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舉世矚目,不僅是中華民族捍衛世界公平正義的堅定宣示,更為全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增添無比的信心、底氣和希望。無論是在艱苦抗戰的崢嶸歲月,還是國家建設的篳路藍縷,香港始終同祖國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為國家發展進步作出巨大貢獻。在國家堅定不移的支持下,香港必將繼續鞏固提升自身獨特優勢,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香港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當年,面對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抗,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紀念偉大抗戰勝利、舉行隆重閱兵儀式、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目的在於傳承中華兒女在長期奮鬥中淬煉而成的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香港同胞從未缺席。
在抗戰烽火歲月,香港民眾不畏強暴,挺身而出,為捍衛國家民族尊嚴和利益作出義無反顧的擔當。
抗戰期間,香港遭受日本侵略者鐵蹄蹂躪。香港民眾在民族存亡關頭無畏無懼,視死如歸,開展了聞名中外的「文化名人大營救」,勇救盟軍飛行員,與盟軍進行高質量的情報合作,為打擊日本法西斯作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在國家民族自立自強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和平年代,香港一直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既是國家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也是貢獻者和受益者,為祖國繁榮富強文明進步作出獨特而重大的擔當。
長期以來,香港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支持內地改革開放事業,為內地引入源源不斷的資金、人才和技術,至今香港仍是內地最重要的外來投資來源地,許多內地企業把香港作出上市融資的首選平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上,香港一直發揮着「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作用。
當前,個別國家以關稅戰、貿易戰的霸凌手段打壓中國,更妄圖打「香港牌」遏制中國發展,千方百計破壞香港法治安定,不斷威脅恐嚇制裁香港,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張目。面對外部勢力的霸凌施壓,香港特區政府與全體社會不畏強暴,在中央支持下堅定維護國安港安的大好局面,依法嚴厲打擊反中亂港惡行,同時全力以赴發展經濟民生,主動作為開拓「一帶一路」、東盟等新興市場,善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積極擔當好促進內地和國際社會交流合作、共贏發展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助力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創新驅動是全球各國推動經濟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動力。香港作為全球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科研實力雄厚,創科人才匯聚,定當發揮國際頂尖科研水平與一流教育質素影響力,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把握北部都會區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機遇,推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教育樞紐及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打造世界一流創新集群,助力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建設,培養具備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國際視野的愛國愛港新一代,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彰顯香港新擔當。
在閱兵儀式開始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上與受邀觀禮的6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表示崇高敬意,當中包括1名94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受邀率領由香港各界人士組成共約360人的代表團出席閱兵儀式及文藝晚會。這都體現出,中央對香港在國家不同歷史階段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以及對香港的高度重視與關愛。
閱兵帶來的民族自信自豪,激勵香港社會各界繼續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作為,自覺把個人、香港及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內化為長久報效祖國、貢獻香港的澎湃動力,在不同領域盡展所長,在各自崗位克盡己任,將偉大抗戰精神和愛國精神薪火傳承,開創國家和香港更美好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