6°C,室內溫度可降低8.3°C,在無空調、易停電的條件下,顯著提升教學空間的熱舒適性。 FIRST項目由城大主導,已入選「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行動計劃,致力於以「可負擔、可推廣、可持續」的綠色技術體系,回應氣候與資源問題。位於郴州山區的苦志育才公益學校地處濕熱地帶,夏季高溫頻發,教學樓建築老舊,不時發生停電情況。FIRST項目透過無電制冷技術,以改善校園學習環境。 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副院長(國際事務及拓展)、FIRST 項目負責人曹之胤教授強調,是次項目為城大FIRST項目的首次技術試點落地,「以苦志育才學校為起點,我們希望驗證的不只是技術本身,更是一個跨學科、跨機構、可協作的綠色創新路徑。」
收藏
取消收藏
語文數理考試專家聚浸大 共論AI備考DSE 強化升學競爭力
國際考試業協會亞洲分會2025論壇「從測試到提升學生素養:借力人工智能強化升學競爭力」,近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論壇匯聚各高校語言研究、數學和科學領域教授,以及人工智能(AI)行業領導者和教育決策者,共同探討AI如何重塑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備考方式,聚焦先進的考試模擬技術、數據庫開發、AI驅動模擬、個性化備考,以及以競爭力和課程大綱為導向的反饋。此次會議並深入探討AI倫理和素養,共同探索解決學生使用AI學習工具新困境。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揪出腸道細菌「叛徒」 避免肝癌免疫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在肝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腸道細菌「普通擬桿菌」(Phocaeicola vulgatus)會干擾免疫系統,導致部分患者對肝癌免疫療法產生耐藥性,揭示了腸道菌群在癌症治療中的關鍵影響,團隊提倡推動「腸道菌調控療法」,透過調整腸道微生態或補充關鍵代謝物,提升肝癌免疫療法的成效。有關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為提升免疫療法成效提供嶄新方向。
收藏
取消收藏
145港學者膺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根據科睿唯安分析,全球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6,868名學者獲「2025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量子科技來了!】理大研量子晶片 連接55公里創全球最長光纖量子加密網絡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2日)宣布,在量子通訊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以量子晶片為平台的全球最長光纖量子通訊網絡安全測試,為量子通訊商業化應用,揭開了新的篇章,亦切合國家「十五五」規劃未來產業布局中,將量子科技排在首位的戰略佈局。
收藏
取消收藏
葉玉如獲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表揚其卓越科學及教育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兼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獲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表彰她作為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教育家及大學領袖的卓越貢獻,以及她在全球科學政策領域的前瞻視野與領導成就。 頒授典禮於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巴羅尼音樂廳舉行,由校長Stephen MCARTHUR主持。副校長及科學學院執行院長Duncan GRAHAM特別指出,葉玉如在神經營養因子和阿爾茲海默症方面的開創性研究,不僅促進了新治療方法的發展,還建立了針對中國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症生物樣本庫,為研究和臨床之間架起重要橋樑。他同時讚揚葉教授對培養新一代科學家的無私奉獻,以及她作為香港首位教資會資助大學女校長的歷史性地位,並強調她的研究成果廣受國際頂尖論壇和研究機構的重視,是推動全球腦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傑出領袖。
收藏
取消收藏
施俊輝:數字教育新里程 齊迎學年新氣象
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於今年1月成立,為推展香港中小學數字教育訂定四大重點和政策方向,同時就推行策略提供意見,並檢視相關措施的推行進度和成效。《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加大力度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以提升教與學質量,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日(11日)以「數字教育新里程 齊迎學年新氣象」為題,在教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撰文,指施政報告中宣布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教育局會適時公布有關詳情。他續指,踏入新學年,10月下旬就舉行了「數字教育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和學生活動(2025/26)簡介會暨啟動禮」,為本年度的數字教育教師培訓和學生活動揭開序幕。 活動當日港大名譽大學院士榮休教授程介明獲邀主持與人工智能專業培訓相關的專題講座,獲得多間中小學的校長和老師、相關委員會及各持份者熱烈支持,共同見證香港中小學數字教育發展邁向新里程。程介明帶領與會者探討人工智能為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同時啟發大家反思教師與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的角色定位,並指出其核心在於善用科技輔助教學,把學習還給學生。其真知灼見令全場同仁深獲啟迪。
收藏
取消收藏
仁大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前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
香港樹仁大學將於12月2日(二)舉行的第51屆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並在屆時向醫生高永文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以表揚他在公共衞生及醫療政策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多年來致力造福社會的貢獻。 高永文行醫逾四十五年,於2003年「沙士」疫情期間臨危受命,署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領導抗疫工作;其後於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卸任後重返臨床服務。2022年,他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繼續為社會公共事務建言獻策。仁大表示高永文以濟世為懷,關心病人福祉,並持續推動專業知識與行業進步,其精神與本校「敦仁博物」的辦學宗旨相契合,故將頒授他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收藏
取消收藏
大灣區國際青年技能賽 七香港代表成績彪炳奪兩金三銀
由職業訓練局(VTC)主辦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技能邀請賽」已圓滿舉行,來自香港、廣州、深圳、中山大灣區及新加坡共8間院校的39名青年技能精英,在五個技能項目中互相切磋、學習交流。選手們在賽事中展現了專業的技能水平與無限潛能,體現了新一代青年勇於挑戰、追求卓越的精神。香港7名代表分別在「自主移動機械人」和「平面設計科技」項目奪金;其餘三個項目「美容護理」、「網絡安全」和「西式烹調」皆獲得銀獎,得獎者在日前的頒獎禮上獲嘉許。除緊張刺激賽程外,一眾選手亦獲安排參觀本港文化地標大館,了解香港文化,又出席職業專才教育研討會,認識職專教育及技能培訓的重要性。
收藏
取消收藏
(含港大回應)港大論文涉AI生成虛構文獻 葉兆輝致歉:非誠信問題 強調內容無造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一名博士生近日發表有關香港生育率低迷的學術論文,被發現在社交平台上大量引用不存在的學術文獻,懷疑相關參考資料由人工智能(AI)生成。該論文作者包括港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葉兆輝、統計與精算學系副系主任屈錦培等,事件引發社會對學術誠信的廣泛關注。葉兆輝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得知事件後已立即了解情況,發現該博士生在整理參考文獻時使用AI協助,但未逐一核對內容,導致引用部分出錯。他坦言對事件感到失望,並就事件對港大及期刊聲譽造成的影響致歉,承認作為通訊作者把關不足。
收藏
取消收藏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Ferenc Krausz加入港大後首場講座 闡述阿秒物理推動預防醫療革命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新任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講座教授Ferenc Krausz於今日(7日)在港大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行首場講座,吸引逾800位來自學術界、政府部門及專業領域人士參與,包括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以及港大校長張翔等。講座以「邁向可負擔的預防醫療:基礎科學應對重大挑戰」為題,闡述阿秒物理學對醫學診斷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深遠影響。
收藏
取消收藏
城大19名學者榮獲研資局嘉許 人數為港校之最
香港城市大學在早前2025/26研究資助局頒獎典禮中,有19名學者獲得嘉許,數量為香港院校之首。其中,法律學院教授夏竹立和工學院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及能源及環境學院教授葉軒立獲頒「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而理學院化學系教授朱宗龍及計算學院電腦科學系教授王詩淇則獲頒「研資局研究學者」。他們可獲得為期60個月、分別為約港幣820萬元及約港幣550萬元的研究資助。
收藏
取消收藏
理大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四大科研中心助力產業升級
香港理工大學昨日與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就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舉行投運啟動儀式暨InnoHub紹興創業中心授牌。校方強調,研究院不僅是科研平台,也是理大深度融入長三角創新生態圈和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成為港紹合作的典範;未來研究院將以「開放、協同、高效」為發展理念,集聚境內外創新資源,面向柯橋產業實際需求,為紹興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收藏
取消收藏
港大醫學院揭新生嬰兒顱顏畸形成因
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胚胎中的神經脊細胞對臉部、顱骨及部分神經系統的形成至關重要,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尤其容易受到遺傳基因干擾,成為導致顱顏畸形的高危因素,此研究有助解釋基因調控過程出錯如何導致先天性缺陷,並有望推動更先進的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發展,促進基因編輯工具的臨床應用,以在胎兒尚未出生前修復潛在的有害基因突變,以預防唇顎裂、面部或顱骨發育不全等先天性缺陷。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綜合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