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朗普針對貿易夥伴出口美國商品徵收的對等關稅已經生效。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指出,聯邦法院就對等關稅案的裁決,將決定企業能否獲得巨額退款。若最高法院維持原判,財政部或須退還從企業收取的、超過2,100億美元(約1.64萬億港元)的關稅。

報道指出,截至上月24日,美國企業已支付超過2,100億美元關稅。美國盛德律師行國際貿易律師墨菲解釋,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無權徵收對等關稅,相關政策會即刻暫停,但退款程序仍存變數。墨菲表示,政府可能會直接將關稅退還給已繳稅的進口商,「另一種可能是:政府會宣稱裁決僅適用於提告的原告,要求其他進口商自行提告索賠。當局也可能要求法院批准行政退款程序,讓進口商自行申請退款。」

企業憂美敗訴也不退款

美國律師行Cassidy Levy Kent貿易律師貝林尼表示,他建議進口商客戶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遞交行政抗議,暫時阻止當局依照新規全面結算關稅。貝林尼稱,許多進口商擔心美國政府即使敗訴,也不會退還稅款,因此暫不繳納全額關稅。但也有進口商認為照此做法,若日後當局承諾退還稅款,企業收到的退款會打折扣。

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所高級研究員赫夫鮑爾稱,美國財政部在普通基金中保留了數千億美元的關稅收入,負責安排這些款項的指定用途。如果當局要退還關稅收入,政府必須發行更多國債填補漏洞,間接導致國債孳息率攀升,推高借貸成本。赫夫鮑爾還警告大量資金短時間回流企業,也會加劇美國經濟的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