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一度引發市場動盪、市場大幅拋售美國國債。不過《金融時報》觀察到,部分債券市場投資人現時轉向希望美國關稅政策的收入,能填補特朗普減稅政策帶來的巨大財政缺口,從而控制美債發行規模、維持債市穩定。多數投資人承認,即使有關稅收入,也難以解決美國債台高築的根本問題。

美國無黨派機構國會預算辦公室上月預測,特朗普現行關稅政策將在未來10年,為美國政府帶來4萬億美元(約31萬億港元)收入。不過特朗普早前推出的「大而美」減稅法案,預計會在同期增加政府約4.1萬億美元(約32萬億港元)債務。

美國財務規劃公司NatAlliance國際固定收益事務主管布倫納分析,「我認為美國政府短期內削減債務的唯一辦法,就是動用關稅收入,如果它突然消失,那會很麻煩。」

也有投資人擔憂,如果法院最終裁決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違法,失去關稅收入的美國政府或會過量發行美債。麥格理集團全球利率策略師維茲曼表示,部分市場分析師可能會歡迎現時法院裁決,認為此舉能緩解通脹並改善經濟,聯儲局更傾向寬鬆的貨幣政策。但若市場屆時將焦點轉向債務與赤字,債市恐再度動盪。維茲曼表示,「關稅政策被取消,但減稅法案維持,可能是未來數周美國債市面臨的主要風險。」

投資人警告,美國政府開支過於龐大的根本問題仍未解決。道富投資管理公司資深策略師勞倫斯指出,「關稅收入僅能暫時填補財政缺口,但美國政府的開支遠超收入,這是一直存在的大問題。」