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高市早苗們」勿執迷不悟誤判形勢

2025-11-15 04:10:28 評論

沈逸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就「台灣有事」問題發表高度挑釁的言論,公然聲稱若台灣地區發生涉及武力攻擊的緊急情況,日本可能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暗示考慮動用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這是日本首相首次如此直接地回應台海衝突情境,引發了中方的嚴厲警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更是罕見地以「靈魂三問」方式質問日方:日方領導人的有關言論究竟想向「台獨」勢力傳遞什麼信號?是否企圖挑戰中方核心利益,阻撓中國統一大業?日方究竟想把中日關係引向何方?顯然,北京方面對日本在台灣議題上的任何軍事介入意向都採取零容忍態度,已明確警告日方不要越紅線。

高市早苗的言論,不僅是一次外交挑釁,更反映出日本右翼政客對二戰歷史教訓的遺忘和漠視。正如中國駐日使館發言人所指,日本軍國主義曾多次以所謂「存亡危機」為由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包括以「行使自衛權」為借口悍然策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挑起侵華戰爭。如今日本領導人再次鼓吹「存亡危機事態」,讓人不得不懷疑日本是否要重蹈歷史覆轍。

2025年是台灣光復80周年。歷史上,日本對台灣曾實施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犯下纍纍罪行。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二戰的直接教訓之一是,對侵略行徑的綏靖和歷史責任的淡忘只會滋生新的禍患。高市早苗等人顯然無視戰後國際社會對日本的歷史責任要求,將戰爭失敗的教訓拋諸腦後。這種態度不僅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也可能在法律和國際秩序層面付出代價。

莫忘聯合國憲章「敵國條款」

需要注意的是,戰後世界秩序在創建之初,就對戰爭策源國「捲土重來」的風險有明確的考慮和針對性的制度設計。這種安排,集中體現在聯合國憲章中的第53條、第77條和第107條,也就是被合稱為「敵國條款」的系列條款,其核心目標就是為了防範二戰軸心國(如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再次發動侵略而制定的特殊機制。

根據憲章規定,如果昔日的法西斯或軍國主義國家中,任何一國再次走上侵略戰爭的道路,即便只是處於準備階段,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包括中、美、英、法、俄(蘇)等戰勝國,有權在不經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這一法律安排等於在國際法層面,將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戰敗國頭頂,成為防止侵略成性的「敵國」重蹈覆轍的最後高壓線和具有法律保障的制裁手段之一。

雖然199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提到了「敵國條款」已經過時的觀點,並建議盡快通過程序將其從憲章中刪除。但聯合國憲章的修正案需要經大會會員國三分之二表決通過,並經聯合國會員國三分之二(包括安全理事會全體常任理事國)按照各自憲法程序批准後,才會對全體聯合國會員國生效。截至2025年11月,「敵國條款」繼續存在於聯合國憲章之中,後續工作並未推進;同時考慮到,當初在積極推進達成決議過程中日本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可以認定各方顯然不再對「敵國條款已經過時」的看法保有和當初一樣的共識。這從側面反映出了國際社會的某種事實上的共識,即「敵國條款」的存在仍有必要,預防戰爭策源地再度復活的必要性仍然存在。高市早苗的妄言,為上述擔憂提供了最新的註腳。

這些條款所蘊含的歷史警示具有清晰的現實意義,如果日本等原戰敗國膽敢再次以武力破壞和平、侵犯他國主權,戰勝國有權依據聯合國憲章的有關條款採取必要行動。這一點,「高市早苗們」顯然沒有認真思考。她在談論武力介入台海選項時,可能忘記了聯合國憲章中「敵國條款」的存在,忘記了最終懲罰降臨時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慎防軍國主義思想影響作祟

日本走到今天也不是一日之寒,高市早苗的言論和立場更不能用簡單的個人偏激來進行解釋,這可以視作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及右翼保守勢力長期演變的集中體現。作為被稱作「女版安倍」的極右翼政治代表,高市早苗多年來在國內推崇修正主義史觀,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以美化二戰戰犯的歷史敘事,公開支持前首相安倍晉三倡導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調,並繼承了安倍晉三開啟的對侵略史觀的加速美化。日本右翼的行動也從未停下腳步,推動國家安全政策逐步走向強硬,試圖突破戰後和平憲法的束縛是這些行動的核心。在右翼主導下,日本社會的主流輿論對戰爭歷史的認知被逐漸扭曲,美化侵略、否認罪責的聲音不絕於耳。右翼政黨和人物在選舉中屢屢佔據優勢,證明相當一部分日本民眾已受這種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思潮影響。

這種演變不僅增加了地區不穩定因素,也引起鄰國高度警惕。中國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和勝利方,對日本這種動向尤為敏感。可以預見,若日本當局執意在台灣問題上採取軍事或外交干預行動,中國勢必採取果斷措施予以應對。

中日力量對比已非往昔,今年中國在九三閱兵中展現出的實力,不僅是中方的底氣,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戰略支柱。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破壞戰後世界秩序的陰謀算計都必然是螳臂當車,只會引火燒身、自食惡果。中國有堅強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必要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保留基於充分的法律和歷史依據,採取一切必要反制手段的權利。換言之,如果日本少數政客一意孤行,那麼相關的法律機制就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可能成為捍衛戰後國際正義的有力武器。

中國政府的立場十分明確,敦促日本切實吸取歷史教訓,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中關於台灣問題的承諾,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於台灣問題,任何外部干涉都將遭到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和有力抵制。「高市早苗們」若執迷不悟,持續誤判形勢、不知悔改,則終將發現,他們所謂「介入台灣」的圖謀所依託的狂熱情緒和歷史虛無,在聯合國憲章和戰後國際秩序面前,終究是站不住腳的。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統一的決心堅定不移,也有信心同國際社會一道,阻止歷史悲劇重演,維護亞洲乃至世界的長期和平穩定。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